第120章 名声(1 / 2)

加入书签

村长家里是个简单的二层木屋,虽然不算豪华,但却透露出一种朴素而温馨的气息。

  武百和马乡跟着村长走进屋子,只见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处处流露出主人的勤劳和细心。

  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村子,给这个宁静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村长叮嘱妻子道:“快速做几个菜,义军兄弟们来了。”

  妻子一听是义军来了,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她忙不迭地开始准备晚餐。

  这个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村民们纷纷拿着好酒好肉前来凑热闹。

  他们有的拿着自家酿的米酒,有的提着刚宰好的新鲜猪肉,还有的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

  一时间,村长家的院子里坐满了人,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应接不暇。

  武百拍了拍马乡,道:“马乡兄弟,看到没有?一提起义军的名字,百姓们前来给我们接风洗尘。”

  马乡坐在凳子上,许久说不出话。

  院子里没多大会的功夫就坐了几十桌人,热闹非凡。

  村长见状,慷慨激昂,为了让大家尽兴,他直接将自己家耕地的老牛给杀了,准备用来款待义军和热情的村民们。

  武百见状,颇为震惊。

  耕牛在古代对于农民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生命。

  这头耕牛,不仅仅是村长家的重要生产力,更是他们一家生活的依靠。

  离开耕地的老牛,意味着他们的农活会变得更加艰辛,但他也明白,这是村长对义军的深厚情谊的体现。

  马乡看着忙碌的村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动。

  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却愿意倾其所有来支持义军,这种精神让他深感敬佩。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村长家的院子里火光通明,人声鼎沸。

  随着月亮的升起,酒席正式开始。

  武百先站起来,环视了一圈热闹的院子,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自我介绍:“各位乡亲们,我叫武大郎,这位是马乡。”

  “我们代表义军来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热情款待。”

  村长吴远也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欢迎来到我们吴家村,我叫吴远。”

  “今天能邀请到义军的兄弟们,是我们村子的荣幸。”

  “大家尽情享用,今晚一定要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随后,村长开始介绍桌上的几位村民:“大郎兄弟,你有所不知,咱们桌上这几位,他们的孩子都参加了咱们义军。”

  “这是老张,他的儿子张小虎现在在义军里可是个勇猛的小将。”

  老张听到村长提起自己的儿子,满脸都是自豪:“是啊,小虎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现在能为义军出力,也是他的福气。”

  武百听了,感慨万分:“乡亲们如此支持我们义军,我们真是感激不尽。”

  武百继续深情地说道:“吴村长,你为了迎接我们亲自杀了耕地的老牛,这份情谊我记在心里。”

  “我们义军与乡亲们本就是一家人,你们的支持和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村长吴远摆手道:“泰山义军对我们恩重如山,如果没有你们义军,我们现在怎么能过得那么好?你们义军给我们分粮食,分田地,还给我们盖屋子。”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这些都离不开你们的帮助。”

  武百好奇地问道:“哦?还盖了屋子?这可是件大好事啊!”

  吴远点头道:“当然了,苏仲将军亲自带队给我们盖的。”

  “他们不仅帮我们建造了坚固的房屋,还给了我们很多粮食种子。”

  “现在,我们村子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一切都得益于义军的帮助。”

  武百心中暗赞:“苏仲这家伙默默为义军付出了那么多,回去一定要好好奖赏他。”

  武百对村长吴远很是赏识,毕竟在古代能杀牛招待客人的不多。

  于是,武百决定进一步了解这位村长。

  武百问道:“吴村长,你种了几亩地?”

  吴远回答道:“三亩。”

  武百略显惊讶:“你怎么只分了那么少的田地?”

  吴远坦然地说:“身为村长,当然要把土地让给更多人。”

  “我虽然土地少些,但看到村民们生活得安稳,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武百听后深感敬佩,他思索片刻,然后认真地说道:“吴村长,不如你来泰山城寨吧。”

  “你在管理村庄方面这么有经验和能力,我相信你在城寨里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吴远有些诧异:“这可不是一般人能随便进去的。”

  武百微笑道:“我允许你去,你就能去。”

  吴远看着武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大郎兄弟,你只是个小卒,就不要说大话了。”

  武百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实不相瞒,我就是义军大元帅武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