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回 观陶釜永叔谈汉菜 溯食源…(2 / 2)

加入书签

可见汉代美食在烹饪上精致讲究,善均五味这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孔府菜。若再配上汉代食器,傍以吹笙、鼓瑟,击缶,岂不逍遥惬意?”

邵雍闻言,忍不住憧憬道: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有了火,方有熟食,饮食文化也才应运而生。

最早之烹饪的形式便是以炮、堡、烫、食、焙炒为法之‘石烹’法了。

而自打神农氏发明陶器与陶烹之运用,更极大地催生了酿酒、制醋等工艺之产生。

从伏羲氏之‘养牺牲以充庖厨’,至皇帝作灶,‘蒸谷为饮,烹谷为粥’,无不体现先祖对美食之追求是如何的孜孜不倦了。

窃以为若能横跨数干年历史,将此系列推而广之,那才是惊天泣地之举呀。”

洛怀川被二人说得热血沸腾,真的就在心中地规划起白矾楼今后的走向来。

这时,乐喜子与几个小伙伴回来了,共计收到大大小小各类完整的陶器二百余件。

有的样式洛怀川也未见过,不过也来不及一一细看,便按之前的约定付了银子,又与他二两纹银权做答谢。

万未想到的是,乐喜子却以未帮多少忙为由,拒绝了。见那些伙伴得了银子,一窝蜂地跑开了。遂招呼着三人坐下道:

“小子家贫,又孤身一人,也没什么可款待各位的。适才摘了几味野果子,正好与各位尝尝。”

欧阳修见他小小年纪便不为钱财所动,本就心生欢喜,闻他如此言说,遂问道:

“你是孤儿,但不知平日里以何为生计呢?”

“不瞒这位公子,小子不愿靠他人施舍度日,故与几个小兄弟结伴为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勉强糊口了。”

“你小子倒有志气,于此地间早年那个韩信颇有相似之处。”

乐喜子闻言,连连摆手道:“公子抬举小的了,韩信乃何等样人,小子如何敢比?”

“乐喜子,你收的这些陶罐皆是打从地下挖出来的么?”

邵雍望着摆在地上的陶器问道。

“是啊,有的是铲地时挖的,有的是打井时掘的,还有的是在下葬时发现的。不过与这陶罐同时挖出的皆有死人骨头,怪吓人的。”

“你这附近村庄多么?能否与我指一下大致的范围?”

乐喜子不明邵雍何意,遂搬来一个木凳让他踩着登上墙头,自己则单手拄在墙上借力,一下子跃了上去,指着远处道:

“这位公子,瞧见了么,有炊烟的地方便有村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