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回 拜云台太宗赐名号 窥无极…(2 / 2)

加入书签

“太宗此举不即是威逼利诱,强人所难么?想来老祖当时必是愤懑至极。”

“是啊,先师权衡再三,只好强忍苦楚,答应与使臣进京。彼时恰逢适麻衣道者在场,遂赋诗一首,面授先师应对之计:

独坐茅庵迥出尘,

亦无衣钵日随身。

逢人不话人间事,

便是人间无事人。

先师默喻其旨,遂与太宗虚与委蛇,留宫中月余,一味闭门长睡。

世宗再次召见时,先师遂向其进呈《睡歌》一首。这才使世宗作罢,赐号‘白云先生’,放其还山。”

邵雍有感于陈抟那种傲视君王,藐漠富贵,超然物外的闲情逸致竟与自己何其相似。不由随口吟道:

“物如善得终为美,

事到巧图安有公!

不作风波于世上,

自无冰炭到胸中。

灾殃秋叶霜前坠,

宝贵春花雨后红。

造化分明人莫会,

枯荣消得几何功!”

张无梦闻言,不由赞许地微微颔首,算是给予了邵雍充分之肯定。

随即又长叹一声,与贾得升道:

“我游历至润州时,与因缘巧合下,碰到了伯长(穆修)的弟子周茂叔(周敦颐)。

此子聪慧异常,竟能默契道体,于潜心领悟先师之‘无极图’微旨中,将先师之《无极图》重加构建,而酝酿出了‘太极图’雏形。

提出了‘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之观点。属实难能可贵呀。”

贾得升见他眉头紧锁,不由问道:

“既然师兄对此子评价颇高,缘何又做出此等连番叹气之举呢?”

“我与周茂叔占了一卦,其后所传二弟子虽受其影响,然并不会将其学说发扬光大。而是转道入儒,成为一代儒学宗师。故而心生感慨。”

洛怀川闻他提到周敦颐,脑海中瞬间闪出了那篇《爱莲说》来。

在他原来的认知中,周敦颐乃是一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的开山鼻祖。

万未想到的是,他与邵雍的老师共城县令李之才同为穆修门下弟子。

如此一来,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颐、程颢、邵雍、张载这五人中,邵雍与程颐、程颢算是师兄弟的关系。而张载又是二程的表叔,其学说又颇受邵雍影响。

想到此处,洛怀川不禁深深感叹世间缘分之奇妙。手摇龙鳞宝扇,面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笑意来。

贾得升见状,朝张无梦投去狡黠的一瞥道:

“师兄,何须感慨,先天易道传承之事怕是先师早有安排。”

早有安排?此言何意?”

张无梦颇为疑惑地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