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开业喜兄妹趣事(2 / 2)

加入书签

黄茂林勉强笑了笑,“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

转天清晨,小柱在黄家吃了最后

一顿早饭,预备要出发了。梅香昨儿就让小柱把自己的东西都打了个包袱,又把家里的点心给他带了一些,一家人一起送小柱去路口。

慧哥儿听说小柱哥要走,抱着他哭了一场,不让小柱哥走。小柱从慧哥儿还不满一岁就来了黄家,帮着梅香一手一脚把慧哥儿带大,陪他玩耍,接送他上学,带他上街买吃的,慧哥儿对小柱哥情谊深厚。

忽然间说要走,慧哥儿今儿连学都不上了,要一起去送小柱哥。

车夫早就在路口等着,一见黄茂林来了,主动拱手打招呼,“黄掌柜放心,我定把这孩子平安送到家。”

黄茂林也拱手,“劳烦兄弟!”

小柱爬上了车,红着眼眶看向大家,“师傅师娘,我回家去了,愿二位长辈以后平安和顺!”

黄茂林摆摆手,“去吧,一路平安,以后好生把日子过好!”

小柱是个实诚孩子,听到这话后,眼泪又掉下来了。

黄茂林眼眶也红了,摆摆手让车夫赶紧走。

平安镇的人都知道这是黄掌柜的高徒,这乍一分离,以后再难见面,肯定万般不舍,车夫也懂人情世故,立刻掉头就走,免得他们师徒难分难舍。

等车走了好远,梅香把青莲递到黄茂林怀里,“茂林哥,咱们回去吧。”

慧哥儿拽着梅香的衣裙,“阿娘,小柱哥以后还会回来吗?”

梅香摸了摸儿子的头,“还会来的。”

以小柱的品行,以后定然还会来看望师傅。慧哥儿得了阿娘的肯定话,立刻又高兴了起来。

黄茂林亲自把慧哥儿送到学堂,一家人回去了。

大福正在倒座房里,连忙出来迎接师傅师娘。

黄茂林温和的对大福说道,“你去倒座房里看着,下午我教你做香豆腐。”

大福高兴的点头,“师傅放心,我这就去。”

小柱走了之后,大福越发勤快,除了磨豆腐的手艺不如小柱,其余的样样都干得不差。

等到了三月初,张发财来找黄茂林,跟他报了迎宾楼第一个月的帐。

“兄弟,这一个月我丝毫不敢懈怠,还是收效甚微,除掉本钱,只挣了五两银子。大部分都是吃饭钱,住店的不多。”

黄茂林先看看账本,安慰张发财,“发财

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刚开业,好多人还不知道我们这里有客栈呢。你莫急,会慢慢越来越好的。”

说完,黄茂林取了一两五钱银子给张发财,“既挣了五两银子,一两是你的工钱,另外五钱银子,算我给发财哥的红包,这一个月你着实辛苦了!”

张发财连忙拒绝,“等客栈挣了大钱之后,兄弟再给我封红包吧!”

黄茂源塞进张发财手里,“咱们兄弟,难道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如今你巡街的差事没了,又要供豆豆上学,还有一家子老小,家里不安顿好了,如何能安心做事!”

张发财听罢,只得接下了银子。回去之后,开始想法子增加客源。

他按照黄茂林以前的方法,先去驿站那边想主意,经过黄茂林同意后,又往另外几家货仓送些礼,那些拉车的车夫们来吃饭时,他偶尔给人家抹去个零头。

除了张发财,黄家这边也没少使劲。如意坊的客人都被黄炎夏介绍了过来,黄茂源在外拉客或者拉货时,也没少跟别人推。甭管是来吃饭还是住店,多少总能多些收益。

多管齐下,来住店的客人果真多了一些,张发财干得越发起劲了。

到了五月初,张发财再次来报账时,一个月能挣十几两银子,黄茂林按照惯例给张发财分了两成,又加了三百文的红包。

等张发财走了之后,梅香诧异的问黄茂林,“头先一个月挣五两银子,你给发财哥封了五钱银子的红包,如今挣了十几两,如何却是三钱银子?”

黄茂林拿起账本仔细看了看,“我与发财哥自□□好,此次盖客栈,我才把他拉了过来给我帮忙。但兄弟归兄弟,生意归生意。我给发财哥分两成干股,就是想让他更加尽心尽力。红包时多时少,我这是告诉他,想多挣钱,只能从干股里头拿,红包多少随我的意,时间久了,他就不会把心思放在红包上头,迎宾楼才会越做越好。等迎宾楼一个月能挣几十两银子时,他分得更多,更加不会把红包放在眼里。”

梅香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自来亲朋之间合伙最难。患难时还好,都憋着一股子气,劲儿往一处使。等挣了大钱后,多少亲兄弟都打得头破血流

,你与发财哥这么多年好关系,可得用心。”

迎宾楼有了起色,黄茂林夫妇都松了一口气,盖客栈可花了不少钱,若是弄不成,可不让人心疼。

如黄炎夏和叶氏等人,自然也是跟着高兴,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人越过越好呢。

一日下午,慧哥儿从学堂回来之后,一进门就大喊,“阿娘阿娘,妹妹在哪里?”

梅香笑着从正房出来了,接过了儿子的书袋,“妹妹去你二叔家里去了,找妹妹作甚?一天没见就想妹妹了?”

慧哥儿哼了一声,从梅香手里的书袋中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呼啦啦翻开给梅香看,“阿娘,你看看,是不是妹妹撕的?”

梅香一看,那本书中间被撕掉了两页,顿时忍不住扶额,青莲现在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乖乖巧巧的小丫头了,捣蛋的本事不比慧哥儿差。

梅香摸了摸慧哥儿的头,“妹妹不是故意的,她见你整日读书,以为这书是个好玩意儿,才动手摸了摸。她还小呢,下手没个轻重,想是没当心撕掉了两页。明儿阿娘再给你买一本新的可好?”

慧哥儿撅起了小嘴,“这上面有我写的笔记,阿娘买新的我还得重新再写一遍。”

梅香蹲下身,和慧哥儿双目平视,“再写一遍岂不是记得更清楚,你姑父时常不是告诉你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写读书心得想来也是一样的。你当日写头一遍时,说不定稀里糊涂的,再写一遍,能记得更清楚。”

慧哥儿哼哼两声,“那好吧,看在阿娘的份上,我就不与妹妹计较了。”

梅香抱了抱慧哥儿,“我儿真乖,这么小就知道体谅阿娘爱护妹妹,以后定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说完,梅香又在慧哥儿脸上亲了一口。慧哥儿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姑父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做扭捏娘态!

但阿娘抱着自己,又亲一口,慧哥儿觉得心里甜滋滋的。

梅香又问慧哥儿,“姑父有没有留功课?”

慧哥儿点头,“有呢,姑父让写三篇字,还要背一篇书。”

梅香想了想,对慧哥儿说道,“你在学堂坐了一天了,才回来也让屁股歇一歇,去你二叔家把妹妹接回来。”

慧哥儿高兴的点头,“好,我现

在就去!”

慧哥儿自己从堂屋供桌下面的柜子里拿了块桃酥饼,边走边吃,梅香让他多拿两块,给弟弟妹妹一人一块。

慧哥儿到黄茂源家里时,榜哥儿正和青莲在院子里玩耍,红莲和细月在一边看着。

榜哥儿也已经四岁了,因他看起来没有慧哥儿机灵,且家里也没有人带他读过书,故而一直没送学堂。

二人见大哥来了,赶紧冲了过来,一人扯一只袖子,齐声喊大哥。

慧哥儿把手里的桃酥饼给他们一人分一块,先叫了声婶子,红莲温和的回答。

慧哥儿先摸了摸榜哥儿的头,又在妹妹脸上亲了一口,“婶子,我阿娘让我来带妹妹回家。”

红莲笑着点头,“去吧,明儿再来玩。”

慧哥儿把细月和青莲一起带回来了。

回来之后,慧哥儿要写字,自己到厢房里去了。自从梅香在西厢房给慧哥儿设了个书房之后,慧哥儿读书写字一直都是在厢房。

青莲见哥哥不陪自己玩,跑到厢房门口啪啪的使劲拍门,“大锅,大锅,妹妹玩,妹妹玩!”

青莲的意思是让慧哥儿陪她玩,慧哥儿被拍门声吵得没法写字,把门打开了,青莲立刻迈着小步子进去了。

慧哥儿嘱咐妹妹,“你自己玩,大哥要写字。”

青莲点点头,慧哥儿又坐在书桌边写字。

青莲在屋子里东摸摸西看看,扭着扭着就蹭到了大哥身边,一会拽一拽慧哥儿的衣服,一会儿趴在慧哥儿的腿上,再或者搬个小板凳,自己踩在小板凳上面看大哥写字,小手蠢蠢欲动,不是想去摸砚台,就是想去抢大哥手里的笔。

慧哥儿被扰的异常烦躁,把妹妹抱起来就往外走。

青莲立刻大声叫唤起来,死赖着不肯出去,慧哥儿也只有五岁,个子也不是很高,半拖半抱着把妹妹拖到了门口,梆的一声关上了门!

青莲又在门口大叫,“大锅,大锅!”

梅香赶忙过来解围,“小乖乖,大哥要写字,阿娘陪你玩好不好?”

青莲撅起了小嘴,一副要哭的样子,梅香赶忙把她抱在怀里,带她去看家中的小猫。

家里的母猫又生了一窝小猫,一共四只,两只花狸的,两只橘色的。小猫才断奶没多久,粘

人的很。

青莲看到小猫顿时异常兴奋,扑过去就抓起一只,抱到胸口,先摸了摸小猫的头,又要去亲一口,梅香忙拦住女儿,不让她亲,“小乖乖,不能亲,小猫身上有跳蚤呢!”

四只小猫咪咪叫都围了过来,在母女俩的脚边蹭来蹭去,青莲高兴得咯咯直笑。

梅香看了看小猫,再养一养,往如意坊和迎宾楼那边各送两只。

小猫被青莲抱的不舒服,开始挣扎,梅香怕小猫的利爪挠到女儿,忙抱过了小猫,先安抚了一番,等小猫平静下来后,再让青莲摸。

娘儿两个玩了一会儿猫,梅香先带女儿去洗了手,听到西厢房里传来慧哥儿的读书声。

青莲立刻也跟着小嘴里乌拉乌拉说了起来,谁也听不懂她说的什么。

天要黑了,黄茂林从外头回来了,先蹲下身抱起女儿,一边和梅香说话一边往屋里走。

张妈妈开始往堂屋里摆晚饭,梅香去西厢房门口叫慧哥儿,“先吃饭,吃了饭之后阿娘带你一起读!”

因学堂里晌午饭简单,梅香晚饭就做得丰盛一些。

张妈妈闷了一锅米饭,蒸了一碗鸡蛋,做了一小盘红烧肉,一盘子韭菜炒白豆腐干,煎了两条鲫鱼,一盘子缸豆炒肉丝,又清炒了一盘苋菜。

那一小盘红烧肉,总共也没几块,梅香给一人分了两块儿,慧哥儿多得了两块儿。

青莲随意吃了两口肉,吃蒸鸡蛋和白豆腐干比较多,又吃了几筷子挑了鱼刺的鱼肉。

张妈妈怕大伙晚上吃干饭烧心,还做了一盆绿豆汤,一人喝一碗,一来解腻,二来防止上火。

初夏的夜晚,起了阵阵凉意。吃了饭之后,梅香先带着慧哥儿背书,黄茂林抱着女儿玩耍,大福去豆腐坊泡豆子,张妈妈洗碗,细月收拾其他杂物,一屋子的人各司其职。

等慧哥儿流利的背了书之后,梅香也带着儿子出来一起玩耍。

今儿月亮大,院子里亮堂堂的,一家人玩起了老鹰捉小鸡。

梅香当老鹰,黄茂林当老母鸡,手里抱着一只小鸡,身后还跟着一只小鸡。梅香又把大福和细月叫来一起玩,人越多越好玩。

每次追逐一开始,院子里立刻响起了紧张的尖叫声和笑声,青莲被黄茂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