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再收徒筹建客栈(2 / 2)

加入书签

大福是个有脑子的孩子,父母反对他学手艺,一来是怕他吃苦,二来是怕耽误他娶妻生子。但在大福心中,娶妻生子迟几年又无妨,但学手艺,一旦年龄大了,再也没人肯收了。

父母不替他张罗,他就自己到处奔走,四处打听哪里有人收徒弟,不拘干什么都行。

这样打听了大半年,中间拐了几道弯,终于让他打听到了黄茂林这边。父母见他铁了心不愿娶亲,最后也只得放了他走,并一起过来与黄茂林签了契约书。

自来收徒弟都收异乡人,大福家虽然离得不远,也算半个异乡人了。

大福来的时候,身上穿了一身洗的有些发白的衣裳。

黄茂林打听了大福的家境,虽说不是穷的吃不上饭,也不是特别好。但黄茂林喜欢这孩子的机灵劲儿,看见大福这个样子,黄茂林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这一回的契约仍旧是四年,黄茂林一再问罗家人,四年一过,大福可就十八岁了,罗家可能坚持?

罗家父母有些犹豫,大福扑通一声跪在黄茂林面前,“师傅,我能坚持,别说四年,就算再长个一两年,我也愿意,求师傅收留我,我定然好生学习手艺,勤快干活。”

罗家父母问黄茂林,“黄掌柜,这期间,我们可能给孩子说亲事?”

黄茂林点头,“自然是可以的,只要你们与孩子商议好,我不干涉孩子的亲事。”

小柱家里已经给他说了亲,就等着明年回去娶妻成家。自古天地君亲师,黄茂林虽也有权利过问徒弟的亲事,但人家父母在,他也就懒得操心。

大福拜师诚意足,双方签订了契约书,罗家父母叮嘱了大福几句话,又恳请黄茂林好生照顾孩子,然后一起回去了。

正经的拜过师,叫过师傅师娘和师兄,大福也算黄家豆腐坊的一份子了。

当天夜里,慧哥儿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多了个大哥哥,好奇了半天。

大福心眼活,又机灵,拿出自己看家的逗慧哥儿玩,慧哥儿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大哥哥。

梅香让大福跟着小柱住一间屋,小柱的床大,且如今天冷,睡两个人完全没有问题。等明年天热的时候,小柱已经回家了。

小柱盖的被子是当日来的时候梅香给的,如今还有个六七成新,被子大的很,两个少年郎盖足够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福起得最早,还去厨房烧了锅热水,并伺候黄茂林洗漱。

黄茂林有些不习惯,背着小柱跟大福说,“你不需要这样伺候我,你师兄也从来不做这些。你才来,我知道你想表明心意,但也不能做得太扎眼,显得你师兄不敬我与你师娘。”

大福立刻明白了,又给小柱也打了盆热水,“师兄,我不大懂家里的规矩,还请您以后多教导我。”

小柱想着自己明年就要走了,师傅师娘这几年对自己不错,若是把这个师弟教导好了,能给师傅师娘分忧,自己明年也能放心的回家。

小柱不计较大福给师傅献殷勤的事情,“你勤快是好事情,不要想太多,好生跟着我们学,师傅和气,从没打骂过我,师娘就更慈爱了,家里吃的穿的一样不少我的。慧哥儿还小,难免调皮,你多让着他些。但他若干什么坏事,可不能替他瞒着,师傅师娘会生气的。我家常训斥慧哥儿,师傅师娘反倒赞赏我。青莲就更小了,有细月带着,咱们不用太操心。”

师兄弟二人正在说话,黄茂林那边喊他们一起磨豆腐。这些日子黄茂林伤彻底好了,早上又起来磨豆腐。

一些简单的事情,黄茂林让小柱教大福。

梅香见大福的衣服旧的很,找了几件黄茂林的旧衣裳改小了给大福穿,等过年的时候给他们师兄弟二人一人再做一身新衣服。

大福的勤快不亚于小柱,磨豆腐、扫院子、卖豆腐、洗一些粗笨的的东西。

来黄家后两三天,他很快熟悉了去各家亲朋的路线,每天下午接慧哥儿的任务也交给了他。

黄茂林很满意,

肯学,肯下力气,眼睛里有活,这样的徒弟谁不喜欢呢。

等到快过年的时候,客栈终于建好了。

客栈共两层,门口是一块用砖铺成的空地,两边种了几棵大树,旁边有拴马桩,若有人临时来歇脚,可以直接把骡马拴在门口。

一进门就是大厅,有柜台,大厅里还有几张桌子,配有条凳,供人歇脚用,也可以吃饭用。

一楼除了大厅,还有八间客房,二楼全是客房,共二十间,一半屋子朝阳,一半屋子背阴,价格均等。

从大厅往后去是一扇小门,后面连着个大院子,大院子里有大厨房,厨房里连着五口锅,烧热水,做饭菜。

院子里还有几间伙计们住的屋子,又有两间仓房,客栈每日要用的草料放一间,其余米粮放一间。

大院子旁边又连着一个跨院,里面是牲口棚,客人们的骡马可以放在里面,每天给一定的钱,客栈帮着照看。

跨院里除了牲口棚,还有柴火棚。跨院除了和后院相连,另外又单独开了个小门儿,方便牲口出入。

客栈不像货仓,落成礼不能随意。黄茂林广发请帖,请了各路亲朋以及总商会里所有人。

宴席是张发财操持的,因年前客栈并不营业,暂时还没有请一个伙计,张发财自己备齐了宴席要用的东西。黄氏族人许多人主动来帮忙,一则是族内惯例如此,二则,有人开始打听客栈招工的事。

黄茂林与梅香一起出现在落成典礼上,按照规矩,要由主人家剪彩。

黄知事让黄茂林剪彩,黄茂林摆手,“这客栈记在内子名下,剪彩自然也由她来”。

众人都愣住了,梅香笑着解围,“茂林哥,咱俩一起来吧。”

夫妻二人共执一把剪刀,一起剪彩。绸缎剪开后,满场欢呼声。

叶氏在人群中看见女儿立在客栈前,神采飞扬,内心也跟着高兴,这个女儿,前十二年一直憋屈着过日子,如今跟着女婿在一起,真是畅快。

办过了酒席,黄茂林开始考虑年后营业的事情。

黄家的客栈主要是供人住的,按理说提供住宿和简单的饭食就行,但这附近连个饭馆都没有,黄家客栈暂时怕是还得提供正经的一日三餐。

张发财与黄茂林商

议招人的事宜,“兄弟,这招人的事情还是你来负责,我拿个大,以后给你做个掌柜的,跟着兄弟混点饭吃,你一个月给我开些工钱就行。”

黄茂林想了想,“发财哥,既然客栈交给你来打理,这招的人还是得你用着顺手才行,你把需要多少人拟个单子,然后你去找人,暂时就从黄家和张家里面找。”

张发财点头,“既然兄弟信赖我,我明儿就开始找人,找过了之后给你掌掌眼。兄弟放心,那些偷奸耍滑的,脸面再大我也不要。”

黄茂林笑了,“发财哥,年前我还照一两半的工钱开给,等年后营业了,我给你三成的干股。”

张发财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就是个干活的,一文钱本钱没出,岂能有干股。”

梅香在一边插嘴,“发财哥,这也不是说送你干股,客栈的事情多,整日忙碌,还得与客人打交道。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给死工钱,东家也要担心掌柜的懈怠呢,反正干多干少我有工钱拿,何苦多干。”

这话也就梅香说合适,张发财听了之后不好再反驳,又与黄茂林商议,“这样,兄弟和弟妹看得起我,我自然尽心尽力。干股的事情,给我两成,我再多拿,说出去人家要戳我脊梁骨了。”

黄茂林夫妇都同意了。

过了几日,总行会开了酒席,请所有弟兄们喝酒,黄茂林作为会长,聚会上,他挨桌敬酒。

众人打趣,“黄会长,您这家业越来越大了,以后兄弟们就跟着你一起干!”

黄茂林谦逊的对大家说道,“我家这生意也要靠诸位捧场,年后我的客栈就要开张了,弟兄们在驿站拉货的时候,还请帮我提一提,别让我赔了本儿!”

等到过年的时候,明朗兄弟从府城回来了,听说黄茂林盖了客栈,兴冲冲跑去看,并给出了很多经营上的意见。

等到过年写门对子的时候,黄茂林问梅香,“咱们总得给客栈取个名字吧?你是东家,你来取!”

梅香睨了他一眼,“您是会长,还是您来!”

黄茂林见孩子们都不在,把梅香搂进怀里,“东家,我这一年干的如何?要过年了,可要给我些奖赏?”

梅香转脸亲了他一口,“干的不错

,明儿给你封十个铜板!”

黄茂林吃吃笑了,“我不要铜板,我就要东家!”

梅香又睨了他一眼,“不是说给客栈取名?又没个正经!”

黄茂林忙正色道,“不是说让东家取,我等着呢。”

梅香想了想,“咱们这客栈住的都是外地客人,你让我取名,我只能想到个迎宾楼,不怎么喜庆,也不怎么高雅。”

黄茂林想了想,“虽不高雅,却有诚意,就叫这个!明儿我就让大伯给咱们做个牌匾,年前一定挂上!”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家里本来积攒了不少银子,但如意坊扩建,又建了迎宾楼,挣的就没有那么多了。

年三十中午,黄茂林放了鞭炮,祭过祖宗和郭氏,带着妻儿和两个徒弟以及细月一起过年。

张妈妈回家去了,今儿的年夜饭是梅香带着细月做的。家里三处作坊都停止了营业,这几天总算能好生歇一歇。

梅香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黄茂林让两个徒弟敞开了吃,又亲自给梅香夹了一根鸡翅膀,“我祝韩掌柜明年如大鹏展翅,生意节节攀升!”

梅香哈哈笑了,给黄茂林倒了杯酒,“我祝黄会长明年万事顺利!”

两个徒弟也起身给师傅师娘敬酒。

小柱端着酒杯,有些动容,“自我到师傅家里来,一眨眼快四年了,师傅师娘疼爱我,教我手艺,教我做人的道理,成日家好吃的好穿的待我,眼见着契约书就要满,想着以后不能再侍奉师傅师娘,我这心里就难受!”

黄茂林忙安慰大徒弟,“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等你回去了之后,先娶妻成家,在自己开个小作坊,以后不管干大干小,一年能来看我一回,我就满意了!”

小柱一口喝了杯中酒,“师傅放心,我定不会给师傅丢脸,以后有工夫我就回来看师傅师娘!”

大福端着酒杯说了许多祝福的话,慧哥儿也跟着凑热闹。

桌子上酒香菜香混在一起,桌子底下炭火正旺,一家子边吃边说,好不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