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斧正、糯米酒(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可惜不是的,跑是可以跑,但不小心被公安遣送回京城,那玩笑可开大了。

小晴去的地方,可是真正的乡下地区呢。

乡下地区,几年都不会来什么陌生的人。

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那当地人还不来看猴戏啊?

被当做敌特也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稳妥起见,做好准备再出发。

不送就不送,那他还能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呢。

反正他现在是假期,好好享受就是了。

这天,他总算把老四的给看完了。

其实拢共就十二万字的,纯粹只是看的话,一个小时他就能看完了。

但他是需要斧正的,因此难免会费时费力。

改完之后,他发现,基本上是他自己写了一本吧。

不过,他看了看自己改完之后的,还是默默地放回去了。

然后又重新修改了一遍。

第二次修改,没有那么大的幅度变化,只是修改了三分之一左右。

其实也不是老四写的不行,而是他觉得太粗糙。

有点类似琼瑶那种,排比句用得十分频繁。

讲真的,论水文章,排比句算得上首屈一指。

“大哥,改好了?”

老四走进书房,小心翼翼地询问。

身后,小金鱼她们也跟着进来了。

还有抱着孩子的丁秋楠,以及好奇不已的黄招娣等人。

后者是昨天进城的,因为她大姐黄小花想要回家待一段时间,就让她来周家帮忙。

反正黄招娣也是勤快人,跟她大姐不相上下。

因此,周济民和丁秋楠都没有意见。

“对,我已经改好了,你看看吧。”

周济民笑着说完,然后接过孩子,在小家伙的脸上亲了一口。

结果,周秉良很不给面子,嫌弃地想哭,还不想要他抱。

可惜,小家伙压根儿没有选择权,敢哭?奶粉诱惑,分分钟让小家伙把眼泪憋回去。

才看了没多久的老四,就十分激动了。

“大哥你真是太厉害了,我怎么就想不到这样漂亮的词呢?”

随着老四懊恼的夸赞声,丁秋楠她们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小金鱼更是囔囔着,要拿过来看。

看还不止,还读了出来:你眼中倒影的星河烂漫,是我不曾见过的世外梦幻。

啊啊啊!

丁秋楠看完之后,白了周济民一眼,“你都没跟说过这样的情话,写倒是厉害啊。”

后者闻言,嘿嘿一笑,“你想听吗?我保证你会听腻的。”

“不会,只要是你说的,我永远听不腻。”

两人的对话,直接让老四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了。

甚至老四直接抽了一张纸和笔,准备开始记录下来。

结果,周济民就叹了一口气,然后没有下文了。

大家都愕然不已,说好的情话呢?

见大家期盼惊愕的表情,周济民没好气道:

“情话也是你们这个年纪听的吗?老四你还想记下来是吧?行,我说你记,我看你能记多少。”

接着,周济民直接把见与不见、十戒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等,全部朗诵了一遍。

然后整个书房彻底安静了。

天啊,周大哥这么厉害的吗?

这是黄招娣心底的惊叹。

丁秋楠自豪的同时,心底也升起一抹怨念:咋就不给她也写一首好听的诗呢?

她是等到了周济民的一句话回复:诗或者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那是因为悲伤到极致,所以才会刻骨铭心。

就好像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样,所以你很向往这些吗?

就这么一句话,让丁秋楠彻底歇火了。

经过刚才这几首诗的震撼,老四对他大哥更加崇拜了。

花小半天看完他大哥的批注之后,表示自己修行不够,还需要沉淀磨练。

废话,他才十二岁,没什么生活阅历不说,看的书也少得可怜。

要不是周济民训练他写作好几年,他能写出来?

之前出版的那本五万字,纯粹就是抄的,压根算不上他自己创作的。

“说明你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了吧?”

对于老四的做法,周济民深感欣慰。

“知道了,生活阅历太少,沉淀不够,写不出什么文章来了。读起来没有力量和层次感,就好像写流水账一样。”

“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说明你比很多人都要厉害了。”

讲真的,周济民都有些惊讶了。

旋即又给老四说了不少,更多是讲述一些所见所闻,还有写作技巧,以及发散性思维等。

对于老四,周济民是有意识地把他往家方向培养。

咱不说比肩金大大等大神,好歹也能在文坛上有立足之地吧?

内地发表不了,不还有南边的小岛吗?

反正现在徐梅她们已经在那边生活了,到时候看情况,把老四老五也扔那边去。

当然了,这事不能说干就干,得拿到上面的许可才行。

否则,老四他们是去了南边的小岛,留在京城的丁秋楠她们,怕是要难受死了。

“好的,大哥,我知道了。”

见他这么听话,周济民忍不住道:

“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学习下去,以后去的地方多了,阅历上来了,别说写作文了,写英文都完全没问题。”

这可把老四惊着了,他现在才刚开始学英语呢,还写英文?

那可真是够呛!

十二月的他,已经读完初一了,九月开学,就是初二了。

“大哥,我真的可以吗?”

要是真的可以写英文,那不得回学校好好装一下?

周济民马上打断老四的幻想,笑骂道:

“瞧你那点出息,还没功成名就呢,尾巴就翘起来了?”

“嘿嘿,大哥,还不许我胡思乱想呀?”

看老四的憨傻模样,周济民乐得不行,门口那边却传来了旺财的声音,应该是有客人到了。

来人竟然是许久未见的全志敏和章前程两位公安。

公安来家访,要么出事,要么有事。

但不管是哪一个,肯定都不是什么好事。

可今儿全志敏他们过来,带来的还真是好事呢。

事情经过也挺滑稽有趣儿的,事件的主角竟然是周济民一直蹲守的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人。

这两人要说运气好,那是真的好。

被周济民这个比兵王还牛逼的人物,连续蹲守了那么多天,愣是被他们逃了。

要说点背儿,也有点儿吧。

自从把周淑晴坑去乡下,卖掉周淑晴的工作岗位后,两人也算是小有身家了。

提起这个,还得从最近的形势说起。

由于京城滞留不少待业青年,导致很多工作岗位的机会,非常非常的紧缺。

拿周济民之前考的电工证为例。

以往几年,街道办都会接到不少工厂、企业单位的招聘通知。

电工这个岗位,是持证上岗,硬性规定,那是谁都不能越过的红线。

就算想要当电工学徒,那不是三年起步,而是三年内必须考过电工证。

在文盲众多的年代,考试已经拦住很多人了,更别说考电工证了。

可是,62年这一年呢,街道办的招聘通知,刚贴出来不到一天,那指定就会有不少人去应聘,第二天就会被人应聘成功了。

甚至,红星公司等几个比较牛的单位,有好几个拿着学徒工的电力工人呢,这些电力工人清一色都是持有电工证的。

可想而知,现在的工作机会,稀缺到什么程度了。

内卷啊!

太疯狂了!

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周淑晴的那个工作岗位,愣是被赵有才两人卖出了一千五百块的高价。

按照学徒工第一年每月18元,第二年每月20元,第三年每月22元,以及转为一级工人后每月27.5元的工资水平。

拿到这份工作的人,需要连续工作三年学徒工,以及正式一级工人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这五年多不吃不喝,工资全存下来,才够1500元。

所以,从这里来看,不得不佩服赵有才他们。

当然了,这笔钱不可能全部落入他们自己的口袋里面。

其中的五百块被瓜分了,剩下才是赵有才两人的。

刘大头一开始同意三七分,可看到一千块钱,自己只能拿300元,心里很不平衡。

赵有才也怕分赃不均,在刘大头的争取下,三七分变成了四六分。

有了四百元的巨款,对于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刘大头来说,那不得可劲儿造啊?

天天跑去下馆子,往鸽子市兑换各种票据,生活状况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偏偏,他还不能在家里表现出来。

俗话说嘛,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这把刘大头憋的,心里难受啊。

京城还是有消遣的好去处的,只不过,需要钱。

身为小处男,饱暖思那啥,刘大头也不例外。

认识了一个叫什么七爷的顽主,被七爷带去一条胡同里。

胡同外面跟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可里面却别有洞天,那是真的漂亮奢华啊。

嗯,俗称的销金窟。

做好了出一波血的刘大头,没想到居然这么贵,就一个晚上,居然要两百块?

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可当下要给钱的时候,他碍于面子和当时的环境,没敢吱声。

事后,直接奔派出所来了。

好嘛,当下就把人逮了个正着。

本来这算是好事,刘大头也就落个口头教育的处罚罢了。

谁知道人家七爷也不是吃素的,早把刘大头的情况摸透了,要不然哪敢直接坑两百块钱啊?

好家伙,七爷把刘大头抖落出来之后,又牵扯到了周济民。

全志敏这边接到北桥派出所那边的电话,都忍不住惊讶。

什么情况?

又是北桥派出所?又跟周济民家里有关系?

见到刘大头和赵有才之后,全志敏也大概了解到事情的经过了。

这会儿,连全志敏也无语了。

真是替周济民感到蛋疼: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登门拜访。

“谢谢全公安和章公安你们,我可以去看看他们俩人吗?”

全志敏两人刚喝了一口茶,便听到周济民这样说道。

对于后者的请求,两人应了下来。

事不宜迟,三人当即便出发。

三个小家伙们又气汹汹地站出来拦人了,把全公安两人逗笑了。

周济民苦笑着解释了一句,然后让三个小家伙别挡着路。

“那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让是让开了,但周清娴却担忧地看着她爸爸,问了起来。

“你们乖乖在家,爸爸很快回来的,好不好?”

“好,那爸爸我们拉勾好不好?”

多幼稚啊,还拉勾呢。

全志敏两人笑看着周济民认真地跟三个孩子拉勾做约定,听着那‘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稚嫩童音,感觉他们家真的十分温馨有趣。

离开家里后,三人骑着自行车,直奔北桥派出所而去。

北桥派出所这边,周济民也不陌生了。

几年前,当时因为搬家,需要购买家具,那时候就因为家具店的售货员,跟北桥派出所打过交道了。

踏进派出所,几名公安都不认识他了,但他却还记得对方。

不过,对方没什么印象,他也懒得开口。

全程由全志敏和章前程两人张罗,他就签了个字,然后?

?了审讯室。

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人还以为是谁呢,等看清楚是周济民事,前者顿时脸色大变,身体缩了缩。

因为他见过周济民,毕竟他跟周淑晴是同学,更清楚周家的情况。

讲真的,之前之所以躲着不回家,除了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更重要的是躲避周济民。

可是千算万算,愣是没有算到,自己也有倒霉的一天。

“呵呵,刘大头,看来你是认出我来了吧?”

冷笑一声,周济民回头看了看,身后已经关上门了。

审讯室里只有三个人,虽然这不符合规矩,但全志敏两人都知道周济民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没什么好担忧的。

赵有才还在疑惑,但随着拳头在童孔中不断放大,疑惑也变成了惊骇。

一旁的刘大头,瞬间惊呼了起来。

没多久,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人都鼻青脸肿了,嘴角还溢血了。

“把我妹妹送去那么远的地方,刘大头,赵有才,你们俩可真牛逼啊,把我没办成的事给办了,我可真的谢谢你们祖宗十八代呢。”

揍了一通,周济民仍然不觉得出气,冷声警告道:

“这次你们走运,落在公安手里,进去好好劳动改造吧。”

“出来的时候,我会亲自去接你们的,到时候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下乡!”

特喵的,这事怎么可能就这样结束了呢?

之前几年,他一直折腾,就是不想让周淑晴她们下乡。

并不是说下乡不好,而是他们家不需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结果被刘大头和赵有才这两人一闹,他的一番盘算,全付诸东流了。

两人顿时瑟瑟发抖,害怕不已。

眼下不仅要接受劳动改造,就算改造几年出来后,还要被周济民送去乡下,天啊,未来的日子,一片灰暗!

他们灰暗不灰暗,周济民不在乎。

都是成年人了,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等他走出审讯室,北桥派出所的公安,赶紧走了进去。

看到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人的情况,顿时愣神了。

好家伙,这两人不疼的吗?

公安都替他们感到周身疼痛呢,他们自己怎么可能不疼呢?

只是周济民专挑肉多的地方下手,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是鼻青脸肿那么简单?

出了一口恶气后,周济民便拜托全志敏帮忙留意刘大头两人的后续。

这件桉子,没那么快结束,毕竟还涉及了其他情况,比如那五百块钱去哪了?

有些事,不需要说太细。

“行,没问题,我们会帮你留意的。”

对于这个忙,全志敏和章前程都很乐意帮。

跟周济民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周济民什么为人,什么性格,他们都很清楚。

再说了,这次的事,那确实是刘大头和赵有才两个活该。

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周济民?

这下终于知道阎王爷有多少只眼睛了吧?

从北桥派出所出来,周济民还打算请两人去吃顿好的,两人直接摇头拒绝了。

见此,周济民也没有继续说什么。

心想着,明天就给他们送锦旗去,这玩意儿你们还能拒绝的话,我周济民跟你们姓。

回到家,门口刚好停着一辆车。

吕千祥从里面走了出来,还有送他出来的丁秋楠和周清娴她们。

“爸爸!”

眼尖的周清娴看到了她爸爸,顿时尖叫起来。

然后便是小不点和周清怡两个小家伙也跟着喊。

旁边的吕千祥,耳朵差点没被震聋,小屁孩的声音太大了。

还是尖叫的高音,这太恐怖了。

丁秋楠倒是习惯了,没什么感觉。

把周清娴往后背一放,一左一右地抱起两个小家伙,周济民便冲吕千祥笑道:

“吕哥怎么没多坐一会儿?是不是家里的茶叶不合你口味啊?”

“我是来找你的,你回来了正好,我跟你聊几句。”

周济民只好把三个小家伙放下来,让她们自个去玩。

走廊处,他跟吕千祥站着,递给对方一根烟,他自己则是把烟别在耳边。

“周组长,你又不抽烟,怎么老是别在耳边呀?”

熟练地拿出打火机,吕千祥把自己的烟给点着,看到周济民的动作便笑着说道。

“嗨,你不觉得这样比你抽烟的动作帅多了吗?”

闲扯几句,吕千祥便直入正题。

领导说了,要拿通行文书也可以,拿虎骨酒来换。

三瓶!

“他怎么不去抢?还三瓶呢,半瓶都没有,只有瓶子底的一层,爱要不要!”

一听是要虎骨酒,周济民二话不说,直接否了。

瓶底的一层,只够一两个月,喝是不适合了,但拿来做研究,应该足够了吧?

他就是试探一下,是不是龚沛鸿他们搞的鬼。

结果还真不是!

“你是说其他领导要用?”

认真盯着吕千祥的脸色,周济民没有放过对方脸上任何细微的变化。

但啥发现也没有,吕千祥不愧是领导助理,演技也是炉火纯青的,怎么可能有破绽呢?

“是,具体哪位领导,我也不知道。”

“行,谢谢吕哥了,那就麻烦你跟领导说一声,我过两天再去找领导汇报工作。”

“周组长,领导说了,今天就要告诉他答桉,否则我不好交差啊。”

“吕哥,你回去吧,领导明白我的意思。”

汇报工作?

谁知道你汇报的是什么呀?

但吕千祥没办法,谁让眼前的人是周济民呢,人家有能力,领导都还得倚仗周济民呢,他哪敢说什么?

等吕千祥离开后,丁秋楠才询问是什么事?

“没什么事,就是领导想喝酒了。”

周济民笑了笑,抱起三个小家伙,往院子里走去,边走边说道:

“楠楠,等下你跟招娣说一声,把菜窖里的空坛子全洗干净,找个干净的地方晾干水份,我有用。”

刚说完,耳边就传来周清娴的声音:

“爸爸,你是要酿酒吗?”

“小娴真聪明,你是怎么猜到爸爸要酿酒的呀?”

“嘻嘻,我是爸爸肚子里的蛔虫呀,所以爸爸想什么我都知道。”

小怡和小不点也争着说,自己也是爸爸肚子里的蛔虫,也知道爸爸在想什么。

三个小屁孩的童言童语,让周济民哈哈大笑。

自从上次说过肚子里的蛔虫这件事,被她们记住后,老是说这句话,也不嫌腻。

反正丁秋楠是听腻了。

由于需要酿酒,无聊的小金鱼带着盼娣和来娣,兴冲冲跑过来,说是要帮忙。

“可以啊,那你们去帮忙洗那些坛子吧,都轻一点啊,别把坛子摔碎了。”

坛子这玩意儿,又沉又不好摆弄。

还特别容易摔碎,所以得几人合作清洗才行。

周济民没有关注这些,因为他在准备材料呢。

厨房里,他把虎骨等东西拿了出来,顿时把丁秋楠给惊讶到了。

那么大的骨头,难道这就是虎骨?

还有那些晒干的人参,不会是百年人参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