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2 / 2)

加入书签

老大爷还在和席翠讲:“你们池家男的女的都少穿这种衣服,肯定是不知道的。我那孙媳妇啊可了不得,家里没钱,但认识的小姑娘多。转头就做起了这种铺子生意。”

席翠好奇:“什么铺子呀?”

老大爷说着:“就大户人家小姐做衣服,总归会有做坏的,或者转头穿了一两年就不要了的。她就和那群小姐妹去把衣服收来。不合规制的线都差了,衣服尺寸不对的修了。左右布还是好的,改了改就能穿。”

席翠惊讶:“还有这种?那回头让主家人发现了怎么办?”

老大爷嘿一声:“这太好的布,人家也不会给她的。都是些寻常衣服,大部分姑娘狠狠心多花点银两也能做的。这就要看眼光了。”

席翠夸奖:“您这孙媳妇真了不得。”

老大爷开心:“那是。”

池九听两人说着二手服装店,觉得自己日子实在贫穷。买个上档次一点的衣服还只能寻这种铺。

换成她自己,她肯定宁愿穿普通料子的新衣服。

她上辈子就宁愿穿校服,而不是捐款来的衣服。捐款来的衣服好差参半,好的太好不敢穿,怕给外人感觉不好,觉得他们孤儿穿得比有钱人家都好,差的随便一用力就成了破布,有的还会有不知道什么污渍在上头。

院长妈妈和志愿者们总要在东西堆里挑很久才能将东西给他们,很费心费神。

池九分神想着:得想办法来钱才是。

老大爷和席翠聊了没多久,很快就将人带到了地方。

他也没进去,只说着:“你们可别说是我说的。我还要脸。”

席翠哈哈笑着应声,带着池九转身往铺子里头去。

池九踏进了店,发现和现代那种卖衣服的小店也差不多。墙面上挂着不少成衣,两边搭着架子,架子上都摆放了数不清的衣服。

她们才进店,里头柜台那儿低头写着字的掌柜就开口:“贴红的是人做坏了修的,贴黄是人穿过的,上头一条杠是一年,两条杠是两年。”

席翠听着,对池九说了一声:“去挑挑,买红的。”

池九转头挑起衣服。

贴红的数量特别少。即使是大户人家做坏了衣服,他们的裁缝也会尽可能修改,而不是说弃掉一套衣服就弃掉。大户人家有钱,可裁缝也没这个胆子敢随便做坏衣服。

池九翻看了一下,觉得颜色都有点太跳脱。

她取出一条绿色的半身裙,手里一沉,摊开一看,上面浮夸绣满了红色小花。

这年代的审美是咋回事?简直瞎了她的眼。

池九绝望将这条裙子塞回去。

那掌柜抬了头,瞧见池九塞回的裙子,说了一声:“这种款式是百年前当时丞相夫人爱穿的,到现在依旧有人喜欢。”

池九对丞相夫人没兴趣,手转移向别的。

掌柜又添了一句:“那位夫人当年一分钱没问家里要,白手起家,开起了天下第一花铺。”

池九手挪回去,重新取出了那条裙子:“多少钱?”

掌柜:“八分银。”

池九:“……”

完蛋,她对钱也没概念。

池九看向跟着她一块儿来的席翠。

席翠听到八分银已是相当震惊了:“这么低的价,您这儿还赚钱么?人不都来抢了?”

一匹白布也就这个价,问题是这条裙染色和工艺上全是值大钱的,买个好几两都不成问题。

掌柜笑了一声:“您是池家二媳妇吧?我以前帮家里人买烟花见过您。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就买两件衣服而已。下回来可不便宜,裙子该收几两就几两。”

池家的事情全京城都知道。

席翠颤着唇,连连应声。

池九再怎么没常识,对几两还是有概念的。语文课外读物里有讲过,几两银子可以买很多的肉。肉在古代很奢侈。

这是条很贵的裙子。

她想了想下身这么艳丽,上身还是得正常点,于是就往素色里挑,最后扒拉出一件白色暗纹的。

这样一搭配,就不会让人觉得裙子颜色太过艳丽。

池九将两件衣服放到掌柜面前:“就这两件。”

掌柜揶揄:“不多挑几件?我今天这价格,在全京城里没有第二家。”

池九看了眼满脸兴味的掌柜,很中肯说了一声:“人不能贪别人的善心,贪了就没了底线。”利益往来好还,人情是一辈子难还。

掌柜刚想夸池九,就听见池九接着说了一声:“姑娘家都穿得太花了,我眼要瞎了。”

掌柜:“……”

得,这得是从小当男孩养的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