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记(2)(2 / 2)

加入书签

脱脱立刻想起心里揣着的那件要紧事,几步跟上他,小羊羔似的依偎过去:

“那,我能先借租一阵吗?我家里还有姊姊妹妹,不想连累她们,等你抓了云鹤追,我就走!”

绕这么一大圈子,原来想头是在这儿,人不大,心眼儿倒跟马蜂窝呢。

谢珣一面往外走,一面问:“你说说看,我为什么要抓云鹤追?”

脱脱两只眼粘他身上,弄了下幞头:

“台主,秘书省印的度牒那都是有数的,云鹤追要是敢私印度牒敛财,这不是大罪?他一个男宠,反了他了。朝廷打藩镇正需要钱呢,寺庙肥的流油,这么一头猪朝廷要是放眼皮子底下都不知道宰,可真傻!”

听她不知天高地厚,张嘴就来,但确实又不乏几分道理,谢珣警告说:“收敛些,你一个流外杂役对朝廷指指点点,活的不耐烦了?”

三省六部里每天无聊扯皮的官员多的是,训我干嘛?脱脱神情一变,撒娇说:“我只在台主跟前这样嘛,我知道你会护着我。”

“脸皮厚。”谢珣睨她一眼,脱脱毫无知觉,欢天喜地的按他吩咐先换了衣裳,扮作个小僮仆,头发一窝,只露出晶莹的一张

小脸上两只清水眼滴溜溜地转,机灵又狡黠。

家仆牵出如电,脱脱才惊觉自己太慌竟忘记栓驴,果真,驴子早不知跑哪儿撒欢去了,脱脱哭丧着脸:

“我驴没了。”

她快哭了,这头驴花钱买的呢,肉刀割似的疼。

谢珣也换了常服,罗巾软幞头,石青皂靴,一袭月白圆领袍衫。这打扮,一看就是哪家清贵的玉面郎君。

看她一副如丧考妣的表情,谢珣开口,答应给她一头骡子。

如电是正经的突厥大马,四肢修长,身材高大,脱脱不情不愿地跨上骡子,两相对比,觉得自己真是寒碜。

“真小气,又不是穷,堂堂三品高官的家里这样的畜生也能拿的出手?”脱脱揪骡子的毛。

谢珣转身:“不想要的话,那好,你走着去。”

脱脱立刻抱住骡子脑袋:“要,我要,那这头骡子就是我的了?”

午后佛寺清幽,游人散去,只余佛香袅袅,低沉的诵经声催的人只想瞌睡。两人一前一后进寺,香客很少,脱脱趁谢珣不备往脸上抹了层香灰。

塌肩驼背的,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

这么溜溜达达,撞上个小沙弥,神气活现,问两人是单纯上香还是要给功德箱捐钱。

来慈恩寺的达官贵人见的多,小沙弥习以为常,看出谢珣当是个有身份的,却也懒得讨好。

谢珣只上了香,没其他表示,小沙弥不乐意了,暗道,看你穿的人模狗样,原来是打肿脸充胖子。

寺里的释迦牟尼,是金身,拿铜灌注的佛像则多了去,置于侧殿。本朝佛道盛行,光是一坐长安城有一百余所寺院道观。像安乐公主所居道观,甚至要单独占上一坊,面积阔大。就是大明宫里,也单设佛堂、道坛,这些虚幻之物正是俗世人的精神寄托。

管理长安城佛寺的两街功德使,正是由宫中宦官兼任,这笔油水,大概率淌到谁手里了不难猜。

“台主,你到底在看什么?”脱脱殷勤问,谢珣不语,似乎懒得理她,从侧殿出来,迎上一妇人,后头跟着几个家婢,挎着包裹,里头装了供奉用的手抄法华经。

咦,那个美人尖,脱脱一眼认出她,愣了愣,心砰砰跳起来,唯恐云鹤追也在,下意识想往谢珣身边凑。

却见谢珣迎上去,客气施了一礼,招呼道:“师母来礼佛?”

奇怪了,康姊姊平时闷声不吭的,御史大夫的野史秘闻知道的倒不少,真是人不可貌相。

康十四娘对上她好奇的眼:“我也是道听途说,不能当真。”

谁?到底是谁不甩目下无尘的谢台主?简直不要太大快人心。脱脱有些激动:长得好,家世好,官做到御史台扛把子,年纪轻轻出入政事堂,本朝最年轻的进士,最年轻的相公--他也有得不到的女人!

哪个小娘子这么有骨气?

脱脱很快忘掉不高兴的事,光是想一想……都要死了。她摇头晃脑哼起小曲儿来,好不快活:

“俏哥哥,爱哥哥,腰儿拱,臀儿仰,灵根一凑周身爽,呀呀呀,好个风流的探花郎,还不肯把奴身儿放。”

她嗓子软,娇娇的,黏黏的,吐字缠绵悱恻,眼角眉梢带着点稚拙的媚态。真巧,谢台主就是个探花郎。

康十四娘表情渐变,见她浑然不觉只管唱,小脸晶莹,眼睛在烛光里闪啊闪的,忍不住打断她:

“脱脱,知道你唱的什么吗?”

“南曲阿母教的呀,大家都会。”脱脱若无其事答道,开始喊饿,脑子里想的已经是樱桃饆饠。

她突然一个激灵,自己忘记一件事呢。

日渐长,东方游云趋散天光欲亮,西市附近金光门先有了人声,此门乃长安城的交通要

点,无数胡商用骆驼载来了天下珍宝,出入长安城,托起过盛世一角。很快,整个北城跟着慢慢苏醒,人声、马声,呼喝声,声声混杂,直到从延康坊传来庄严而悠远的一道钟声,百姓们便知道,新的一天要开始了。

官府卯刻击鼓,召集百官,因此各坊坊门一开,在朦胧黎明中,需要上朝的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由随从开道,或骑马、或坐车,三五成群依次出现在了道路上。

“呦呵,李丞,这么早,听说昨日御史台借了你的人,还能喘气吗?”同穿绿袍的七品官眼尖,赶紧八卦。

绯袍官员闻言,立马扭头,俨然嗅到了热闹的味道:“什么?李丞折损了一员得力干将?”

李丞笑眯眯的,从来都是一副很好讲话的样子:“没有没有,不要这样说台主嘛,乌台有案,牵涉到番邦,借典客署的译语人合情合理,我自然乐意助谢台主一臂之力。”

“咦,李丞跟御史台什么时候走这么近?”

“哎呀呀,哪里近了,我在典客署这些年,头一次跟御史台打交道啊!”

“等后续,等后续,李丞千万不要忘了这茬,有什么精彩后续一定要告知某。”对方连连拱手,一脸真诚。

眼看来到皇城脚下,人群里忽一阵惯常骚动:“文相和谢台主又一道来啦!”

政事堂的相公们现身,百官让道、行礼,人群自动分列两边,只见首相文抱玉、御史台台主谢珣并肩骑马而来。

好骏的马!大家习惯性投去乡下人羡慕的眼神。

文抱玉气质清朗,温雅和煦,骑的是匹雪白的突厥良驹。谢珣则不同,□□那匹骏马名唤如电,通体乌黑,皮毛锃亮,映衬着他玉白的一张俏脸,凛凛杀气,扑面而来。m.23dushu.net稍后为你更新最新章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