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2)

加入书签

罗老歪呸了一声,不屑道:"这墓是元人的老坟,真有你说的那么好,那元人又怎么会不到一百年就亡国了?"

“罗帅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颖芸鄙夷的斜着罗老歪,身为一个军阀,这么没耐性,切,但凡有些心眼,对手下好点,也不至于落个被心腹背叛的下场,该。

“这风水只是辅助,真正靠的还是人自己,所谓烂泥扶不上墙,风水再好,后人平庸那也是白搭,风水的作用就像锦上添花,朝代更替更加不是风水可以决定的,要是硬用玄学原理来说,也可以解释,这大山大川,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来于自然,便要顺其自然。修建大规模的陵寝,一定会用大量人力,开山掘岭等等,但是自然变化莫测,比如地震、洪水、河流改道、山崩地裂,这些都对风水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颠覆整个原本的局势,当时是上吉之壤,以后怎么样谁能知道,也许过不了几年,一个地震,形势反转,吉穴就变凶穴了。这造化弄人,不是人类所能左右的。”

罗老歪恍然大悟,颖芸不理这货,"墓葬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不见衰落。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潜移默化之下都在效仿中原的陵寝格局,但是多半都只得其皮毛而已,在风水学上,最重要的两点是“形”与“势”,“形”是指墓穴所在的地形山形,“势”是指这处地形山形呈现出的状态。也就是总把头所说的千尺看势,百尺查形……”

她边说边看陈玉楼,还调皮的眨了眨眼。

陈玉楼见她笑起来如春花般灿烂,心头一热,只觉得心酥软得不像话,又柔肠百结,一双手更是慌乱的无处安放,不想让心头的姑娘看到他出丑,陈玉楼恨恨的撇开了头。

颖芸看到他眼底的气恨一楞,好端端的发什么火,苦思无用后,也就不管了,她继续说道:“形”与“势”一旦相逆,地脉不畅,风水紊乱,就会产生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埋在土中的尸体就会不腐而僵,也是人们俗称的僵尸。”

罗老歪本来听得好好地,见颖芸说墓里有僵尸吓一跳,之前荣保一直强调,瓶山古墓有僵尸,他只当小孩子胡言乱语,原来是真有啊。

罗老歪是普通人,有些畏惧,想到僵尸王的传说不安的问:"墓里有僵尸吗?"

颖芸无语,这是个憨货,铁憨憨那种,鉴定完毕,她自信满满地道:"元朝人残暴,他们在下葬的时候,必定搞了生葬那一套,以活人殉葬,墓里就会怨气冲天,咱们面前这墓不对劲,里面肯定有僵尸,罗帅这话问的明显多余,你们似乎忘了我本职是干什么的,我茅山最出名的就是捉鬼抓僵尸,就算那僵尸王出现在我眼前,我也能让它跪下唱征服。"

罗老歪也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憨货是看不到自己笑起来有多傻吧?

颖芸深觉辣眼,扭头去瞄陈玉楼,她需要帅哥洗洗眼睛。

陈玉楼看到自己的心仪的姑娘在看自己,眼中闪着浓浓的笑意。

他的五官很俊俏,帅气中又带着一抹温柔,气质温润如玉,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

颖芸鼻头一酸,有种想流鼻血的冲动。

妈呀,这要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流鼻血可真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颖芸下意识的捂着鼻子,然后默默念叨,淡定淡定……

她有些悲从中来,想自己好歹也是新世纪的女性,什么样的美男没见过,裸体的,半身的,连gv都看过不少呢,怎么见了帅哥还是会露出痴汉的嘴脸。

难道这是她隐藏属性?那也不对啊,陈玉楼的颜也不是最顶级的,吴彦祖那种人间绝色她都没心动过。

这妖孽,不愧是她偶像潘老师的衍生模板。

所以,一切都不是她的错,要怪就怪潘老师,谁让她对温润如玉这种款式的男神最没抵抗力。

想当初她迷上潘老师不就是他的气质太迷人了,让她深陷其中难以抗拒,从此三观跟着五官走,至今没爬出墙过,矜持要矜持,她才不花痴呢,她不痴汉的,颖芸故作高冷的想。

纠结了一会儿,她拍了拍有点发红的脸颊道:"……湘西地方偏远,元人又看不起蒙古以外的民族,当初他们统领天下时,就划分出四等人,以元人的习性,怕是墓里有许多我们汉人或者苗族的同胞姐妹,世界上最苦的民族是犹太族,而比犹太族还苦的一个名族,是咱们湘西凤凰的苗族。"

说到这,颖芸叹息了一声,想起历史上苗族的苦难,语气有些沉重:"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还一直被追杀,犹太民族和苗族在历史上都属于无根漂泊的民族,长时间的迁徙,却没有被命运打败,被异族同化,这两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传统文化,犹太人还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文字经典,而苗族人没有文字,一些年纪大的阿婆更不识字,也不可能有很多经典,但是,他们有自己民族的精神世界。苗族人和汉族人一直相伴相生,他们一方面学习汉族人的文字和经典,另一方面,他们始终保持了传统的仪式,在服装、饰物、古歌、舞蹈、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里,顽强地保存着自己的文明符号,决不让这些符号失去生命力。让这些符号,一直成为苗家人的图腾信号,和凝聚力标识,正是自己的民族仪式,成了这个民族的“安魂秘诀”。只要魂不丢,魄不散,这个民族就终有重建家园的一天。"

几句话说的在场的人感同身受,几乎要垂下泪来。

他们一直住在湘西,对这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湘西人确实苦,尤其是现在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们拖家带口,他们扶老携幼,他们历尽磨难,还有……风趣乐观,在艰辛跋涉的同时,也抽空唱山歌,这就是勤劳乐观的湘西苗族人。

就是最混不吝的罗老歪,也从来没想过霍霍附近的乡亲们。

陈玉楼为什么要来盗墓,还不是外面民不聊生,他家一直赈灾放粮,可是难民无穷无尽,已经吃的他家粮仓都快没米了。

陈玉楼低声道:"光复我湘西,陈某义不容辞,我绝不允许战火焚烧我的家园。"

红姑娘,花玛拐,昆仑几人表情严肃,单膝跪地,这是湘西少数民族在重大仪式前才会有的动作:"我等万死不辞,誓死追随老大,捍卫我湘西的百姓。"

"总把头说得好,我老罗都舍不得害那些乡亲呢,凭什么那些外地人就敢来我们湘西搞风搞雨,简直欺人太甚,这是不把我老罗当人物看啊。"

罗老歪拍了拍陈玉楼,表态道。

几个人难得志同道合,颖芸也感到热血沸腾,她思索了下,然后才道:“算我一个,想我茅山一直打着救世济人的旗号,如今湘西局势紧张,百姓流离失所,苗寨于我有收容之恩,既然我有能力,那就应当报恩才是,总把头你要有用得着的地方,茅山萧颖芸绝不推脱。”

陈玉楼心中一动,他知道他所爱的姑娘不是本地人,一直很担心她离开这里,有个问题他想问很久了就是找不到时机,这当口问正合适,陈玉楼一脸恳切的道:"颖姑娘你愿意为了黎民百姓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吗?"

在忐忑又紧张的等待中,他听到心爱的姑娘回答:"好啊。"

那一瞬,陈玉楼脑海一片空白,旋即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涌上心头,他觉得,就是当时老把头传位给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兴过。

就在这时,草丛里忽然响起异动,红姑娘警觉,看到一个人影,亮出飞刀,大喝一声,"谁在那里?"

话落,她整个人已经追出去了。

陈玉楼怕红姑娘吃亏,追了过去,颖芸是谁,唯恐天下不乱的主,最喜欢凑热闹,这是红姑娘和她爱郎第一次会面,莫名的有些小期待呢,连忙跟在陈玉楼后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