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琉球的文明之火与认祖归宗(1 / 2)

加入书签

大汉七年,二月二十日,琉球岛,平安镇。

    “尔母婢的徐禄,等乃公回到大汉一定会弄死你。”孟锯在平安镇的港口上对着波浪不兴的大汉破口大骂,言语极其难听,把徐禄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大哥,不要骂了,再骂我们也回不去了。”孟锯的小弟张钟无奈道。

    “某知道,但骂他一顿某的气就顺了。”孟锯道。

    而孟锯他们之所以咒骂徐禄,这和徐禄不做人很有关系。

    当初孟锯带着一批人,从长安城奔到会稽郡,本是想去香料岛的。

    但他们也遇到如何去的问题,这个时候南海海军出了一个政策。南海海军可以带他们去香料岛航线的汉军据点,但他们要签订一个契约,5年时间为朝廷建设香料岛航线的据点。而作为回报朝廷不但每个月给他们千钱的俸禄,还允许他们带200斤的私人物品回到大汉。

    孟锯他们一无所有,自然被这个政策吸引了,最开始一批1000人都和朝廷签订契约,但真到了目的地孟锯就大失所望了,哪里有什么香料,只有无边无际的荒野和野人。

    孟锯不服气带人质问平安镇的军司马伍阎,为什么他们没有到香料岛。

    伍阎淡然说道:“你们当初签订的契约就是在香料岛航线建设,平安镇就是香料岛航线的一个据点,没有欺骗你们,是你们自己以为目的地就是香料岛。”

    这个时候孟锯他们才重新看契约,发现写的真是香料岛航线据点,而不是香料岛。

    但这种文字游戏却并不能让孟锯他们心服,他就是想要去的是香料岛,而不是香料岛航线上的一个据点。

    但此时他们已经来到平安镇,想要回去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只能待在小小的平安镇,5年之后才能回去,孟剧对欺骗他们的徐禄破口大骂了。

    而伍阎也不在意,在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发泄一番也好,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当然孟锯愤怒是觉得徐禄夺得了他出人头地,发财的机会。

    但孟锯的这些小弟却没有像他那样愤怒,甚至内心当中还有一丝窃喜。

    孟锯这些小弟在自己的老家,家徒四壁,土地也被本地豪强兼并了,他们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流氓,但凡有土地在手,他们也不至于投靠孟锯出去闯天下。

    他们没有孟锯那样出人头地的野心,只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不得不出来,结果阴差阳错来到琉球这里,换了一个环境,他们忽然觉得天地是如此的广阔了。

    在琉球他们再也不是无地的流氓了,琉球有的是土地,你想圈多少就圈多少,只要你种的过来。

    在琉球他们再也不是底层的流氓了,而是掌握了种植,木匠,石匠(也就打个桌椅板凳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人才。

    他们从矮穷矬瞬间变成了高富帅了,比起只会打猎的野人青年,张钟他们都是掌握多种技能的高科技人才,住在城里,有安全可以遮风挡雨的大屋,四周琉球小娘对他们都崇拜不已,纷纷以嫁入平安镇为荣。

    张钟在大梁穷的连媳妇都娶不上,但在琉球却一连娶了三个,现在他三个老婆都怀孕了,他的后代马上要降临在这个世界了,他也有上千亩的土地,带着他自己的小舅子,丈人耕作田地,今年秋收他们家收了300多石的粮食,平安镇不收税,这些粮食全部归他们自己所有。

    这是张钟极其激动的事情,他终于成为地主,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张家现在有十几口人,他是一家之主,在大汉内地多少算是一个小家族来了。

    所以张钟是极其满意现在的生活的,大梁虽然富裕,但却没有他一寸土地,琉球虽然荒僻,但却有属于他的土地,老婆,家人。平安镇荒凉一点又算得了什么,他可以努力把平安镇建设的不输给中原。

    在平安堡和张钟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有太大野心的,他们想要的不过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而平安镇完全满足了他们的想法,既然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冒险去领香料岛。

    这个时候孟锯看到一艘海船激动道:“大汉的船队来了。”

    平安堡太荒凉了,说是以世隔绝也不为过,船队的到来可以给他们带来新的人口和货物,还能带来大汉新的消息,所以每次船队到来,都让平安镇的所有人都兴奋。

    在发现来自大汉的船队之后,平安镇所有的人,都兴奋的围在码头上,等待着船队的靠岸。

    很快运输船缓缓靠近了平安镇的木制码头。

    船长李云对拉着两个年轻人,对伍阎道:“你不是一直在申请大夫,他们两人都是医学院的高材生,皇后的门徒,有丰富的外科经验,天下的疾病九成他们都会治。”

    伍阎大喜行礼道:“总算盼来了两位神医。”

    两个年轻人道:“我的年轻经验浅,神医不敢当,只能说尽力而为,让平安镇的百姓远离疾病。”

    “病从口入,想要不生病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不喝生水就能减少一大半的疾病,再把污水和粪便要处理好,各种瘟疫就不会降临,驱赶蚊蝇又能再减少三成的病症,做到以上这一些九成九的疾病就不会降临。”

    伍阎激动道:“我等大老粗哪懂这些,有你们到我平安镇,终于不用担心瘟疫了,某在这里向两位神医保证,伱们说什么我们做什么,谁敢不听话,乃公打死他。”

    平安镇太缺少大夫了,已经有十几个人因为各种病症意外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大夫的到来才会让他如此激动。

    介绍完两位医生之后,李云道:“这次我们带来了1000石大米,500件农具,500件兵器,丝绸100匹,麻布2000匹,砖头1万块,糖1000斤,铁锭2000斤,耕牛5头,总价值100万钱,还有一百个刑徒,要把他们安置好。”

    孟锯他们一件件搬运李云说的货物,伍阎更是一件件清点。

    签订无误之后,而后李云拿出一个账簿道:“你在上面签个字。”

    伍阎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后笑道:“粮食以后就不要带了,平安堡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以后还是多带一些铁器,哪怕是砖头也行,琉球的飓风太多了,一般的稻草房扛不住。”

    李云点头表示明白。

    运输船上的货物全部搬下来之后,平安堡又把他们在当地囤积的货物搬上运输船,这些货物有5000张皮毛,大部分都是梅花鹿的皮毛。

    这算是琉球岛最大的特产了,当地有几万头梅花鹿,他们也是琉球人食物的来源之一。而它们也是琉球最珍贵的特产,皮毛在大汉可以卖出高价,正是有皮毛这项特产,极大地减低了朝廷对琉球开发的成本。

    同时运输的还有200根铁木,500根香木,这些要不是能做家具的高档木料,要不就是能造船的木料,能在会稽郡卖出高昂的价格。

    “平安镇四周发现了大的煤矿厂,你下次再想办法带几个懂建高炉的铁匠过来吧,这样平安镇就制造铁器。最好再带几个造船大匠过来,好歹让平安镇有制造小渔船的能力,看在鱼就在身边却抓不到,这也太浪费。”

    虽然来平安镇的人都有一手木匠活,但显然他们的技能还不足以制造渔船,而偏偏琉球四周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光看不能抓,太让他们感到遗憾。

    李云道:“关键是人家不愿意来,你还是想办法自己培训吧。”

    伍阎有的气愤道:“琉球岛可是可是香料航线上最关键的据点,而且战略价值极高,现在也就上千汉人,朝廷诸公难道就没有一点远见。”

    伍阎看来,不说琉球的经济价值,就说琉球的军事价值也值得朝廷投入,要是被其他国家占据琉球,大汉上万里的海岸线都不得安宁,朝廷要花几十万来守卫这一条重要的防线。

    李云无奈道:“现在朝廷四面出击,辽东,河西,黔中,南中,甚至香料岛,哪里又不重要?哪个也不需要投入?”

    “朝廷已经很重视你们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运输来上千人来垦殖,补给也是按照最高配置的,香料岛朝廷一年可以赚十几万金,但迁移的百姓也不过上千人。

    你平安镇自建设以来,朝廷已经贴了1,000万钱,从这方面看,你应该感到高兴,朝廷对琉球的投入和香料岛是一个级别的,都是侯爵等级,这样一想你心里是不是舒服一些。

    “等你们打好基础,会有人愿意来琉球的,到时候就是你琉球大兴之时。”

    这就不得不说如今的平安镇已经初具规模,就从外界来看,平安镇基础设施完备,有两丈多高的城墙,有全新的房屋,内部生活着几千人口,还有四周上万野人经常来此交易,平安镇的繁华程度,已经胜过了大汉九成的城镇。

    伍阎没好气道:“没有人口如何打好基础?”

    李云道:“慢慢来,大汉的运输船越来越多,琉球迟早会热闹起来的。”

    最后李云想了想道:“某向上面问问吧,但能不能要到人,某却不能保证。”

    “多谢了!”

    李云最后拿出圣旨塞给他道:“你也算是时来运转了,这次朝廷异常大方,即便没有战功,封爵之人也有22人,你就是其中之一,被分封为琉球男爵。”

    “快去给祖宗上炷香吧,现在的大汉可不比开国时期,即便是校尉,都很难得到一个爵位,你这次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