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能读书,就很了不起(1 / 2)

加入书签

乔阳小小年纪却深谙人情世故,见婶婶和夫子讳莫如深的模样,他仔细想了想,问道,“婶婶,是不是我娘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

  所以他爹要在家照顾娘亲,不能来接他。

  左娇娇鼻头一酸,握着他的手不由得一紧,心里不由得感慨老天不长眼。

  她斟酌再三,还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乔天宝一家子忙着操办丧事,乔天玉夫妻俩过去帮忙,乔大山兄弟几个早上过去拜祭一番后,便赶去田里收庄稼了。

  实在抽不出人手来,这才安排她来接乔阳回去,并将“告诉乔阳这个噩耗”的任务交给了她。

  左娇娇一个头两个大,她倒不是嫌跑这一趟麻烦,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委婉的诉说这份不幸。

  “小阳,这事本不该婶婶告诉你的,但是家里现在忙作一团,便只好由婶婶来同你说了,”左娇娇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语气尽可能温和,继续道,“小阳……”

  乔阳打断道,“婶婶,是很难过的事情吗?”

  望着他闪亮的充满希冀的眼睛,左娇娇避开视线,不忍地点点头,然后拉着他走到路旁的草地上坐下,轻轻道,“你娘去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她可能再也不能回到我们身边了,但是她说,她会变成其他的东西陪着你,比如星星,比如风,比如天上飘落的树叶,都可能是你娘。”

  乔阳一动不动,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左娇娇将他揽在怀里,温和地摸着他的脑袋,柔声道,“小阳,你还有你爹,你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还有这么多人都陪着你呢!对不对?”

  “想哭就哭吧,孩子,婶婶在这陪着你呢!”

  乔阳没哭,他轻轻拂开左娇娇的手,静静道,“婶婶,快走吧,我娘还在家等着我呢!”

  不到十岁的小人,一路跑回了家,左娇娇险些跟不上。

  “乔阳回来了。”

  “小阳……”

  “可怜的孩子。”

  乔阳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他径直跑到正屋,静静地站在娘亲的遗体前,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助,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无法发出声音。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顺着他那稚嫩的脸颊滑落。

  他紧紧地握着娘亲的手,感受着那曾经的温暖,但此刻却已经变得冰冷。他试图摇晃娘亲的手臂,期待着她能再次醒来,如往日般冲他温和的笑,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周围的人们默默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张氏想上前安慰一番,但她有些心虚,不敢进春花的灵堂。

  宋运刚嫁进来,对乔阳没什么感情,同样的,她也有些心虚害怕。

  最后,还是小草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安慰他,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乔阳抬起头,突然觉得周围变得如此陌生,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青青也跟着娘亲过来,小心翼翼的拉住他的手,低声喊道,“阳阳哥哥。”

  手心传来温热的触感,他终于明白,娘亲永远离开了他,恐惧和不安笼罩在他的心头。

  他以后再也没有娘了。

  ……

  中秋节,按规矩是要开祠堂祭月的,可秋收还没结束,众人便只各自在家为各路神灵奉了贡品上了香。

  书院也休沐两日,八月十四归家,十七早晨点卯。

  下午,左大虎照常来书塾接她们俩。

  “大舅,夫子说,我们休沐两日,到十七再来,”乔小平兴奋地说道,慧姐儿也在一旁开心地笑着。

  左大虎被两个孩子的快乐感染,笑着逗她,“是吗?那你别回去了,就在镇上过中秋吧!”

  慧姐儿也跟着附和道,“是呀,小平,和我们一起吧!”

  有小平陪着,娘骂她的时候,她都不那么害怕了。

  乔小平连忙摆手,“不不不,我要回家,我想我娘了。”

  这时,童夫子从院里出来,立在门口送学生。

  同现在一样,古时的家长看到老师也是饿虎扑食,纷纷围上去询问自家孩子的表现。

  童夫子奉行鼓励式教育,变着花样夸每个在他这读书的孩子,也好让家长燃起信心,继续把孩子送到他这来。

  “多多呀,自是继承了其父的风采,小小年纪便行事干练,若是能脚踏实地潜心研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钱多多,同旁人一言不合就要打要骂,好像有那个多动症,上课就是坐不到凳子上。

  “雪儿啊,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慕雪儿,上课提问她,八棍子闷不出个屁,下课玩的倒是欢实。

  “小玉啊,那真是如雪中冬梅,孤傲清雅,若能经一番寒彻骨,定得梅花扑鼻香呀!”

  韩美美,整天臭美,目中无人,谁跟她说话也不理会。

  ......

  书塾的男孩们基本上都是结伴走回家,女孩们则是每天都有人来接,因而围着询问童夫子的基本上都是女孩们的家长。

  左大虎在一旁也是蠢蠢欲动,忍不住道,“你们俩等一会,我去同夫子说句话。”

  “夫子,我是左慧慧的爹,乔小平是我外甥女,俩孩子在书塾可有惹您生气?”左大虎恭敬道。

  “怎么会呢?”童夫子坚定的摇摇头,捋着自己的胡须,认真点评道,“左慧慧,人如其名,聪慧机敏,勤勉克己,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乔小平,天真活泼,积极阳光,若能静下心来,定有一番大造化。”

  左慧慧,傻学。

  乔小平,话太多。

  童夫子见其他家长都离开了,压着嗓音低声道,“要我看啊,这一屋子孩子,就属你家的这两个,天赋异禀,”说完还夸张的竖起了大拇指。

  “哪里哪里,”左大虎的嘴角不自觉的咧到了耳根,笑呵呵地同童夫子客套了几句便礼貌告别,“夫子,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啊!”

  童夫子立在原地,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叮嘱道,“路上小心。”

  左大虎心情很好,接过俩孩子的书袋,迈着步子往前走,“小平,咱们去镇口看看,若是李大旺的牛车在,你就坐他的牛车回去,若是不在,我只能明日送你回去了。我夜里账房还有事,实在抽不开身。”

  乔小平点点头,懂事地说道,“好。”

  大旺叔,牛叔,你们俩可一定要在呀!

  “我觉得他十有八九是不在的,村里还有许多人家没收完庄稼,肯定上赶着雇李大旺的老牛呢!”

  左大虎的话给了乔小平重重一击,但她还是一股脑往镇口走去。

  刚出泊口乡的牌坊,她就看到茶摊不远处卧着一只悠闲小憩的老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