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战争中的大宸共和国(1 / 2)

加入书签

自张宝安成了大宸共和国总统。

  最先做的几件事。

  首先就是把楚军改名为大宸共和国陆军,番号不变。后续卫军和燕军整编为50个师,使得陆军步兵师达到200个,至于计划中的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则还要慢慢积攒。

  当然,陆军改名,空军也需要改名。

  同时,集合吴军、燕军和卫军的海军,以及乾江的小舰队,组建了大宸共和国海军。

  即便是集中三家海军,在列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小虾米。

  在军队番号改动完成后,再将楚军的政务部门和大宸的政务部门进行合并。

  有的政府部门,是楚军政府独有的,则直接升格为正式的部门,双方都有的就进行合并。

  最后,就是统一大宸共和国的货币。

  市面上流通的其他宸元统统按照一定兑换比例进行兑换,以后大宸国内,就只流行曾经的楚元。

  其实这一点,是最受民间欢迎的。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张宝安先将曾经的楚州商业银行升级为大宸银行。再拿出三十亿宸元注入银行中,专门兑换民间的宸元。

  这些回收的宸元,经过淬炼后,会重新铸造成新的宸元,在市场上流通。

  有了充足的宸元流通后,张宝安接下来就开始继续实施曾经在楚州的一些政策了。

  首先就是教育。

  这个政策在楚州时,一直由周洛配合着推进,进行得最好的楚州,已经达到了张宝安的要求。

  其余如安州、胤州和豫州,这几个最早由楚军统治的州,也基本已经完成了张宝安的教育布置。

  剩下的州,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因为地盘扩充太快,导致财政收入跟不上,所以哪怕看起来投入大,但是也都是刚刚开始实施。

  最重要的是,这些州还有一个最紧要的任务,那就是战后重建工作。

  特别是一些城镇,在战争中被打成一片白地,几乎算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城镇。

  而这笔投入,也成为了楚军,当然现在是大宸共和国政府最大的一笔投入。

  除了教育,接着就是振兴工业了。

  一直在实施的企业赎地法,即便升级成了大宸共和国政府,也会继续实施下去。

  好在楚州,包括后来的三州,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血能力,特别是机械制造,哪怕投入再大,依旧已经有了一些企业开始生产。

  否则单凭张宝安系统空间,还真不一定能满足这么大的市场。

  工业在继续发展,而道路方面也不会落下,交通上,张宝安规划了六横五纵的铁路方案。

  通过这六横五纵,把目前所有州的府城都连接起来。

  除了铁路,还有公路。

  县县通公路的计划,还要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铁路是大动脉,那公路就是一条条毛细血管,延伸到大宸的各个角落。

  有这些公路的联通,才能让大宸的经济快速的发展起来。

  投资基础设施,在目前的大宸共和国来说,一定不会吃亏。

  所以,虽然面对桑本帝国的入侵,但是在大宸共和国的腹地,却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