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崧高岭之战(1 / 2)

加入书签

崧高岭,是由博绅府前往岳州州府湘江府的必经之路。

  这里地势险峻,一侧临水,有一块平整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在临水的地方建有一座城市,云水县。

  而另一侧,则是山势陡峭的崧高岭。

  从云水县到崧高岭之间,十多公里的平缓区域,正是来往湘江府的要道。

  得知博绅府失陷,黄泊焕一边把驻扎在湘江府府城的精锐第一师,也就是曾经的楚州304师紧急调往崧高岭一线驻防。

  又命令鸾和府的第三师紧急驰援。

  而从博绅府退回的第六师。师长汪和甫被黄泊焕以督战不力的罪名解职,押送湘江府问罪,同时命令第六师一旅旅长刘榭代任师长一职,部队也开往崧高岭布防,接受第一师师长周孚贵的指挥。

  恰好此时,邱朝法的援军两个师抵达,黄泊焕赶紧让这两个师也赶紧北上,驻防云水县一带,与崧高岭的部队互为犄角。

  至此,从云水县到崧高岭这短短十几公里的区域,黄泊焕已经部署了五个师10万余人。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

  黄泊焕又把远在前线的第二师(原楚州35师)和第五师抽调回来,布置在崧高岭后方不远的葛寿县,一边作为用预备队,同时也防止崧高岭防线被突破后,楚军长驱直入。

  至此,在崧高岭黄泊焕总计投入了7个师的兵力,将近15万的兵力,配备大炮260余门。

  在楚州与张宝安的战斗以后,黄泊焕也认识到了大炮的重要性,到了岳州后,通过比鲁人,想方设法的花重金购置了一批大炮,同时还请了些奥丁大陆国家退役的炮兵做教官,训练出了一批合格的炮兵。

  其中基本每个师都装备了一个炮兵营。

  而最精锐的第一师和第二师,更是装备了一个炮兵团。

  不过大部分都是75毫米野战炮。

  只有第一师和第二师,以及直属于黄泊焕的炮兵旅,才装备了105毫米榴弹炮。

  其中第一师和第二师各一个105毫米炮兵营,而炮兵旅则有一个105毫米榴弹炮团。

  除了大炮,迫击炮则装备了不少的数量,在黄泊焕的部队中,迫击炮已经装备到营。

  一个营有8门80毫米迫击炮,一个团有12门120毫米迫击炮。旅部则下辖一个57毫米战防炮和迫击炮混合的火力支援营。

  这些当然不是黄泊焕自己能弄出来的,而是请来的奥丁大陆退役炮兵军官帮着弄出来的。

  则正是有这么一支强力的炮兵队伍,黄泊焕才能在与尧军的对峙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邱朝法在得到黄泊焕的忠告后,也加强了炮兵的建设,虽然没有黄泊焕这么狠。但是也配备了不少大炮,至少每个师一个炮兵营是建立起来了的。

  对于黄泊焕的布置,许诚自然通过军马调查科的情报得知了详情,只不过明知崧高岭布置了重兵,也必须得打过去,毕竟那是必经之路。

  2月18日,13师率先抵达了崧高岭防线,师长周任侠在亲赴前线观察后,命令一旅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13师的军官,大都是原第一到第十二师的军官抽调升任,哪怕是基层军官和士官,也是这些老部队的士官和士兵在进入军官和士官学校培训后调任的。

  所以战术上是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的。

  只是基层的士兵到底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而第一次接触战斗,就是这么复杂的山地环境,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