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酒楼大掌柜吴用(1 / 2)

加入书签

王伦这两天正在发愁一个事情,一直拿不定主意。

  醉瑶台的销售需要一个根据地,也需要一个公开的渠道。不然酒倒是不错,大家疑问是哪里产的,大家说是梁山泊深处,有心人再一仔细打听,嚯,你一个小小的梁山水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酒,尤其是这么挣钱,那真的是岂有此理,一个小小的州府,有个万把人马就能把梁山给灭了。

  打着忠君爱国的名义巧取豪夺发大财向来是官兵们的拿手好戏,王伦现在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满打满算王伦穿越过来也就不到一个月,现在的梁山是异常的脆弱,急需要快速发展,那快速发展无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兵,一个是钱。招兵买马可不是简单的振臂一呼,云集响应,也不是说我手中有粮食,都来跟我干吧。这年代,要不是实在没有活路,谁愿意上山当土匪?你看林冲和杨志,包括武松和宋江等人,谁不是逼不得已才会落草为寇?

  这里还有一个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落草为寇造反是两回事。

  落草为寇顶多是一帮子强盗不服从政府管辖了,我就要躲在一个犄角旮旯里混日子,顶多下山强点东西。就这样的强盗别说皇帝,就算是当地官府也不会睁眼看待,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造反就不一样了,那是实实在在要拉起队伍来跟朝廷对着干。那是要跟朝廷抢人抢粮抢地盘,是要动人家的命根子的,是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游戏。

  现在的梁山泊就是一窝子草寇,离扯旗造反还差的很远。王伦现在还远远没有被逼到绝路上,现在就把旗杆子竖起来找死。

  在王伦看来,梁山水泊实在不是一个造反的好根据地。

  梁山水泊周边地市平坦,离大宋王朝大的核心区域非常的近,北边是大名府,是大宋和大辽的交界地,大宋在这里屯了重兵,北边就是燕云十六州,是契丹控制在手里。800里水泊梁山,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在王伦看来就是一个大号的囚笼。若是王伦先在就起兵造反,先不说自己手中兵将的多少。要是有一个良将,封锁了梁山水泊,在陆地上围而不打,梁山泊能支撑多长时间?

  再说了梁山山寨空间有限,能养多少人马?要是仅仅是自己重量,养活几千人就顶了天了,要是再多养军队,就是要屯粮,又能屯多少粮草?战事起了之后,外面的粮草和盐铁等战略资源一断,不用多久,梁山就不战自溃。

  当然了,梁山山寨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现在的大宋朝廷已经是外强中干,整个大宋朝的军队早已经是腐烂不堪。大宋朝约为100万军队。其中西军正面和西夏对决,明面上的军队有25万,也是大宋战力最强的军队。剩下的河东军和河北军的军队数量次之,分别适合10万和12万,再接下来就是开封府据说有30万左右的禁军护卫。剩下的大宋广大地区加起来也只有20来万军队。

  注意,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大宋的军队吃空饷严重。常年和西夏作战的西军也只有满编额的六七成,河东路和河北路能有一半就了不起了,开封府能有10万的守军就不错了,就这10万人都是关系子弟或者是滥竽充数之辈,早已疏于操练。其他的地方又不是在作战一线,又是天高皇帝远,空饷不可想象。这也就是为了女真南下时只有十几万大军,其中一多半还是仆从军,就能把北宋打得落花流水的根本原因。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宋军队再不堪,那也不是梁山能招惹的。

  王伦就算是知道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又能如何?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作为梁山起步的关键一环,醉瑶台至关重要。

  王伦需要一个台面上的销售基地,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白手套来处理各种事情。

  王伦准备接下来要走出去,其中第一个脚印子就落在济州府,要在济州府开一个醉瑶台的大酒楼,同时也作为醉瑶台表面上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这么值钱的宝贝疙瘩,生产,销售,护卫都需要不少好手,这也是王伦为什么要着急拉拢阮家三兄弟。

  济州府是连接八百里梁山水泊和广济渠的水陆要冲,交通发达,州城富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广济渠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漕运四渠之一,另外三个渠分别是惠民渠、金水区和汴水渠。这四道水渠,汇通东西,沟通南北,为北宋的经济发展和货物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济州府既然这么重要,这水肯定就很深。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济州这么一个重要地方。4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