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悟真意(1 / 2)

加入书签

"好的,大师。"尽管没记住多少,但无颜让王霖试演一遍,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起势,双手在两侧展开,接着,一套略显生硬的拳法从王霖手中打出。虽然只掌握了大概,但也颇具形似。

  最大的差异在于,无颜出拳如同龙吟虎啸,威震四方;王霖的拳法却像病猫蠕动,微澜不惊……

  结束时,王霖同样在胸前虚按,然后转向无颜,他渴望知道无颜的评价。

  “嗯,招式大致上已经掌握,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的磨练了。修炼可不是儿戏,光想是不够的。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韧不拔,才能有所成就,明白了吗?”无颜对王霖鼓舞道。

  “明白了,大师。我会勤奋修炼,绝不松懈!”王霖目光炯炯,语气坚定地回应。

  “好,我们谈谈你刚才拳法中的缺陷。出拳时心绪不宁,方向不定。你要想象自己身陷绝境,每一击都要全力以赴。”无颜指出了王霖拳法的不足之处。

  “是的,大师。但这不是叫做‘慈悲手’吗?为什么我觉得每一招都像是要置对手于死地呢?”王霖观看无颜演练时就感到困惑,自己练习时更觉得这是一种致命的武技,注重攻击而非防御!

  “这确实是致命的体术,每一招都是以命相搏,敌人不死,就是自己亡!”无颜面露一丝凶狠,与佛的形象相悖。然而在这个世界,想要出类拔萃,一味的忍让和宽恕是行不通的。

  王霖看着无颜此刻的模样,面色微变,沉默不语。尽管心中满是疑问,但他觉得不宜多问。

  “你是否觉得佛门之人以慈悲为怀,为何武技却如此狠辣?”无颜直视王霖,问道。

  王霖点点头,他没想到无颜会先说出他不敢问的问题。

  “你心中的慈悲是什么?”无颜继续追问。

  王霖思考片刻,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太过深奥。

  “黎明时分,民众困苦,在乱世施粥,是否是慈悲!”无颜沉声道,语气中充满坚定。

  “是!”王霖内心波澜壮阔,回答时底气十足。

  “偏僻之地强盗横行,他们掠夺百姓,犯下滔天大罪,制止他们,是否是慈悲!”

  “是!”

  “他人患病时,及时救治,是否是慈悲!”

  “是!”

  “有时为了救人,不得不先取人性命,比如有些邪派修炼者用凡人精血来提升功力,阻止他们,是否是慈悲!”

  “是!”

  无颜连续发问,声如洪钟,震人心魄。王霖虽只能回答“是”,但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亮,眼神愈发坚定!犹如清晨曙光中的启明星,虽微小,却明亮而执着。因为这些都是慈悲的体现!

  无颜的目光转向低处,又向王霖抛出一个问题:“小霖,大夫用的手术刀是否锐利?”

  “锐利,否则治疗病人时会让他们承受极大的痛苦。”王霖思考后回答。

  “但如果用来杀人,岂不是轻而易举?”无颜的话语一出,仿佛四周刮起了一阵阴冷的风,让人呼吸困难,仿佛置身血海。

  “呃呃......大夫的手术刀,轻轻一划就能割开肌肤,若用于杀人,确实毫不费力。”王霖硬着头皮说道。

  "即使是医师的笔,用于救治生命便是仁慈。用于作恶行凶则是罪孽,你可曾思考过这些与笔有何干系?"无颜说到这里,声音忽然停滞。

  王霖垂下头深深沉思,片刻后,他猛地抬头,双目闪烁着领悟的光芒:"大师,我懂了。无论是锐利的笔、疗愈的草药还是危险的技艺,它们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赋予它们善恶标签的,其实是使用它们的人。"

  刹那间,王霖仿佛洞悉了某种真理,心境豁然开朗,如同蒙尘的碧玉经过春雨的洗礼。

  "的确,桃树李树不语,树下自然形成阴凉。人们都赞扬它们的美德,然而桃李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人们自行前来避暑罢了。"

  "毒蝎头顶的红斑受人憎恨,然而毒蝎又做了何事?什么都没做,作恶者用它来夺取生命罢了。"

  "世间万物,善恶源自人心,与外界事物关系甚微。这《慈悲手》虽是致命绝技,但若你心怀慈悲,它便是仁慈的,也能用来拯救世人。你理解了吗?"无颜为了让王霖释怀,担心他混淆善恶而迷失在技法中,一口气讲了许多。

  "我明白了,大师。善恶由人界定,与他物无关。任何事物不能仅用善恶来定义,关键在于谁在掌控。就像锐剑长矛,在匪徒手中成了欺凌百姓的利器,在军队手中则成为人民的保护伞!"这次,王霖真正领悟了。

  先前对《慈悲手》的致命性产生的疑惑烟消云散,这是一次灵魂的质询,而非单纯的疑问。

  一个人若对自己的所持产生疑虑,便可能与之产生隔阂,进而危害自身。

  许多伟人在初期总是顺风顺水,逢凶化吉。而当事业接近巅峰时,却开始走下坡路,原本可一举成功的宏图变得四分五裂。

  究其根本,往往源于对身边人的猜忌。一无所有时,大家互相信任,因为除了手,他们一无所有。

  等到一切趋于安定,江山在握,彼此间却开始疑神疑鬼,害怕那些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会像自己一样觊觎自己的权位。

  有句名言说得好:"未曾想,你的欲望远超我能给予的!"

  如今,王霖对外物有了独立的看法,明白了善恶仅存于人心,而非事物本身。未来面对同类情境,他将不再疑虑重重,这类影响对他来说将微不足道。

  “修佛之初,需先洞悉后天的六感——视、听、味、嗅、触、思,以明悟内心的真谛。如今你已初识自我,待身体之力更进一步,便能踏入佛道的后天真境。”无颜说道,“此刻,你宜勤习拳术,发掘自身的不足。我先离去,你再练习几次,随后也返回吧。明日我们再启程。”

  “谨遵教诲,大师。”王霖目送无颜离去,旋即独自演练起来。

  他仔细回味无颜的每一个动作,结合之前的点拨,一次次修正自己的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