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严氏日间授剑术 李峻深夜捉黑衣(1 / 2)

加入书签

却说,李峻夜间习枪,接连遭受黑影两次偷袭,虽然击退黑影,却不知是何缘故前来。过了几日,罗婵上山言其母相邀,李峻虽不知何意,却不可不去。三日后,随罗婵前去罗宅。

  李峻见一妇人,长相魁梧,暗忖:想必此人就是师母罗夫人了。

  此时,罗婵拽了拽李峻衣角,轻声道:“此人便是家慈,世子谨言慎行,家慈脾气可不好。”

  李峻闻之,冲罗婵点头示意。上前三步,拱手道:“小生李峻,拜见伯母。”

  “你就是奴家那老头子教了三日枪法的世子?”

  “正是小生。”

  “练枪可有三个月了?”严氏问道。

  “正如伯母所言。”

  “不知练得如何”

  “已掌握了。”

  “当真?”严氏反问道。

  “小生不敢夸大。”

  “无须多言,且演练一番。”

  李峻闻之暗忖:不知师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此番又不可推脱。遂走至演武场,从兵器架上取了把红缨枪。

  “伯母,小生献丑了。”

  言毕,李峻将罗氏十八枪一一演练出来,从横扫千军到回马枪,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严氏见状微微顿首:这世子果然是习枪的料子,老头子果然眼光毒辣。

  “小生演练结束,还请伯母指教。”

  “世子这花枪舞得倒是漂亮,不过花拳绣腿罢了,对付些酒囊饭袋尚可,倘若真遇到高手,定难敌一合。”

  李峻闻之暗忖:自身虽枪法平平,毕竟枪法为罗氏十八枪,这师娘怎如此小觑?

  “还望伯母明示。”

  只见严氏走上演武场,去剑鞘里取了把三尺长剑。

  “且以枪来刺。”

  李峻慌忙道:“小生不敢。”

  “休要婆婆妈妈的。”严氏喝道。

  李峻此时进退两难,遂只用五成力气使了一招横扫千军。

  只见,严氏身影一闪,以长剑挑拨开来。

  李峻见状暗忖:这师娘看似魁梧,不曾想身法竟如此敏捷。虽此招只用五成力,然顺势向下,势如破竹,不想师娘一招破解。

  正思间,严氏却一剑挥来架在李峻肩膀上。

  “老头子没教过你,对敌时不可分心么?”

  严氏收回长剑。

  “再来。”

  李峻先前一招并未讨到便宜,此时不敢大意。

  “伯母,接招。”

  言毕,李峻一招霸王扛鼎一枪划过,此招用了十成力气,严氏却一剑拨开,顺势刺来,李峻慌忙后退一步,舞出枪花,使出一招百鬼夜行,严氏不慌不忙,舞出剑花坦然应对。

  李峻此时旋转枪身,枪尖猛然刺出,严氏不退反进,李峻收回枪尖,枪尾向前刺出,严氏此时化掉枪尾之劲,一手持剑,一手猛然攥住枪尾,李峻见状赶忙后退,不想突然绊倒,眼看枪尖就要刺中。

  罗婵站在演武场外突然“啊”了一声

  严氏赶忙收枪,此时枪尖距李峻眉间只有一寸,李峻顿时吓了一身冷汗。

  严氏此时收了枪,李峻亦缓过神来。

  “再来。”

  言毕,严氏将枪丢给李峻,李峻赶忙接住,趁势舞出一个枪花,猛然刺出,严氏赶忙以剑格挡,李峻每出一枪,那罗芳总能轻松化解,似提前预料一般。

  李峻见状暗忖:不妨卖个破绽,以回马枪应对。

  思毕,李峻故意卖个破绽,严氏一剑刺来。

  “伯母中计了!”

  言毕,李峻后退一步,蓄势待发,正欲转身使出回马枪,不想严氏一脚踢中李峻臀部,李峻顿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罗婵见状,呵呵大笑。

  “雕虫小技!”

  李峻闻声赶忙爬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伯母果然好剑术,小生甘拜下风。”

  “这罗氏十八枪,奴家可比你熟,想卖个破绽趁机使出回马枪,谅奴家不知?”

  李峻尴尬道:“伯母言之有理,是小生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今日到此为止,时辰不早了,先吃饭吧。”

  此时,李峻抬了抬头,果然已是正午,遂洗手吃饭。

  席间,严氏问道:“世子可知,今日为何并非奴家对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伯母料到小生心中所想,故不敌也。”

  “此其一也。”

  “还望伯母示下。”

  “自古以来,招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瞬息万变。见招拆招,方为变通。”

  “伯母所言甚是,小生谨记。”

  “世子今日若不用罗家枪法,自创两个招式,奴家必定招架不住。”

  李峻闻之暗忖:这师娘还真是谦虚,罗家枪尚不敌,自创招式只会输得更惨。

  “伯母莫要取笑,小生还是清楚自己的斤两。”

  “世子仍夜间练枪乎?”

  “是。”

  “今后,无需再去了。”

  “这是为何?”

  “世子所习枪法已颇为熟练,无须每日练习,徒费时日耳,三五日一练即可。”

  严氏又道:“枪法精进,须逢人切磋,方可更上一层楼。”

  “伯母所言甚是。”

  “世子看奴家今日剑术如何?”

  “剑术精湛、出神入化。”

  “世子可愿学剑术?”

  李峻闻之愕然:这枪法尚未习成,如何习得剑术,虽然技多不压身,但贪多嚼不烂啊。

  严氏见李峻犹豫不决。

  “枪者,利在战场宽阔,便于厮杀。弊在狭小空间,难以施展。若世子习得剑术,可弥补枪之弊端。”

  “承蒙伯母厚爱,容小生考虑考虑。”

  严氏闻之笑道:“世子多考虑些时日无妨,奴家此间等候便是。”

  席毕,李峻辞别严氏,出了罗宅,严氏唤罗婵相送。

  “娘亲欲传授剑术,世子为何犹豫?”

  李峻笑道:“并非小生不愿,实乃贪多嚼不烂也。”

  罗婵闻之不语,送至村口,罗婵原路返回,李峻径往酒肆。

  李峻行至酒肆,红拂见李峻面色凝重。

  “客官可有心事?”

  李峻遂将罗宅一行言之。

  红拂闻之笑道:“自古以来,皆是徒弟拜师,少有师父找徒弟的,那罗夫人武艺不俗,客官何不答应?”

  “小生亦知此理,只是枪法不成又习剑术,岂不半途而废?”

  “客官可曾听闻罗氏十八枪,严氏十八剑,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不曾,老板娘且说。”

  “当年罗教头年轻气盛,自恃凭借罗氏十八枪,打遍天下无敌手。不想被一女子破了枪法,此女子就是现在的罗夫人。”

  “后来呢?”

  “后来罗教头每日都去挑战罗夫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罗教头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虚心请教罗夫人,罗夫人所学十八剑,虽剑术平平,却能破这枪式。罗教头此时明白,万物皆是相生相克。”

  “再后来呢?”

  “后来,两人终日研讨枪法、剑术,形成如今的罗氏十八枪,严氏十八剑。两人在研讨期间互生情愫,便私定终身。那严氏当年也是万种风情,只是生下罗婵后,身子便开始发福,脾气亦变得火爆,同罗教头三天一吵,五天一闹。”

  李峻闻之暗忖:这罗教头当年也是风流之人,以武入情,也算一段佳话。

  “客官既已习得枪法,更应学这剑术,相辅相成,岂不锦上添花?”

  “多谢老板娘提醒,好在小生只是考虑,未曾拒绝,不然定遗憾终生。”

  “客官腹中饥饿否?”

  “先前在罗宅食毕而来,此间不饿。”

  “客官稍坐,奴家还有些事要打理。”

  言毕,红拂转身离开。

  李峻闲来无事,出酒肆闲逛,见时候不早便吃了些饭食,早早休息。

  是夜,李峻熟睡,忽然“嘭”的一声,将李峻吵醒,李峻赶忙穿衣,出屋查看,却不见一人,遂返回房中。

  次日,李峻行至罗宅,严氏见李峻前来,问道:“世子可曾考虑好了?”

  “承蒙伯母挂念,小生愿学剑术。”

  “世子且随奴家前来。”

  言毕,李峻跟着严氏走到一间房屋,进入里间,严氏道:“今日授你剑术,无须拜师。”

  “为何?”

  “世子不必多问,日后便知。”

  李峻闻之暗忖:这师娘怎同师父一般奇怪?莫非此剑术亦传内不传外?

  正思间,严氏道:“当年独孤前辈创独孤九式,曰: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严氏剑法就出自破枪式。”

  严氏又道:“学剑之道,先学剑理,再学剑招。”

  “何为剑理?何为剑招?”

  “剑理者,以剑养心,以心御剑。剑招者,千变万化,随机应变。”

  李峻闻之,点了点头。

  “世子且随奴家前来。”

  言毕,李峻跟着严氏走至后院,只见后院亦是演武场。

  “剑法可分为提、刺、点、压、劈、撩、斩、挑、削等。”

  这时,严氏走向演武场,拿出两把剑,将其中一把递给李峻。

  “奴家先演练一番,世子可要瞧好了。”

  言毕,只见严氏舞起剑来,李峻看去,这罗夫人虽体态雍容,然舞起剑来丝毫不拖泥带水。时而身法轻快,时而剑指苍穹。

  李峻看了一会,便拿起手中的剑跟着比划。半个时辰后,李峻已掌握基础剑法。

  严氏见状不禁点头,这世子果然是块习武的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