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 / 2)

加入书签

  他讲了红薯的高产出,低成本,尤其讲红薯可抵粮食。

  顾世昌没想到这个大侄子还有这等大惊喜给他,他这是关于百姓的口粮问题。

  顾世昌不答应就是傻子:“好,我找几户人家来,明年给你留出地来。”

  完了又再确认一遍:“当真有你说的那么高产?”

  要说谁对村里的情况了解最为透彻,那当属村长了。

  他也不能保证明年一定能长出高产量的红薯来,他的十亩地都在一起,土质也都差不多。

  顾宁不敢百分百确定:“不能肯定,土质环境不同,结过来的果实也不尽相同,所以才找世昌叔帮忙找几块土壤不同的地。”

  如果种的几块地收成不行,他愿意按照头一年的粮食收成,换成铜钱来补贴。

  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此时的风险在他的承担范围之内,有村长出面,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扯皮。

  顾世昌答应下来,他也想看看这个叫“红薯”的东西到底能带给他多少惊喜。

  “此外,还有一事。”顾宁正色。

  “明年开始,植树造林,我们作坊开始后,会需要更多的木材和柴火,然而树木再多,也有砍完的一天,唯有不断植树育林,才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东西。”

  顾世昌一惊,没想到顾宁看的这么久远,甚至想到了顾家村的后代福祉。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若是前人做好了规划,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好,好啊!那个老小子真是教了一个好孙子啊!你可以死也瞑目啦!”村长抚掌大笑。

  好一个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子孙留后路,为后代谋福祉!

  顾宁灿烂一笑,这可不是他说的,是二十一世纪人人都知道的共识。

  只有不断植树造林,持续播种,才能让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不知道自己的后代会是什么样子,但他希望顾家村几十年后还是植被覆盖,没有遍布残缺,到处坑坑洼洼。

  顾世昌也很重视这件事,现在趁着还没入冬,先联系购买树苗的事情,明年春天正好可以栽种。

  顾宁趁机讨个便宜:“世昌叔能不能帮我带一批果树苗,不拘品种,什么都要。”

  顾世昌:“小问题,你现在想要王母娘娘的蟠桃树,我也想办法给你移过来!”

  顾宁:“那我要真是可七十二变的孙猴子就好啦!”

  孙猴子·顾宁还真有研究创作。

  他在顾小牛家里,拿了张图纸在跟顾二牛比划。

  顾婶儿见顾宁过来,又是忙着给他做酸汤,又是给他冲糖水喝,比待亲儿子亲。

  顾婶儿做的酸汤开胃爽口,很是一绝,顾宁上次生病,顾婶儿就特意给他做了送过去。

  厨房里,顾婶儿把水发的木耳切丝,香菜切段,葱姜切碎,又切了半张豆腐皮。

  自从发现这个豆腐皮儿好吃以后,顾婶儿炒菜做汤都喜欢放一点进去。

  放锅添油烧热后,放入葱姜,烹出香味,再添一碗水,沸腾后放盐,再放入木耳和豆皮。

  加醋,因为天凉了,顾婶儿还加了一把茱萸。

  再加入面粉和水兑的糊糊,沸腾后滴两滴香油,关火,盛到碗中然后撒上香菜,顷刻间酸辣味就飘出来了。

  亲儿子顾小牛酸的不行:“哎呦呦,我在家怎么没这个待遇?”

  今天好不容易他休息,想找他娘撒撒娇,结果他娘的注意力全在宁哥儿身上。

  “别那么多废话,去,把桌子支起来。”顾婶儿嫌弃的使唤小儿子,多大的人了还撒娇。

  小牛撇撇嘴,去院子里把桌子支起来,又帮着他娘把酸汤端出去。

  顾宁有点不好意思:“不用麻烦的婶儿,我吃过饭来的。”

  怎么一个两个都喜欢投喂他。

  对于朴实的顾家村人来说,对孩子最好的关心就是给他吃好吃的,顾婶儿也是。

  “你快尝尝,凉了就不好喝了!”

  小牛已经在旁边埋头苦干了起来,平时他娘可不舍得给他放香油。

  顾宁不再推辞:“唔,果然好喝,我都做不出来这个味道!”一会问问顾婶儿怎么加的辣子。

  上次的酸汤已经很好喝了,这次顾婶儿又加了茱萸,酸酸辣辣的喝完出一身汗。

  看两个孩子吃的香甜,顾婶儿脸色笑开了花。

  听到顾宁问辣子,顾婶儿道:“山里采的,你顾叔好这一口,看见了便摘回来?”

  顾宁激动不已,天知道这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意味着什么。

  到这里几个月了,虽然每日的饭菜都很可口,但是对于一个爱吃辣的人,总觉得少了什么。

  他腆着脸问能不能带走点,顾婶儿大方的从厨房的墙上摘下来全给他了。

  这还是顾宁第一次问她要东西,顾宁抱着怀里的茱萸,厚着脸皮:“婶儿,顾叔再回来的时候,能不能再多带点,我出钱买!”

  顾婶儿:“哎呀,买什么,让你叔给你摘就是了!”

  顾宁来找二牛,是想来做一辆小吃车,他仿照现在的小吃车画的图纸,案面做成两层的,上面一层放铁板,下面放炭火和工具。

  下面有轱辘可以推着走,上面还可以搭棚子。

  顾二牛心灵手巧,顾宁要的小吃车很好做。山阳县也有类似的小推车,不过上面放一整块铁板的很少,一整块铁还是很贵的。

  小吃车做出来后,顾宁看着哪儿哪儿都是子要的样子,满意的不得了。

  他量了尺寸,去铁铺花了一百文打了一张铁板,三边封口,一边没封。

  没错,顾宁准备用来做铁板豆腐。

  现在有了茱萸,他能操作的空间就更大了。

  顾宁回到家,先着手做黄豆酱,因为用的不多,准备先用火炒。

  将泡发好的黄豆放入蒸锅中,用旺火蒸半个小时至豆熟软,容易捏烂,又用擀面杖擀碎,使得黄豆成为糊状。

  将黄豆糊放入锅中,用小火炒制至呈现出浓重的豆香味,在炒制的过程中逐渐加入适量的食盐和茱萸,将之搅拌均匀。

  再持续用小火炒制,让黄豆酱更加入味,颜色也变成深黄色。

  关火后,让黄豆酱自然冷却,装入干净的坛子中密封,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接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时间会回馈给你最真挚的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