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乔迁(1 / 2)

加入书签

两地文道交流,以青州的胜利而告终。

  而至关重要的魁首之位,由李讲摘得。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当天晚上传出去的时候,便引发了一阵的轰动。

  这几天,可以说整个青州城,都掀起了一阵名为“长安”的风。

  原因无非只有一点,李讲的那首《赋菊》,让很多青州百姓,都知道了曾经青州有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

  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有不少人开始大呼小叫,说要改回曾经的名字。

  光是一首诗,就能引发这么多的讨论。

  作出这首诗的李讲本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几天的功夫,关于这场文会,便流传出了十几个夸张的版本。

  最离奇的一个,有酒楼说书人信誓旦旦的公然宣称,李讲是上古诗圣转世。

  之所以会用青州的老名字“长安”在诗中,那是因为回忆起了前尘往事,情不自禁,提笔忘我。

  用不了多久,李讲便会高调崛起,恢复诗圣之尊。

  这些流言蜚语有很多。

  不过这些日子,李讲倒完全没有在意。

  因为他在忙两件大事。

  十一月中,青州城中,一座平平无奇的宅院,今天巷道里却是格外热闹,挤满了人。

  门口两旁的石狮子,噼里啪啦,火光四射,炸开的鞭炮飙得到处都是。

  人们捂着耳朵,每一张面孔都是喜气洋洋的。

  李讲,娄娟,娘俩一左一右的站在门槛前,大半年过去,终于还是团聚了。

  待鞭炮声停止,邱灵素,强昊等人纷纷含着笑意上前。

  “阿姨,总听李讲提起您,今日终于见到了,太年轻了,简直不敢认,像李讲的姐姐。”强昊笑道。

  “瞧你这孩子。”娄娟哭得泪眼婆娑。

  她抬头看了一眼高自己一个头的李讲,随后将头倚在儿子肩膀。

  娄娟带着哭腔说:“还是青州的风土养人啊,眼光都这么好。”

  没有妇女,会抗拒年轻男孩子夸自己年轻。

  尤其是在,对方还送了自己一整辆车的礼物的情况下。

  “阿姨,乔迁之喜新福祉,改天换地新财到,祝您身体康健,日日欢喜。”

  邱灵素难得穿了一件苏绿色的裙子,长发浓黑,气质端庄。

  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邱家千金的教养与气质彰显无疑,像是一朵芙蓉般出尘不染。

  她知道李讲什么都不缺,于是特意挑了一串精心打磨的灵气项链。

  款式既不显高调,又精致美观。

  最关键的是,它对修士都能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普通人戴上,睡眠质量会非常好。

  不过接礼物的时候,娄娟明显心不在焉,视线一直往邱灵素的背后瞟。

  等找了个没人关注的时机,她才在李讲的耳边大胆发言。

  “世南,这姑娘我看挺好的,她是不是钟意你啊?我同意了,一看就好生养。”

  “娘!”

  这一刻,仿佛有一股电流从李讲的后脊,直穿天灵盖。

  李讲头皮发麻,您不知道修士的听力远超普通人吗?

  这一刻,空气明显凝滞了一瞬。

  只要是修士,都听到了李母的话。

  邱灵素的一双耳朵,像是煮熟了一样冒着热气。

  男人的视线,则下意识地往邱灵素的背后瞟去……

  什么也没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