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玉米营销和苜蓿产业集群(1 / 2)

加入书签

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常年占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地跨四个省,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个主要平原组成。

    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光典型的黑土就占了绝大部分。

    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富饶之地,单论农业条件,不逊色于北美大平原。

    且随着国内减免农业税和直接补贴范围的扩大,玉米播种面积还会持续增长。

    对任何一家大型玉米种企来说,东北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天禾的营销渠道能及时接收到东北玉米种植大户交粮难的问题,只这一点就足以让郭阳满意。

    况且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代表着天禾即使没有天玉1号这样的大杀器,也能在市场上存活。

    郭阳详细的看了下天禾梳理的东北玉米种业的格局。

    有意思的是,粮补政策出来后,吉省、黑省曾经瞒报的土地种植面积也统计了出来,导致两省的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大幅提高。

    吉、黑两省都是玉米种子消费大户,两省从事种子生产,特别是经营种子的有成千上万家,但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

    更没有可与孟山都和先锋公司相竞争的公司。

    尤其是先玉335问世后,当地种植大户对先玉335的无比推崇,在东北三省的种植比例已经超过了40%,未来最高时超过了70%。

    先玉335是在东北地区培育出来的品种,契合东北的气候条件,能稳定高产。

    同时其品质高,加工厂给出的收购价要比普通玉米种子高出2-3分钱,每公顷先玉335收益比普通玉米种子高出480-720元。

    在品质上,即使天玉1号也落入了下风。

    但天玉1号产量有巨大优势,尤其是今年受暖冬和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东北单产普遍受到影响。

    天玉1号适应性广的优点就凸显出来了,收益稳稳的碾压先玉335。

    同样的,黄淮海地区,天玉1号克服了台风、阴雨寡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预计同样能实现丰产增收。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禾种业今年的丰收示范会将大搞特搞,让没选择天玉1号的种植户难受。

    郭阳粗略看了下。

    从西北春播区陇省、宁省、陕省、蒙西,再到黄淮海夏播区徽省、豫省、鲁省、苏省等玉米主产区,将陆续开展玉米丰收示范观摩会。

    预计总人次将超过5000人。

    规模最大的一场是在豫省,这里是郑单958的老家,瞿阳的针对性极强,就是要搞你。

    其丰收示范会现场安排在安阳一个专业种植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5500亩。

    这个示范基地全程接受了天禾种业的技术服务,甚至植保方案都是天禾种业做的,可惜的是,天禾不卖农药。

    现在的农药厂商可没有后世那么卷,天禾的技术服务对种田大户还是极具吸引力。

    规模基地追求的是整体稳产,向规模要效益,所以管理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动,最主要还是要增产,增产是增收的基础。

    所以对于上规模的种植大户,一定离不开品种和科技的支撑,离不开优秀技术方案的支撑。

    而种植大户的丰收,无疑能佐证天禾种子和方案的优异性。

    天禾的营销方案糅合了郭阳前世的服务理念,自然挑不出问题。

    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套牌套包的隐忧中,好在郑单958等名牌种子都存在这个问题。

    套牌就是非正牌但品质接近正牌的种子,主要是从制种农户手里买来的。

    比如郑单958的种子收购规模大,且对种子的质量要求高,但收购价格相比市场售价却不高。

    所以就会有种植者截流部分种子,再高价卖给套牌种子的收购者。

    但套牌种子商人不需要科研投入,没有种植、浇水等管理费,因此即使售价低于正规品种,也能获得利润。

    相比郑单958,天玉1号套牌的隐忧相对要少些。

    一是问世时间短,市面上几乎没有库存;

    二是制种面积控制在10万亩,总产量天禾能消化,流出的套牌种子少;

    三是天禾实际上的育种成本极低,并且已经做好了降价的准备,贸然套牌的种子生产商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最后,营销部牵头的打假队也成立了,也能起到些作用。

    郭阳一点点的梳理着,西北、黄淮海、东北等等,主要的运行逻辑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天禾甚至连明年针对小种子公司的策略都准备好了。

    这布局,基本是国内同时代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了。

    唯一薄弱的还是品种太少。

    除了玉米种子,天豆1号、辣甜椒、番茄、花菜、菜心、胡萝卜等种子也陆续进入了收获期。

    有些种子,如菜心和番茄,还特别的抢手。

    郭阳看到种子还没完成分选加工,接到的订单销量就已经去了小半,蔬菜种子领域,天禾也可以算是国内领军企业了。

    处理完天禾种业积累的事务,郭阳感觉略微有些疲惫,但只一略微抬头就能看到祁连山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的美景。

    心情顿时舒缓了不少。

    正当他准备继续看材料时,宁小婧穿着碎花裙走了进来,“老板,该下班了。”

    郭阳后知后觉的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过了。

    他回来时大约是三点过,算下来,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了三四个小时。

    “你先下班吧,我再看看。”

    宁小婧偷偷的瘪了瘪嘴,老板没走,她这个秘书能走吗?

    “没事,反正我也是一个人在这边,晚上在家呆着也无聊,刚好加会儿班。”

    郭阳抬着头,宁小婧一脸真诚的模样。

    但想想好像也是,宁小婧从京城来到大西北,不就是为了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吗?

    郭阳沉吟了会儿,说:“上次让你牵头搞的苜蓿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方案弄得怎么样了?要不这会儿先看看吧!”

    宁小婧镇静的从郭阳桌上找出份文静,放在他的面前。

    郭阳点点头,拿起笔看了起来。

    “那你先等会儿。”

    宁小婧略微有些无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