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份报纸引发的关注(1 / 2)

加入书签

瘦高个闻言也笑了起来,

    “那确实是好消息。”

    对于大豆压榨企业来说,进口大豆的成本要远低于国产大豆。

    商人逐利,肯定愿意使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何况是他们这种国际大粮商控股的企业,放开进口限制,无论是在大豆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都有很大的操控空间。

    国内进口大豆将彻底放开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时之间,很多利益相关方都高呼春天来了。

    另一边,郭阳也通过国内国外的渠道,针对性的搜集了大量的信息。

    作为引发‘大豆风波’的关键因素,美农业部发布的市场信息一直广受诟病,但国内企业抱怨其操控数据的同时,还不得不信。

    因为国内缺乏相关的公共信息服务。

    并且,结合搜集到的信息,郭阳添加了很多自己前世知晓的私货。

    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以及他们是如何利用粮食武器在全球各地兴风作浪的。

    随后联系上了相关部门,希望能为这个国家帮上点忙,但却意外得知了大豆放开进口限制的消息。

    部里也很无奈,此前国内曾下达了对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等6家国际贸易粮商的大豆进口限制禁令,

    但随后几个大豆出口国却作出了激烈反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无声的开启。

    随后又草草落幕。

    大豆进口唯一的调控手段放开了,许多企业已经准备组团出国采购大豆了。

    为了避免这场悲剧,郭阳发声了。

    但无异于蚍蜉撼树。

    “华夏需要进口大豆,因为华夏大豆缺乏竞争力。”

    “国内大豆榨油率低于进口大豆。”

    利益相关方们高呼着口号,但事实真如此吗?

    从种植成本来说,因为人工和化肥还没有暴涨,国内生产成本比美洲大豆还要低40%以上。

    但国内大豆价格比进口大豆高这也是客观事实,这主要是受了运输条件的限制。

    导致东北等产区大豆对沿海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不及时,运输成本也较高。

    与之相对应的,四大粮商掌控着全球粮食运输的进度。

    以嘉吉为例,该公司掌控着全球最大的水陆运输船队。

    拥有一支超过500艘轮船组成的干散货运输船队,在全球近1000个港口进行货物装载工作,年运输量超过20亿吨。

    虽然美洲大豆需要跨越太平洋,但供货及时性和运输成本却还要远优于国内。

    进口大豆便宜,面对低价原料带来的丰厚利润,我国油脂行业很不理性的盲目扩张。

    当时,国内的大豆加工是当之无愧的暴利行业。

    油脂加工企业多达1000多家,主要原料都是国产大豆,每吨可以有4000元利润。

    而采用进口大豆为原料,利润只会更高。

    要知道同期魔都的房子均价也不过3000元每平。

    于是,老厂扩建,新厂辈出,年生产能力迅速提升,随后又严重过剩。

    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也越来越重。

    国内大豆种植的收益也越来越低,并且随着人工和化肥成本的上涨,大豆生产成本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局。

    “死就死吧,到时候收购、兼并,救这些企业于危难之中。”

    “四大粮商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郭阳自言自语的说着,让一直跟着他的谢时杰有些莫名其妙,感觉老板最近神神叨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