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年前的子弹,即将击中王援朝(加(1 / 2)

加入书签

到了郑娟家,郑母本来就翻来覆去没睡着,连忙起身帮忙烧水,郑娟就忙着端茶倒水,在师公洗漱时快速将家里的窝窝头热了热。

    可怜两个盲小孩,在车上睡了半天,这会又下来嘘了嘘,然后在家里干等着。

    主要是王援朝没想到救援这么顺利,节约了很多时间。

    马二琴快速的收拾了一番,好在王援朝提前在首都就帮他置办了一些衣物,这才顺利的换上。

    嗯,一身老旧的军绿装,加上乱七八糟的胡须,有点老葛敏的感觉了。

    虽然皮肤白了一些,但脸上的伤痕,很好的弥补了这点,如果这个伤痕不是那么新鲜的话。

    “骨头内脏有哪不舒服么?”

    马二琴瞪了徒孙一眼,这个时候才关心老爷子的身体啊!

    “没骨折,也没内伤,都是皮外伤,最多抓点药就好了。药……”

    药店也被砸了,到哪抓药去?

    王援朝拿出药膏和纱布,道:

    “我提前配好了,您看哪里够不着的,我帮您抹。”

    首都活动之风那么烈,自然少不得创伤跌打药、碘酒、纱布之类的,王援朝帮忙配备了不少。

    马二琴也不客气,掀起了衣服,露出伤痕累累的后背,一条条青紫,看得人触目惊心。

    “柳条抽的,死不了人,疼死人。”

    这小老头一路都没吭声啊,也是狠人。

    王援朝默默的帮师公涂了碘酒,后背、前胸、手臂、大腿,然后用纱布简单包裹了一下。

    这玩意不是碘伏,染色的比较厉害。

    想了想,又拿出了两颗阿奇霉素胶囊,伤口太多了,而且过了好几天,真感染了,就很致命了。

    “防止发炎,杀菌的。”

    马二琴也不看,直接塞进了嘴里,含水吞服了。

    众人又简单就着咸菜吃了点窝窝头,补充了些水分,然后王援朝就带着大家坐车前往了火车站。

    车子停在车站外面,钥匙丢给了郑娟,天亮后她将钥匙还给分局的卢卫东。

    当然,还有一些老酒,虽然郑娟不懂这是啥酒,但也知道王援朝让她送的意义。至少所长和局长,都很喜欢。

    王援朝则带着一老二小,四人上了火车。

    正常人买火车票需要介绍信,但王援朝怎么也是铁路系统的干部,搞点火车票,还是很容易的。

    火车动了。

    六个铺,就他们四个,还有俩空着。

    马二琴看了看前往海拉尔的票根,嘟囔道:

    “这地跑的可真够远的。”

    确实够远,火车得走一天一夜!

    王援朝道:

    “那边有个老哥,都联系好了。那边连学生都没几个,安全的很。您先在那边调养调养心情。我要是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您跟我去不?”

    马二琴已经躺在了下铺,双目紧闭,胸膛起起伏伏,微微动了动身体,累了,倦了,奔波了一晚上了嘛。

    王援朝以为老人家困着了,于是也准备睡一会。

    “吾平生所藏之书籍、古玩、字画、诗词、书评、医案、论文、著述,皆荡然无存。

    ‘澄彻天’和‘一天秋’,也不知去向。

    老妻故去,儿女早别,茕茕孑立。

    不想老来还有你这孙娃惦记,这份情义,吾领了。

    吾之境况,比之苏牧羊,奢矣!”

    继而鼾声大作。

    澄彻天和一天秋,是师公最钟爱的两把古琴,二琴,即来源于此。

——

    能吃苦的人,就有吃不完的苦;正如能救人的人,就有救不完的人一样。

    比如师父黄云一家,虽然是小妹王利出手的,但没有王援朝提前支持并指导小妹组成了战斗力强大的近卫军,小妹也救不了人。

    比如文工团的不少同事,也是王援朝督促郭峰,带人将不少人救回了单位,家是没了,但人还在,还有薄财,还有工资,就能东山再起。

    再比如师公马二琴、郑光明和另一个小盲孩,更是他亲自出手救出来的。

    好不容易将师公三人在海拉尔安顿好,回单位还没闲两天,王援朝的办公室门响了。

    他连忙调整好了坐姿,拿起纸笔,道:

    “请进!”

    却是吴兰芳进来了,道:

    “团长,门卫来通知,说外面来了个男孩找您,说是您外甥。”

    王援朝一愣:

    外甥?他么的他妹妹王利才几岁?怎么可能……

    一想到妹妹,他突然想到,貌似还真有个男孩,叫他舅舅来着。

    还是他穿越过来的黑手,不对,对现在的他来说,不能算黑手。

    是原身的黑手。

    原身肯定没了,但原身不没的话,他也没机会过来。

    不过这种外甥,还是不要带进单位的好,于是起身道:

    “走,去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