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不求你发扬光大,但求我问心无愧(1 / 2)

加入书签

黄云大惊,文艺六???

    换算一下,不得跟他们副院长差不多级别了?

    大哥大嫂也是惊呆了,因为弟弟入了文工团,他们也是了解过文艺系统的评级的,文艺六啊!难怪这小子有底气,老早就说要送他们一个收音机,也难怪对主治医师无动于衷。

    是的,王援朝瞎编什么人家送的收音机,王胜一听就知道瞎编的——因为老三早就说了要送他这个做结婚礼物的嘛。

    大哥到底配合多了,立马痛彻心扉、十分遗憾道:

    “援朝,你这个也……

    师父其实也是洒脱放荡不羁,收徒不问出身,有时爱跟着性子来。

    王援朝挤进了屋,指了指崭新的二八大杠,道:

    王援朝道:

    得有大贡献,得有大作品!

    王援朝也是没想到来送个收音机蹭顿饭,牵出这么多事,还要透露自己的老底。

    母亲也从房间探出了脑袋,道:

    “哟,稀客,今晚不走?”

    我黄家,祖上,也是出过御医的,乾隆爷的御医!赐过牌匾的人物!

    先祖尊经重典,从医伊始,是从研读《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内经》,扁鹊《难经》等根本典籍。

    王援朝懂了,就是黄师的一份传承执念而已。

    黄云这才哼了一声:

    “天赋比不上,还不知道努力?援朝看书可比你投入多了!”

    咱家家风,做人要低调嘛。”

    二两小酒下肚,黄云道:

    没办法,只得道:

    “《爱我中华》就是我创作的。”

    哦,想起来了,二哥把秦静茹抢过来了。

    年纪轻轻,就是国手水平了!

    黄云说了几句,话题一转,带了点忧桑,道:

    “算了,这也不能怪你。我都学了几十年了,都比不上他这个学了几年的。”

    回到四合院,碰上傻柱从三大爷家出来,瞪了王援朝一眼,弄得王援朝莫名其妙。

    两人聊着天的功夫,黄玲已经将桌碗都摆整齐了,因为晚上父亲和小叔子都要回去,所以黄玲难得理直气壮的,只允许三人分一瓶酒。

    王胜连忙帮丈人垫了梯子,道:

    “这是我老王家的冠军侯啊!

    ”

    为师不才,未能传承先祖十一,你大哥,以后估计不一定有我厉害。

    他徒弟,跟他师父,还真是一样啊。

    拍了拍门,二哥来开门了。

    先祖一生,著书不断,著有《四圣悬枢》五卷、《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于乾隆年间合刊为《黄氏医书八种》。

    后又有《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与前八书,共计黄氏医书十一种。

    不求你发扬光大,但求我问心无愧。

    连爸您都比不上他,我这个普通人,就更难以望其项背了。”

    “如果你们留意一些报道的话,有介绍我的名字的,不过没有特别介绍我个人。

    王援朝道:

    大嫂神出鬼没的已经站在了旁边,双手捂嘴,满眼不可思议的小星星,叹道:

    “三弟你创作的?”

    黄氏、黄氏学术秘髓,不能从我这断了啊!

    这个级别,可不是随便评得出来的,真不是你弹琴弹得好,就成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