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特么的是他三弟???(1 / 2)

加入书签

王援朝也不推脱,将装备栏呼啦啦都换上,就坐在了患儿床边的小凳子上。

    小娃娃也睁开了眼,看了他几眼,满是无力与痛苦,还咳嗽了几声。

    让人看的心疼。

    小娃娃面色青黄,咳而喘满,口周围色青,唇淡。

    拿过消毒棉球,擦了擦手,然后拿过小娃娃的手,发现对方手心无汗。换了一只手,同样无汗。又看了看小脚,同样无汗且凉。

    如此高热,但却无汗。

    他又拿起娃娃的手,仔细观察食指手纹。

    食指指纹络脉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所以诊食指脉络和诊寸口脉,是一样有参考价值的。

    然后大家就看到王援朝在用手指推小娃娃的食指,从上往下推。

    有观摩的年青医生不解:

    “这是?”

    黄云连忙解释道:

    “这是小儿食指脉络诊法,对婴幼儿的特殊诊法。”

    他现在有点相信,师父马二琴说的是真的了,因为王援朝连这玩意儿也会。

    黄云并不擅长儿科,至少他是不擅长这个手法的。但刚刚,他们一群主任副主任医师,恁是没人用这招。

    不光是那些年轻的医生,连患儿父母,眼神都明亮起来,有区别啊!

    黄云有点怀疑,自己的教授方法,确实耽误了王援朝。

    推了几下,脉络就出来了。

    青色,主惊风,直透气关以上。

    脉络分风气命三关,到了命关,就代表邪气入脏,危及生命了。

    看小娃娃这样子,如果今天还控制不住病情,就真的危险了。

    王援朝继续检查,在小娃娃身上按了按,发现对方胸腹满,有膈动。

    “帮忙拿个压舌板!”

    要观察舌头了。

    但这种奶娃娃,话都听不懂,怎么叫他伸舌头?

    旁边很快有人递过来刚刚做过消毒的压舌板。

    王援朝一手轻托娃娃下巴,一手将压舌板迅速探进了娃娃嘴里,轻轻一压,一探,又快速抽出。

    “呕……”小娃娃呕了一下。

    王援朝瞬间看清楚:舌质淡,苔灰白。

    舌质淡,主寒证或虚证,苔灰白,为外感后传经邪热。

    王援朝诊断了这么久,小娃娃都没乱动,他决定再诊个脉。

    小孩的脉象不是不能诊,主要是小孩子没耐心,会乱动。

    而这个小娃娃可能确实精疲力尽了,所以刚刚的医生们,也诊脉了。

    小孩手腕太小,三根手指肯定没法诊,只能一根手指上了。

    一根手指要完成三根手指的活(对应寸关尺三部),这也是绝对的高水平操作。

    王援朝平心静气,珍断了双手脉。

    脉浮滑,浮脉主表证,浮中见滑,主风痰在肺。

    王援朝是把所有能诊的,都诊完了,深呼一口气,道:

    “开方!”

    众人一震,出结果了这是!

    主任连忙问:

    “王医生,这到底是怎么了?”

    王援朝道:

    “患儿为太阳中风,营卫不和,肺气不宣。虽然高热,手脚却凉,舌质淡,所以不是热证。

    脉象浮滑,浮脉为表证,风寒束表,阳气外浮,此时体内营卫失调,有浮脉和发热的表现。

    此病属于感受风寒,当辛温解表。但之前用了辛凉之药,以至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所以咳而满喘。

    而且孩子有风痰和惊风。

    开方吧!”

    王援朝气定神闲道:

    “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桂枝五分、白芍六分、炙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厚朴五分、杏仁十粒、僵蚕一钱、前胡五分。”

    黄云拿着药方就去抓药。

    这待遇,副主任医师亲自抓药啊!

    众人就在那干等,也不说话,刚刚大国手弟子的话,有的年轻医生,复述一遍,都做不到。所以大家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大国手的弟子,很年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