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相约(1 / 2)

加入书签

李密看了一眼他们,没有说话立刻就走,而其余人这才反应过来,李公,如今天下,这般年岁,当的如此称呼的,除了身在突厥的李建成外,便只剩下被朝廷通缉的要犯昔日的蒲山郡公李密了。

    最先得到消息的,无疑选择了帮李密,可众人虽是朋友,但也不是一条心,当即就有人准备擒下李密换个前程。

    虽说朝廷的官职不比以前金贵了,可那也是晋身积业的坦途,否则就凭他们这点家底,声势大点的叛贼都瞧不上他们。

    “泱林,你让开,抓住李密起码可获五品官职!”

    那人起身与家仆张开双臂拦住众人:“朝廷的官职还有什么可盼的,勤王救驾的都未能获赏,我们这等更没机会。

    何况李公是什么人,那是盖世的豪杰,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功业,我们随着他自也有一番富贵,远比指望那昏君强多了。”

    僵持间李密已经上马向着成外奔驰而去,显然他们现在追也晚了,于是手中的力道也开始变小,其中一人道:“那今日救助李公,便算作我们大家的功劳,泱林你可不能独吞。”

    赵泱林立刻道:“我们世代姻亲,显贵发迹自然也是一起,共患难同富贵!”

    呸,若不是遮掩这件事还需要大家一起出力,你们也配分这份救命之恩。

    淮扬太守赵佗素来是个忠厚之人,只要他们一心言明不知李密的身份,那此事便不至于牵连家族。

    众人当即叫来方才见到事情经过的掌柜跑堂和两名食客,都是本地人这就好办了。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几家在这两三县中传承了百多年,这几人敢去告状,别管太守是什么反应,这几个绝对是死路一条。

    因而等郡兵差役赶到,众人言辞一致,将追兵指向了李密逃走的城门方向,这个太多人看见了,做不得假。

    而且想来以李公的智谋,不至于连出城后要换个方向摆脱追兵这种事都不知道。

    ………

    皇帝很像一块生铁,平素显得质地坚硬无比,但遇到挫折后立刻又显现出生铁脆的特质,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断掉了。

    按说现在,他最该做的是回到长安,那是大隋兴起的地方,根基所在之地。

    但皇帝决心回到江都,他少年时所居住的地方,他真正的家。

    从做出这个决定,其实他就是默认了,大隋天下就要结束,但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只想回江都,哪怕是割据偏安。

    自己渐老,只要能在死前享受,也够了。

    于是皇帝趁着自己还有些权柄,诏毗陵通守路道德汇集十郡之兵几万人,在毗陵郡城东南营建宫苑,方圆十二里,苑内有十六所离宫,大都模仿东都西苑的规制,但在新颖华丽方面还要超过西苑。

    并再次催促王世充修造龙船,他在今年就要回到江都去。

    朝中的贵戚们很快就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意,以苏威为首的关陇贵戚都劝谏皇帝不要如此,只要回到长安,社稷还有机会。

    但皇帝越听越感觉不对,他自家也是关陇贵戚出身,如何不清楚皇帝大权旁落威严丧尽是个什么下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