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后方之事(1 / 2)

加入书签

风陵渡,河风阴寒。

    两岸舟船转运不歇,人群、兽群持续渡河。

    赵云三百余人已在这里驻屯了三天,最初只是奉命来这里领取战马。

    结果甘宁得到最新的军令,授权赵云扩军。

    从每一支运输队的护卫队伍里选拔兵员,每支护卫队标配的是五百名武装奴仆。

    但迁徙过程中,时刻又有河东郡的逃亡部曲、逃奴加入,使得运输队人口比例发生变化。

    原本一支运输队不计算孩童,大约有两千人出头,算上逃奴,成年人口逼近三千。

    每日都有一支运输队抵达,赵云可以择优选拔。

    黑熊给了他三千骑的征兵额度,这三天也只征选了七百余人。

    立冬甲子日这天,赵云如往日一样来到渡口接收护卫队。

    跟昨天一样,先是兽群转移。

    从关中、弘农以及河东调集的八百百余艘舟船往返于两岸,同时北岸正在屠宰病弱的公牛、公羊,除了筛选出来的种牛、种羊外,其他当场屠宰。

    仿佛祭祀一样,在河岸宰杀。

    血水汇入黄河,沿着北岸向下形成了一条三四十里长的暗红飘带。

    整个风陵渡南岸,华阴以及潼关周围,相隔十几里就是一片帐篷驻扎区域。

    风陵渡最显眼的是立在渡津东侧的京观,这是一座奇异的京观。

    没用使用封土,整体用木桩打成框架,七步见方的巨大框架仿佛一个篮筐。

    而篮筐内就是这次斩获的首级,一层首级一层盐,层层迭迭。

    大约到正午,才有第一批女子渡河,她们穿着兔皮、羊皮甚至老鼠皮子缝合的衣物,普遍蓬头垢面。

    背着北岸分发给她们的鲜肉,带着孩子,跟随摇摆的舟船向着南岸进发。

    越是临近,情绪再也压制不住,女人、孩子的哭嚎之声前后相连。

    很多女子靠岸后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被岸上先来的女子拖拽上岸。

    负责接收她们的是郭泰,今日他拄着七节杖眺望各处。

    上岸的女子满一百户,就分出十名青州兵引领着向外围迁徙。

    前几日抵达的青壮、健妇也被组织起来,也是百人一队,分配十名青州兵负责管理。

    由这些恢复体力的青壮搬运皮制帐篷之类的沉重物资,用车辆转运到各处临时安置区。

    现在安置区开始向关中蔓延,每个小安置区之间相隔大约十里路。

    之间空出来的区域,勉强足够兽群觅食。

    但这只是眼前的应急办法,支撑不了多久。

    所以现在新编制的运输百人队适应习惯后,就要往上林苑区域迁徙。

    这里有充足的林木资源,兽群冬季觅食相对方便。

    郭泰察觉远处赵云在看自己,就扭头过去,相隔百余步,郭泰回以微笑。

    赵云也只是点点头,一时之间也是感慨万千。

    没想到的事情太多了,比如黑熊突然翻脸袭击匈奴人,以及解救出来的这么多男女孩童。

    每天都是接近三千规模的成年男女抵达关中,如果持续一个多月的话,那黑熊将直接掌握十余万人口。

    这是黑熊从匈奴人的牢笼里解救出来的,这些男女,还有他们的孩子,都将是黑熊、太平道的中坚。

    等这些人熬过这个艰难的冬天,再撑过明年的青黄不接,那么整个关中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

    战利品实在是太丰厚了,明年秋季,黑熊想待在关中安稳度日都不行。

    太多的人会请求黑熊对外征讨,哪怕没有战利品,出去抢一些兽群也是极好的。

    同时青州兵的成长速度也让赵云感到惊奇,青州兵成长的太快了。

    这小半年时间除了行军打仗,似乎其他时间都在训练。

    不仅仅是战阵纪律配合的训练,还有传道方面的训练。

    他自然不清楚,青州兵每个百人队都在进行过忏悔,每个人不止一次的站在百人队中间当众忏悔。

    这是一种心灵的升华,也是一种对过去人生的总结。

    一个人总结自己,得到的终究是有限的。

    一百个人之间反复总结自身,参照别人,必然能取得巨大的进步。

    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所以现在的青州兵治国、治理郡县的才能不一定有,但一个十人队管理一个百人队不成问题。

    何况之前的苦难生活,匈奴人的鞭子已经磨去了这些男女的小脾气。

    郭泰正观察时,一名道士登上小木台:“上师,长史公来了。”

    郭泰转身,就见陈震引着五百余人步行赶来。

    驰道很宽,向西边走的人在北边,往潼关来的人走在南边。

    陈震乘坐的是一辆曲柄青伞盖车辆,陈震在路边下车,郭泰也下木台来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