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困兽之斗(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襄阳城头,刘表眺望七八里外的战场。

    这里隐约能见万山之上成片白旗。

    刘表左右幕僚观战,治中从事刘先见蔡瑁推进到万山附近就结阵,疑惑:“难道这是要等援兵?”

    蔡瑁会有其他援兵么?

    刘先想不出来现在谁还会帮蔡瑁,战局明朗之前,不会有人轻易下场的。

    统兵大将韩晞解释说:“宜城兵逆流而来,吏士疲敝。虽说白鹅贼攻拔万山亦然疲倦,可如今贼在高处,不利于佯攻。”

    刘表见此,抚须沉吟:“且再观之。”

    探马返回,斥候入城门,快步登上城楼。

    气喘吁吁模样:“白鹅贼将骁猛,左右冲突,侵扰蔡公营垒,阵列动荡,吏士不安!”

    刘表疑惑:“什么白鹅贼将?”

    边上金盔金甲的侄儿刘虎开口:“伯父,就是那再三贯穿夏侯元让、于文则阵垒的骑将。至今不知此人姓名。”

    “原来是他。”

    刘表对此有很深的印象,边上负责内部情报的张允说:“据我所知,此人名叫太史进,字文恭,系琅琊人氏。不怎为何,身负如此神勇之力,却拜在小贼麾下,真可谓明珠暗投。”

    他是刘表的外甥,很受信任。

    就连南乡异变,也是张允先获悉,第一时间通知了刘表。

    “太史文恭……”

    刘表抚须沉吟,斜眼看向刘先:“若能得如此勇将,我荆州无忧矣。”

    刘先拱手长拜:“主公爱才,臣这就出城招揽此人。”

    “嗯,我愿以中郎将之位相待。”

    刘表说着忍不住露出笑容,又嘱咐刘先:“成与不成,皆不重要。若不这样,又得有人说我不爱惜人才。”

    “是,臣明白。”

    刘先又拜,不见刘表嘱咐什么,当即后退几步就下城楼,引几名护卫骑士朝着战场轻驰而去。

    反正机会是给了,能不能抓住就看这位太史文恭的了。

    刘先沿着道路向西轻驰,首先经过桥口驻军,领军之人是南阳宛人文聘。

    文聘纵马相迎,一身鎏金明光铠很是威武,当即询问:“治中公,所来何事?”

    刘先看着三四里外纵马冲突的白袍金甲大将身姿:“奉主公令喻,前来招抚太史文恭。”

    见刘先举着马鞭遥遥指着那金甲大将,文聘也是恍然,总算知道对方姓名,立刻劝谏说:“这位太史将军骁猛无匹,酣战至今,已杀伤我营中精锐斥候七员。治中公欲往,还请持杏黄旗,以免误伤。”

    这时候文聘身边一名军吏提醒:“将军、治中公,这位太史将军拖戟而行,已在地上勾出两道圈。不靠近这两道圈,自不会受他攻杀。”

    刘先略做考虑,也观察那边,见那人纵马缓慢绕行蔡瑁阵地,若有骑士侵扰,也只是小范围追击,并无深入追杀的架势。

    他思索之际,边上文聘招招手,立刻有军吏从鼓车上取下一面藏起来的杏黄旗。

    杏黄旗到手之时刘先没有推辞,却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上下审视文聘:“若蔡德圭败亡之象明显,将军可会出兵解围?”

    “若无主公令喻,某勒兵不敢动。”

    文聘回头看一眼襄阳城轮廓,又对刘先说:“我部斥候见万山之上多树白旗,上面书写‘蔡瑁通贼谋反’之语。世子仁厚,荆州士民多爱之,治中公可愿前去拜谒世子,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

    “竟有此事?”

    刘先紧紧皱眉,追问:“那你可曾派人前去拜谒世子?”

    见文聘不语,刘先就说:“我就怕这又是一场巫蛊之乱。我观主公模样,似乎并不知情。若是有人居中作梗,截断世子书信……世子纯孝,担忧襄阳生变,发兵讨贼护持主公,倒也合乎情理。”

    一个荆南宗室大姓,一个南阳豪强,此刻相互看一眼。

    刘先又小心翼翼说:“昨夜蔡德圭深夜叨扰主公,随即就出城去了,不想却将旧部、部曲尽数调来。”

    文聘沉眉,也顺着这个思路推演分析:“所以主公只知城外有变,又不知详细具体,故而只是命令水师截断汉水?”

    巫蛊之乱,后世很多人深感惋惜,似乎只要疏通了信息渠道,就能及时避免。

    而现在,似乎存在类似的信息屏障。

    刘先点点头,当即郑重嘱咐文聘:“我这就去拜谒世子,期间若有军令催发,还请将军拖延一二。”

    文聘神色为难:“我受主公信重执掌兵戎,若迟疑阻滞……”

    “难道主公、世子为小人诓骗,将军就能心安?”

    刘先反问一声,不给文聘回复的机会,当即轻踹马腹调转马头沿着隆中道向西而行,三名护卫持一杆杏黄旗追随左右。

    万山之上,黑熊见青、红、黄、白四队集结完毕,当即遥遥控制四名道兵行动。

    每个道兵配发了五十名护旗兵,由他们充当移动指标,引着配属的青州兵开始下山。

    这时候,大约临近上午十一点。

    见这青红黄白四队青州兵出动,先一步来到山脚处休息接近一个小时的甘宁所部再次吹响号角。

    沿着平坦隆中道,锦帆前营八个百人队结阵推进。

    重甲兵三队在前,后继两队,末尾三队。

    相隔两里地,蔡瑁站在兵车上左右观望,他很是厌烦那个白袍金甲贼将。

    虽然听说过对方博望坡上的威名,可战场传说必然有夸大和失真,可没想到对方真能单骑侵扰他的五千大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