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进反退(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宛城,孙乾驰马直奔城内。

    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城池,哪怕只是清理城中小部分区域,也足够驻屯刘琦麾下三千兵马。

    孙乾来时,刘琦麾下三千人就在开阔区域列队等候。

    而徐庶还在与刘琦下棋。

    袁绍死讯已经传来,更多的河北消息也陆续传到荆州。

    二袁联手清洗颍川人一事严重的打击了刘琦的心气,更令他沮丧的是受大将军袁绍重用的郭援竟然是曹操的内应。

    这位是司隶校尉钟繇的外甥,也是袁谭的小舅子。

    也是袁谭亲手揭发的,只是郭援跑的太快,从太原逃到了河东。

    从时间上来时,远的有益州刘璋父子新旧传承。

    刘焉很早就让三儿子刘瑁领兵,传承衣钵之意很是明显。

    可惜益州大姓更喜欢性格柔和的刘璋,于是刘瑁就靠边站了。

    刘璋面善心狠,上位后益州大姓发现不好控制刘璋,矛盾激发双方交兵。

    几乎举州皆反,益州大姓叛军将刘璋困在孤城之中,刘璋就是依赖东州兵硬是反推,镇压了益州作乱大姓。

    从益州刘璋身上,刘琦更不想沾染军事,以免引发荆州大姓的警惕、抵触。

    可近来河北发生的事情,让刘琦越发感到看不明白前路。

    总的来说,他不想失去荆州的优渥地位,也不想冒险对外开拓什么基业。

    继承父亲衣钵,过去什么生活,未来还是什么生活。

    这是刘琦一厢情愿的想法,所以抵触兵权。

    就像他父亲刘表一样,就很少亲临一线参与指挥、作战。

    他本就与刘表长的酷似,处处模仿,只想完整继承一切,不想卷入其他麻烦的漩涡里。

    刘琦缺乏定力思绪杂乱,不多时又被徐庶逼到绝境,捏着棋子沉吟思索。

    似乎还想找到一处绝地翻盘的棋路。

    徐庶这时候才开口:“河北将取关中,公子何不引以为援?外结关中英杰,未来若生变故,也不失为臂助。如若基业倾覆,也是托身之所。”

    刘琦犹豫间,孙乾长拜行礼道:“我主刘玄德当众扬言,破敌就在公子一念之间。若公子自守不予援手,此战之后,我主刘玄德将纠合吏士走武关道入关中!”

    刘备带人走了,难道指望南阳人站出来抵抗曹军?

    刘琦记得很清楚,当年他老爹将南阳人坑的有多惨。

    见刘琦真正开始动摇,徐庶也起身拱手:“今日之战必为远近所闻,公子作壁上观,谁还敢为荆州效力?”

    刘琦侧目去看几个统兵军吏,一个个深色坚定目光期望,有明显的求战之色。

    曹军南征,要么投降,要么顶上去。

    刘备如果带人遁入关中,就现在的荆州,谁能顶住曹军?

    刘琦见状,起身拔剑:“为保荆州太平,我将随吏士杀贼!”

    举剑振臂,刘琦大喊:“擂鼓!发兵博望坡!”

    鼓声隆隆响彻,徐庶、孙乾默默互看一眼,俱是轻轻摇头。

    与这样的盟友联合作战,实在是太危险了。

    另一边,博望坡东。

    时间渐渐到了下午,黑熊所部八百多人开始吃战前最后的干粮。

    他乘马在东侧小土梁上远眺东边,就看到李典所部三千多人也陆续过河,在岸边将卷起来背负携带的铠甲拆解,陆续披甲。

    更有百余名骑士集结,沿着弛道缓缓向着博望坡东部移动,明显是要跟夏侯惇、于禁取得联系。

    黑熊也不想再表演什么‘战马疲倦’之类的小把戏,当即命令骑乘独角阴干骏马的吕布疾驰杀去。

    不曾想对方没见过这位吕布的本事,对面百余名骑士争先恐后加速,持矛戟冲锋。

    这种状态下的吕布可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与怜悯。

    单骑撞入对方骑阵,尘土飞扬,遮蔽视线。

    黑熊看不清楚吕布身形,也就无法精确遥控指挥。

    不久山风吹散烟尘,就见吕布未能一举贯穿对方骑阵,被包围已陷入混战。

    马匹碰撞在一起,也就十几个人能靠近吕布发动攻击,更多的人只能乘马再外围打转转。

    随时有人被吕布一戟打落马下,一丈八尺方天戟在他手里已经不需要什么技巧。

    对着人推过去,轻易能将对方撞击跌落马匹;反手回戟时凡是戟刃侧枝勾着、或擦着,怎么也能重伤对方。

    连续挑落二十几名敌骑,黑熊见对方拖拽伤员出阵时露出空档,当即指挥吕布破围而出朝南面而走。

    余下骑士纷纷追赶,咬着吕布不放。

    “不愧是山阳李氏族兵!”

    黑熊感慨一声,这些天打仗增加了许多见闻,也知道了一些军事常识。

    精锐部队能承受的伤亡是三成,可对方百余骑士被吕布击落、杀伤二十多人,结果发了疯一样追逐吕布。

    一心想着复仇,忽略了恐惧。

    不只是这些骑士,很快渡河的李氏部曲阵列里又有百余名骑士陆续出列,纷纷向南追击吕布。

    这时候甘宁也来土梁之上,步伐沉重,墨水涂抹大片眼影的甘宁眯眼远眺,惊叹:“果真凶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