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布局会德丰】(1 / 2)

加入书签

泰富集团。

    在林正杰的办公室会议桌上,他正在和陈伟忠、袁天凡、何方塘召开秘密会议。

    会议一开始,林正杰就放出深水炸弹:“从下个月开始(4月),泰富集团开始秘密吸纳会德丰集团的股票,每个月吸纳0.8%左右的股票。另外,同时秘密收购会德丰集团的联营企业——联合企业的股票,每个月也吸纳0.8%左右的股票。”

    话音刚落,三人纷纷振奋起来。

    会德丰集团主要经营地产投资、航运、零售百货、贸易等,泰富集团收购其之后,有助于弥补业务上的若干不足。

    袁天凡很快道出关键,说道:“老板,马登家族和张玉良家族总计持有的股权,怕是接近51%(约48%),您和张玉良家族当年又有些不愉快。除非,你笃定小马登有意放盘,否则便是将钱打水漂。毕竟会德丰集团股票,是有名的‘坏的凶’、‘蓝灯笼’。”

    追溯会德丰的历史:早年,经过乔治·马登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会德丰在香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早已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商业集团之一。在六、七十年代,它红极一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会德丰主要投资于地产及航运,后来发展到保险、财务、百货、制造业及贸易,项目繁多。

    其附属及联营公司分别是:夏利文发展、主福发展、连卡佛发展、联邦地产、置业信托、会德丰船务以及联合企业等,一共是九家上市企业。

    仅以上市企业的数目来计算,会德丰集团是位居四大洋行之首。

    根据公布的数字显示,会德丰的经营业绩并不差,但其上市股票却被称为“蓝灯笼”。

    何谓“蓝灯笼”?

    中国的传统习俗,凡有喜庆之事,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只有在办丧事的时候,才挂蓝灯笼。

    原来,会德丰的股票,在过去的股市上升浪潮中,永远是上升得最迟的。当汇丰、太古、和黄一类的蓝筹股上升浪潮接近尾声时,会德丰才慢条斯理地起动。

    经验丰富的股民一见到会德丰的股票上升,便知离股市下调的日子不远了。于是,会德丰的股票成了“蓝灯笼”——股市“玩完”的信号。

    在1972年,会德丰率先在香港股市发行B股。B股面值只及原来股票(即后来的A股)的1/10或1/5,但却和A股拥有相同的投票权。这样,部分人只要持有相当数量的B股(其投入比持有相同数量的A股少得多),就可以持有控制权,不必担心别的集团持有获得控制权的股票。

    B股股票的发行及会德丰的一些举动,使股民们觉得公司内有人持有B股后放心大炒A股而获利,他们对此大为不满。

    除了发行B股之外,股民们还发现会德丰集团内是控股公司占附属公司的便宜;董事(或董事家族公司)占上市公司的便宜。

    其中最为明显的要数联邦地产,联邦地产公司靠两间大厦(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的租金维持盈利,长达十数年之久。公司无负债又无发展,盈利年年增加,但股息却纹风不动,几年下来,联邦地产公司便积下了大量现金。这些现金却长期存于会德丰母公司,其利息远低于一年的定期存款利息,这样,母公司单在这一项上就得到了不少收益,而联邦地产却要蒙受利息的损失。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置业信托和连卡佛发展的。会德丰通过这两间公司拥有的中环大厦,被置地公司看中,以怡和大厦及毕打行进行交换(为了建成置地广场),会德丰占了很大的便宜。后来,这两幢大厦于1980年重建成为新会德丰大厦。本来,此时的置业信托拥有足够的现金,但会德丰却偏要另组“嘉华地产公司”进行重建,且有接纳多间外面公司参予,其中包括“锦兴置地公司”,它的大股东也即是会德丰的大股东张玉良。人们一看便知,那时地价狂升,建楼可取得巨额利润,大股东要分一部份。到了发售时,地价、楼价均跌,又由拥有大量现金的联邦地产买回大部份。

    此类例子繁多,让很多小股民伤透心,故对会德丰系股票,大家是敬而远之。

    林正杰说道:“马登家族最看重的是会德丰船务,但偏偏这个月传出‘会德丰船务’可能因为债务问题而清盘,这充分说明,航运不景气会导致马登家族退出香港。我和小马登有些交情,关键时刻我会安排接下他手中的会德丰集团股票。”

    据说,到了1983年年底,会德丰船务公司共拥有船舶29艘,载重量达139万吨,因航运业不景气,负债达21亿8000万元,另外还需付出6亿8000万元才能完成建造中的船舶。

    面对长期不景气的航运业,负债累累的会德丰船务公司被迫将所拥有的船贱卖,并向会德丰洋行及同系公司寻求支持。

    从今年开始,会德丰船务公司已经在积极卖船,预期破产的几率并不大。当然会德丰船务破不破产,对会德丰集团的影响不是致命的。

    袁天凡眼前一亮,说道:“如此的话,便可以试一试,毕竟我们最多购入8~10%会德丰股权,付出的代价不大。但有个问题,马登家族手中的持股,想必大大低于张玉良家族。收购困难性也大大提高,莫非老板收购联合企业有助于这次收购?”

    众人关心起来,毕竟提前没有做足够的功课,不了解行情。但大家也明白,老板不会无缘无故收购一个持有大量垃圾(船舶)的上市企业。

    林正杰笑着说道:“联合企业持有不少会德丰集团的股票,所以关键时刻,我们要先全面收购联合企业,将其手中的会德丰股票拿到手。”

    1980年,失去九龙仓后,怡和为保护置地控制权,宣布将市值2亿港币的股票和物业售予置地,以换取置地的股票;这批股票中包括约3300万股会德丰A股,相当于会德丰已经发行A股的11.8%,占有7.4%的投票权。

    此事令会德丰董事局大吃一惊,开始着手部署——稳固董事局的控制权。会德丰董事局试图将旗下的联合企业扶植为公司的大股东,首先是会德丰减持联合企业的持股量,将其从附属公司转为联营公司(持股量少于50%),这样联合企业便可以购入会德丰股票(根据香港公司法,附属公司不允许持有母公司股票,联营公司则可以购入)。

    联合企业先后向附属公司宝福发展出售两艘船只,又向置业信托出售大批连卡佛股票,利用这些资金增持会德丰的股权,逐渐拥有11%的股权。

    袁天凡等人陷入惊喜,这简直是环环相扣。

    “这样一来,我们可能拥有和张玉良家族相等的股票。届时,大家便是同一起跑线!”袁天凡高兴的说道。

    林正杰说道:“那就开始行动吧!”

    “是,老板!”

    3月31日,星期六。

    拍摄完《六指琴魔》的林清霞,和施楠生到文华酒店喝下午茶。

    两位美女很优雅的享受着,特别是林清霞,她现在都有些不想拍戏,毕竟过习惯了‘富太太’的生活。在深水湾32号别墅里,佣人和安保便是十多个人,她喜欢那样的生活。

    施楠生见林清霞的模样,有些羡慕,但她还是问道:“清霞,林生身边的女人有好几位吧,你难道真不在乎?”

    林清霞脸一红,毕竟这事有些‘瑕疵’,不过她还是对好友说道:“不在乎,他那样的男人,有几位红颜知己也很正常。”

    哪样的男人?

    施楠生很想问到底,据她的接触,林正杰确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但是让她选择,肯定宁愿找徐客这样的专情男人,当然林正杰也不会看上她。

    “清霞,有个事情我想告诉你,毕竟你是我的好友,我很珍惜这份友情。万达影业的叶绍良,也就是泰富集团的董事,在2月份让我去台岛签约一名女艺人,而这个女艺人才刚刚出演一部电影,今年才17岁,而且将出演《笑傲江湖》的任盈盈!”

    林清霞没有反应过来,说道:“很好啊,有什么问题吗?”

    施楠生虽然担心林正杰怪罪,但还是说道:“当时叶绍良很重视,叮嘱我一定要将别人签约到徐客工作室,这种事按理来说,他哪里会干涉。除非啊,另有人看重这个叫做王祖娴的女艺人,当然我只是猜测。要不你是我好友,我才不敢告诉你!”

    事实上,施楠生敢背后揣度林正杰,是因为林正杰和林清霞的关系本来就不止两个人,再加上林正杰不像是那种因为这种小事而怪罪她的人。当然,还有就是不忍瞒着好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