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商人无界】(1 / 2)

加入书签

办公室里,陈昌美、袁天凡很快到来。

    “我打算让淘化大同发展便利店,考虑到我们在零售领域的弱势,所以打算以取得美国便利店地区经营为契机我最看好7~11便利店,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选择我们,毕竟香港零售领域是怡和系、和记黄埔的天下。所以,美国另外一个便利店品牌‘OK’也是我们的目标两家都一起谈,看看谁谈得拢,我们就做哪个品牌除此之外,我这里也有一份自己的建议书,供你们参考,必要时,就成立自己的便利品牌。”

    他当然熟悉便利店模式,但是加盟‘7-11’和‘OK’有两大好处:第一,香港人也‘崇洋媚外’;第二,加盟这些品牌,可以第一时间得到供应链的支持,这是林正杰的知识盲区。

    品牌管理费什么的,不会占据便利店多少盈利,这个很好谈。

    更何况,如不出意外,明年香港第一家7-11便利店就要在铜锣湾开业了,淘化大同需要抢时间。

    陈昌美说道:“老板,你上次讲过这件事后,我就调查过——置地旗下的牛奶公司,好像已经在和7-11谈了,我们根本不占优势。所以,OK便利店反而最有可能。”

    林正杰无所谓道:“OK就OK,我们加盟,只是得到便利,实际上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心经营之道,就好比日本的7-11便利店,效率超过美国一样。”

    陈昌美忍不住看向老板给的资料,他认为老板是商界奇才,说不定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见。

    “好,我马上组建专业的团队,成立我们自己的零售部门。”

    实际上,淘化大同有涉猎零售业务,即批发洋酒及销售业务。

    林正杰满意的点点头,陈昌美原本就是英资选择的职业总经理,能力自然无需多说,否则大股东也不放心。

    “对了,在发展便利店的同时,我还想让淘化大同打入速冻食品领域。第一是通过收购,第二是通过合作第一个收购目标,你们慢慢考察;第二个合作目标,我正好碰到一个不错的,在湾仔码头有个卖水饺的女人,她做的水饺很好吃,被称之为‘水饺皇后’,好像就叫湾仔码头。伱们去和她谈谈合作,将他的湾仔码头打造一个速冻食品品牌”

    陈昌美、袁天凡没想到,老板连这种小事都能遇到,以及留意下来。

    “好,我记下来了!正好,以后可以在我们的便利店进行出售,亦可以打入超市。”

    最后,林正杰对袁天凡说道:“9月份,开始出售淘大工人宿舍,好像恒隆挺感兴趣,价格合理就放出吧!”

    淘大工人宿舍,可是占地4万多平方尺,按照目前的尺价,差不多8000万港币左右。

    而住宅地皮(酒楼)的涨幅,今年应该会到头,它不像物业,开发它需要周期,所以后面涨不到哪里去了。

    即地皮的价格先到顶,物业后面还能发力半年多。

    袁天凡点点头,说道:“除了淘大工人宿舍,淘化大同还有一些可出售的物业和地皮,要不要一起出售掉?”

    林正杰说道:“地皮和重建地盘,可以在9月份开始出售,物业可以到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出售。”

    袁天凡想了一下,说道:“嗯,我算了一下,差不多还能出售1.5亿的物业(含工人宿舍)。就物业这一项,我们前前后后可以回笼资金2.8亿港币(前面已经出售了淘大工业大厦)。”

    言下之意,这生意做得不亏!

    泰富集团收购淘化大同的‘总市值’是8亿港币(即收购75%,斥资6亿港币),如今仅地皮就已经回笼2.8亿港币;这还不算淘大还有荃湾淘大工厂、佐敦谷绿宝工厂,这两个物业也非常值钱,价值应该也有3亿港币。

    这样算下来,实际上是用2亿的价值,去购买一个年利润4000多万的食品加工和销售业务。

    相当的划算!

    林正杰满意的说道:“明年,淘化大同既能大肆发展,又能为泰富集团贡献丰厚分红,一举两得。”

    淘化大同是泰富集团三家子公司中,股市投入资金最多的,总计1.65亿港币。不出意外,今年赚个1个亿也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卖物业的钱,明年差不多能有四亿多的现金流。

    至于到时候分不分红,林正杰要根据集团的情况,来决定。

    在8月中旬,佳宁宣布,已经与百顺宁集团达成初步协议,买房以11.8亿港币购入金门大厦的大部分权益。

    当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佳宁紧接着又推出一项新声明:百顺宁不是部分收购,而是以16.8亿港币的价格,全部收购整幢金门大厦,百顺宁已经支付定金,交易将在10月31日前完成。

    一时间,佳宁成为香港地产界的一颗新天王巨星。单金门大厦一项交易,半年多的时间,盈利6.8亿港币。

    比起年初时,泰富集团宣布在黄金、证券获利5亿多的新闻,更加的震撼。

    佳宁集团的股东备受鼓舞,对陈松青的海外政府背景,更加笃信不疑,更相信陈氏具有点石成金的无量魔法。

    而佳宁集团的股票,自然继续飙升,从年初的3.8港币,已经攀升至13港币出头(总股本2.35亿股左右),还在继续上涨。

    泰富集团的办公室。

    林正杰看着报纸上的新闻,顿时有些佩服陈青松,仅凭借一幢贷款购入的金门大厦,陈松青便将佳宁的市值炒到了28亿。

    他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事情,泰富集团的市值也才堪堪达到35亿港币。

    果然是越神秘越好,有故事可以讲。而林正杰不够神秘,他的背景很简单,全靠能力上位!

    对于陈松青炒卖‘金门大厦’,林正杰是非常‘喜闻乐见’,毕竟金门大厦炒得越高,香港的商业楼宇涨得越猛。

    而林正杰手中的‘联邦大厦’、‘国际大厦’、‘铁行大厦’、‘远东金融中心’,都是明年要出售的物业。

    所以,此时陈松青将市场炒到爆,简直就是助林正杰一臂之力。

    至于金门大厦的交易,林正杰当然知道,这是陈松青和百顺宁的林秀峰做的假交易。但是,并不妨碍炒高香港的商业楼宇。

    “老板,张生来了!”

    “好”

    随后,张玉良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

    两人目前是合作伙伴,所以算是熟识。至于张玉良的人品如何,林正杰并不关心,更何况他既不了解张氏家族的发家史,也不知道张玉良和其二嫂打官司的对与错。

    总之,在林正杰看来,张玉良是一个朋友,可利用的朋友。

    不仅仅两人目前是合作‘炒大厦’,还有就是将来张玉良若是套现会德丰股票,林正杰也会成为最好的对象。

    “张生,请坐!”林正杰陪同张玉良在沙发上坐下。

    张玉良今年才50岁不到,保养得相当不错,有点白面书生的感觉;当然,仔细发现他有些阴沉,这大概是张玉良的父兄逐渐死去,他这个富二代为家族撑起的经历导致。

    以前,外面很少人知道‘张祝珊家族’多有钱;但目前,张玉良和二嫂崔秀英正在打官司,所以张氏家族的财富一下暴露出来,香港市民才发现——香港有个家族如此有钱,超过了李家成。

    确实,这个时代的李家成排进不了前五。

    张玉良家族肯定财富比李家成多,就是林正杰知道的几个家族,都比李家成现在还富裕,比如已经第三代接班的永安家族、铜锣湾利氏家族、傅老榕家族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