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 75 章(1 / 2)

加入书签

有了阿父开口,不正好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儿下么?既然如此,自己不妨顺水推舟,答应了对方便是。

“阿父既然都这么讲了,那我听您的便是。”金素朝金木匠笑道。

她这句话说出来后,那行商高兴极了,眼前都不由得为之一亮。

金素瞥见了之后,默默在心中感慨道:看来啊,自己这一次是又遇到了一位老餮啊这是!为了这一口美食,对方也算是颇费心思了……

金素自应下自家阿父后,便弯下腰从一旁的竹篓里,拿出了一个洗干净的盘子来,然后,用铲子将炒好的茶树菇给盛装好,递给了那位行商。

“客官,这道菜做的不太好,希望您莫要介怀……”

对方都已经承诺了,要用一百五十钱,来购买她这道菜了,自己嘴上谦虚些,总归是不会有大错的……

当然,谦虚归谦虚,金素的手艺素有保障。

那行商对她炒出来的这盘茶树菇,评价极高,吃完后,更是赞不绝口。

原本,他心里还对自己因为话赶话,而花一百五十个铜子儿,来买一道野摊儿上的菜,有些不爽,觉得自己这次亏了。

可是,在尝到菜的味道后,他的这番心思,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自己这次不仅没有亏,还赚了吧?这味道真的是令人回味无穷……

等这批行商结账离开,真的把那道菜算作诗一百五十钱后,无论是金木匠还是韩垣,宋娘子母子,都顾不上自己腹中饥饿,纷纷目光炯炯地看向金素。

金素心知他们想要同自己讲的,究竟是何事。

不过,推出炒菜一事,她还需要多斟酌斟酌。

炒菇类固然好吃,可是家中肯定是供不起这蘑菇的消耗的。

她先前虽说有培育种植菌类的打算,可是她做的那几次种植实验,却都只能算作是“不功不过”,产量上也没有什么起色。

而炒菽芽儿,菘菜,韭菜,竹笋这些蔬菜的话,对这些客人的吸引力不够,他们估计不会太买账。

既然如此,她们还不如省些功夫,只做饼卷菜,这样还能省油呢!

当然,炒菜也可以偶尔卖一次,权当创收就是,只要能遇到那些喜欢口腹之欲的老餮,他

们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金素把自己的想法讲明白后,他们三个也都冷静了下来。

素素说的确实很对,他们之前还是被行商给出的一百五十钱,给迷花了眼睛,一时竟没有去思考旁的来。

金素说完那番话后,很快就看到大家都有些垂头丧气的,这也是难免的。

她忙开口找补道:“大家也不要太过气馁,我们虽然不能把炒菜,当作新品推出,但是经过今天一事,我这心里对新品也有了些想法。”

她起了个头儿后,大家的兴趣果然被吊了起来,脸上也不见了之前的颓丧。

“素素又想出了什么好法子?不妨说出来,让我们几个听听。”金木匠有些心急地对女儿开口道。

金素笑着开口:“阿父莫急,女儿现在就说与你们听,女儿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前些日子女儿不是用了好几个大瓮腌了酸菜么?算下时间,这几日也能开坛了;“

”到时候,咱们把酸菜作为新品推出,价格上也可以适当地涨上一些,毕竟,这腌出来的酸菜味道更好,也更加开胃……”

她这个主意说出来后,大家纷纷开口赞叹起来。

既然是开小食儿摊子,这食物自然需要推陈出新……

金素劝好身旁这几个后,不由得回忆起,先前那行商提到的“酱”。

因为在现代时,她曾经学过相关的知识,所以说,对“酱”,她了解的稍微多了那么一些。

这个时候的“酱”,也被人习惯地称呼为醢,传说中是由成汤想出来的吃食。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上古的这几个朝代之时,“酱”并不是一种调味品,而是一道菜肴。

而且,当时的“酱”所使用的材料,并非现代人民所熟悉的——用豆制品做出来的豆瓣酱,或者以麦粉做出来的甜面酱这些植物性调味品。

这时候的酱,都是用肉类所制成。

传闻中,酱是由汉武帝曾经在梦中,得西王母所传。

但实际上,在周以前就记录的有百余种酱,无论是肉酱,还是鱼酱,做法各异,滋味儿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贵族食品。

普通百姓连吃肉都很艰难,怎么可能去吃,由肉发酵出来的酱呢?

等酱作为

普通调味品,传至百姓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明朝时候的事儿了。

那时候的百姓,对豆制品吃法的挖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他们不仅用豆类发酵出来了豆瓣儿酱,更是发明出来了酱油,这一在后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调味儿品。

唉,自己之前的局限性,还是有些太大了。

对大豆,她竟然只想着做豆芽儿,和村民们换些豆子。

有些想法,虽然说在她脑海中也浮现过,她却总是有畏难情绪,觉得拖一拖,等自己长大了也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