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1 / 2)

加入书签

居然一二日便可雕好?金素闻言,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惊叹之意来。

“如此,那就多谢阿父了!”金素再度躬身答谢道。

金木匠只淡笑着朝她摇头道:“素素为何要如此外道?不过是随手为之罢了;“

”阿父不盼着旁的,只愿家中过几年能积攒些许钱财来,这样阿父便能在素素你束髻后,为你买来一柄素银笄戴……”

金木匠此言说的颇为情真意切,每个字都浸染了他深深的爱女之心。

只是,金素听了后,脸上却并未献出喜色来。

反而,她只是抬起手,指着金木匠手中的木料,缓缓摇了摇头道:“阿父的手艺那般精妙,女儿又怎会稀罕甚么银钗铜簪?待女儿及笄时,只愿阿父以一柄木簪相赠!”

金木匠却像是犯了牛脾气一般,他听了金素的这番话后,只将其当作小儿女之间的玩笑话。

“素素,莫要胡闹!木器再如何精细,又怎么比得了金石之器?“

”你现在年纪尚小,待你大些,你便会知晓,阿父今日所言的用意……”

阿父都这般说了,金素又能再劝些什么?

她最近可是领教到了,自家阿父在某些事情上的执拗脾气。

那股子倔劲儿,别说九头牛了,估计九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既是劝不动自家阿父,金素索性转了话题,不再去提先前之事。

她思及之前摘榆钱儿时的不便,直接开口问道:“阿父能否帮我做一竹器来?”

“竹器?素素可是缺了甚么趁手之物?莫非是家中的竹筐有失?”

金木匠没想到,女儿沉默片刻后,再度出言,居然会提出这么个请求来,他不免有些诧异。

金素细细为其解释道:“阿父,女儿所求之物,并非是竹筐,而是用整根竹竿所制的竹夹,方便用起取物。”

在她记忆中,竹夹用的最多处,除了夹取榆钱儿和槐花儿,便是方便摘柿子了。

她之前在闲暇之余,曾在秋末初冬之际,去乡村散心。

在那里,她见识到了满山遍野的柿树,以及动用竹夹夹取柿子的农人。

他们的动作很是灵巧,随意探出那竹竿儿,便能把成熟了的仿若小灯笼一般的红色

柿子给摘取下来。

可惜,她在青山村并未发现有柿子树,不知道是这里的气候不适合,还是因着柿子树并非产自中国,眼下尚未传入的缘故?

真的很可惜,她暂时是见不到用竹夹夹柿子的美景了……

金木匠在听了女儿的话后,却只觉得有些茫然。

他确实有篾匠的手艺,而且手艺还算得上不错。

虽然他一直在极力掩饰,可今日被女儿点出来后,他依然觉得有些尴尬。

只是,尴尬之余,令他更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他居然没听明白,女儿口中的“竹夹”又是何物?

他会编筐,箩,屉,席,就这已经算是篾匠里最强的那一批了,只是那“竹夹”……

“素素,那‘竹夹’又是何物?阿父竟从未听过,不知从何下手啊!”

既然自己想不明白,那还是尽快开口,询问一下女儿比较好。

他家素素可是曾经得仙姝授得仙法之人,想来这“竹夹”定然不同寻常!

金素听得阿父询问,便急忙忙出声解释了一番。

金木匠听完金素的解释后,默了。

这所谓的“竹夹”,制法居然那么简单?

一根结实的竹竿儿,顶上开叉,这就可以了?

这不是篾匠,只要是个普通人,都能做的吧?

“阿父,可是青山村附近并无竹林?”

金素解释完后,一直等不来回应,便带着几分犹疑,出声询问起来。

想来那竹夹并不难做,阿父会迟疑,不会是因为材料难寻吧?

金木匠闻言,迅速地回过神儿来,他摇头解释道:“非也,青山村附近的山林中,便有茂密的竹林,伐几株回来并非难事;“

”你放心,阿父下午就去伐竹,待那竹竿晒上几日,便能为你动手做竹夹!”

金素听闻此言,又细细地询问了一番,方才得知,那竹林并不在深山中,而是离山下不远。

因为村人活动频繁,从未出现过什么猛兽,她这才放下心来。

若是为了一个竹夹,让阿父陷于危险之中,那就不妥了。

这个下午,待在家中的金素,并没有闲着。

尤其是下午临近做夕食之时,自村中来了两单豆芽儿的生意,让她忙了一阵儿。

自她开卖菽芽儿,已有一段

时日,最近,生意才终于有了些起色。

一天最多之时,也会有四五个人登门儿,能卖出去十斤豆芽儿,那些客人,甚至还有附近的村子来的。

这般可喜的变化,如何不让金素喜上眉梢?

等送走了人,金素将自己先前泡好的榆钱儿,和了面,加了两颗鸡蛋,放在釜上蒸造起来。

其实,在看到榆钱儿和鸡蛋以后,她便想着做一顿榆钱儿炒鸡蛋的,那味道比单纯的蒸菜可要好吃太多了!

只可惜,家中无有半滴油,眼下更是只能用蒸,煮的法子来做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