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1 / 2)

加入书签

见许三娘子说的如此诚恳,金素最终,还是接受了对方的好意,没有再做出什么推拒之态。

“那三娘子,您就先把这些菘菜都放下吧。”金素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开口道。

得了金素的这句话后,许三娘子变便指挥着自家二郎和大郎,忙把带来的东西,无论是草料还是菘菜,全部放在了金家院子里。

之后,她便带着家人转身,欲要离去。

金素将人送到大门口后,许三娘子还刻意提高了嗓门儿,对她嘱托道:“素素啊~那些个装菘菜的筐子啊!你啊~先不用着急!等腾出来之后,再还回去也是一样的!”

对许三娘子的好意,金素朝对方感激地笑了笑。

不过,她心中也有些奇怪,为什么许三娘子刚刚开口时,嗓门儿如此之高?这音调听起来也有些怪怪的……

当然,只一会儿的功夫,她就意识到了原因——

因为随着许三娘子是那句话,刚一落下,她便看到自家附近,围了一些好奇的村里人,眼下,他们似乎正抬眼,朝这边张望着呐……

许三娘子之所以故意在大门口,说出那番话,也是为了在这群人面前做戏,帮自己一把吧?

一想到这里,金素便对对方更多了几分感激。

送走许三娘子一家之后,金素便先将那些草料,放进了一个由自家阿父新做出来的食盆里,拿去放在了那小牛眼前。

听她家阿父的意思是,先用这竹器将就着,等小牛犊长大一些之后,再给它换食槽,到时候啊,直接做一个大的便是,石槽做出来后,能用上好多年呢。

对此,金属自然是没什么意见,一切都听自家阿父的便是。

她这头儿刚放完草料,那小牛便亲昵地走过来,朝她轻轻地叫了一声。

金素笑眯眯地拍了拍对方的脑袋,那小牛便安生地低下头,开始吃起草来。

忙完了这边儿,金素又急忙忙将那两大筐的菘菜,抬进了灶房之中。

这些菘菜,可是不能放在外面,免得被那些贪吃的鸟儿,给啄了去;

而且,放在灶房之中也能防风,避免这些菘菜,因为被带着干意的风吹一晚上,很快就丧失掉太多的水分,

打蔫儿地太快……

等菘菜也被她放在灶房中,摆好归置整齐之后,金素便开始继续先前的活计。

她之前本就在查看,十几日之前自己蒸好的那些豆麦饼。

现在从陶罐里拿出来后,金素果真发现,上面已经长出了霉斑!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霉斑,这些霉斑也被称呼为霉曲,可是酿造酱油时,最为要紧一步,酿造的成功与否,就要看这霉斑的生长情况。

金素一共开了四个罐子,成功的却只有第一罐儿……

剩下的三个,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上面长的菌斑颜色不一,一看就是混入了杂菌;

有的味道都有些发臭,失败地显而易见,还有一个其实外观还好,但是金素摸了摸之后,发现它散发出来的热度太高,她便知道,这个也算是失败产品……

四个只成功了一个,这个成功率让金素的心里,一时间有些失衡,怎么会这么低呢?

当然,到最后,金素直接出声安慰自己道:再怎么说,不也成功了一个么?没有全灭,她便应该庆幸了……

这么想以后,金素倒真的觉得,心情似乎畅快了不少,原来的那些憋闷都消散了许多……

那个唯一做好了的,接下来,只需要金素在罐中倒入水,然后再让其阴上几个月,酱油便能就酿造出来了……

虽然时间长了些,但谁让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呢?

一切都只能靠手工,自然效率不怎么高……

不过,正因为是手工操作,金素做的每一步,都非常用心。

比如说,她在罐中加入的水,还是她先前,特意去了村外小河边,那个由阿垣发现的泉眼,挑回来的泉水。

泉水相比较河水,自然会洁净许多,用来发酵做酱油,金素也更为放心一些。

做好这一步后,那些本来放在灶房外的罐子,便必须得收进屋中来,不能再让其暴露在阳光之下。

所谓的“阴干”,这个“阴”字自然是关键,一定是要注意好才是。

等金素彻底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活计做完之后,这一闲下来,她心中竟突然有些无措——

自己这一停就是整三日,等再开小摊儿的时候,不知道结果又是如何?会不会失

去那些,来吃饭的食客?

金素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在现代时,就有很多商家,因为开门的时间不固定,而导致流失大量客户。

被客户不信任的结果,对商户来说,是最危险的一件事……

不过,等到第二日,她们几个再度去了驰道路口后,金素却发现,先前的那些想法,不过还是她想的太多了……

小摊儿上的生意,相比较之前,实际上并无多少变化,金素也没看出来,停业这三天,有什么后遗症……

她略一想也就明白了过来,毕竟,自己这个小摊儿做的,不是熟客们的生意。

而在驰道上往来的这些行商,官差一年能见到他们的次数,屈指可数。

大部分走一趟,花费的时间都需要几个月,一年到头,也就走个两三个来回。

这样的生客生意,自己不来个一日两日的,其实也没什么要紧,他们也根本不会知道……

不过农忙之后,自己还是要多注意些才是,金素暗中给自己鼓劲道。

之前买那头牛犊,可是把她好不容易积攒到的银钱,花去了泰半,她若是再不用心些,何时才能自商城买来,自己看上的那些良种呢?

就这么又忙了三日后,村里的人家基本上,也都把田中的活计给做完了。

即使有那田地多的,或者是人丁少的,拼一拼之后,也都做的差不多。

这时候,金素才彻底地抽出时间来,和自家阿父商量起,让他在村中透露出,找人盖茶棚的事情来。

金木匠和金素一合计,也觉得这个时节,选的很好。

刚农忙过,正是村里人难得闲适的时候,要是再过些日子,村里的人家又该操心田里除草,浇水的活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