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2 章(1 / 2)

加入书签

金木匠把身上的钱全部摸出,递给了那高壮汉子,然后开口对他说道:“这里一共有九两多,快十辆银子,应该能买得起你这牛了吧?“

说完这句话后,金木匠顿了几下,方才再度开口道:”同时,也希望你和你家娘子能好好的,更祝愿她的病,会在有了银钱后,而被迅速治好;”

“只要你们俩啊,有一个好一点儿的体魄,过几年再拥有一头牛,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话说到最后,金木匠的话里不免带上了些许安抚的意味儿来。

他的这番话直接让那高壮汉子,听的热泪盈眶。

他今日这真的是遇到好人了!对方能多给他将近二两银子,这恩情如同再造!每多一文钱,自家娘子的病就多一分希望……

之后,高壮汉子神色沉肃,牙一咬,就想要朝着金木匠的方向,跪拜下去……

从对方的神色和动作上来看,金木匠很快就察觉到了对方的这一意图。

只见他上前一步,扶住了那高壮汉族的肩膀,然后开口制止道:“你不必如此的,我本来来这里,也就是为了买牛,不是专程过来做善事,你看最后,我不也得了你家的牛吗?”

“这,已经扯平了,你若是再做旁的事儿,也只会让我觉得内心尴尬,毕竟,我并没有全心全意帮你……”

“不……不……您千万不要这么说!您已经帮了我和我家娘子,太多了……”

那高壮汉子一听金木匠那么说之后,连忙摇头替他分辨道。

不过,由于担心金木匠先前说的那番话,他最终还是没有跪拜下去,只是又深深地作了一揖……

之后,他才将拴在自家板车前面的那半大牛犊,解开了绳子,然后,拍了拍牛的后背,依依不舍地将牛犊和牵牛绳,递到了金木匠的手中。

金木匠接过那牵牛绳之后,却仿佛突然又想起了旁的来。

他带着几分关切,开口问他道:“你把牛卖了,待会儿你买完药后,又如何把你家娘子,和这板车拉回家去呢?”

“这样吧,不若这牛暂时先留给你,我们两个只用先去中人那里,做个买卖的契书,到时候你用完以后,再将牛送回到

我那村子上,你看这样如何?”

金木匠说出这句话时,其实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如果对方回家后后悔了,坚持不还牛,到时候,自己还要去对方的村子里要牛,那也会是一桩麻烦事。

但是,他现在却实在有些心软,也很相信对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不过,他的这个提议,那高壮汉子听了后,却直接摇头拒绝了。

“多谢您的好意,这还是不用了,我为我家娘子抓完药之后,便可以自己拉着板车,往村子的方向走呢;”

“虽然说没有牛会慢一些,但是走上几个时辰,在天黑之前,也总能赶回家里的,您就放心吧。”

对方说地如此诚恳,脸上也全无勉强之意,金木匠最终也没再多做什么表示,而是牵着牛,离开了城隍庙……

不过,在他转身离开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那被生活困境所袭扰的夫妇二人。

那病了的妇人,先前还因为自家相公自作主张,而满脸怒色,可现在她似乎也明白,事情再难更改,脸上的那些愠色,反而消失了不少……

希望他们以后,一切都会更好吧!

金木匠牵着牛,在城中的路上慢慢地走着,同时,他也在心里盘算了一通,自觉已经没什么旁的事儿的他,便想要先赶回村里去。

谁知道,他在过东城门时,却出了点儿意外——

他在东城门处,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其中一个不是旁人,那不正是娡儿的阿母么?自己曾经的那位岳母……

而她身旁除了眼熟的那几个老妪外,还跟着一位年轻的妇人,穿衣妆扮皆不俗,想来这便是,他那位妻弟的娘子吧?

臧儿今日出城去,本是去郊外游玩的,谁知道回来后,却在城门处,看到了金王孙这么个家伙——她可是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人,没有之一!

她的心情,顿时就变得不那么美好了起来。

不过,无论是臧儿,还是金王孙,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想和对方搭话的意思。

臧儿还因为没忍住心中的好奇,抬眼看向金王孙的方向,盯了许久还。

而金王孙除了第一时间的错愕外,他很快就把目光,挪向了庞处,一丝一毫都没有看向对方那处的打算……

这不

仅让臧儿有些欣喜,她现在巴不得对方离自己远点儿,又哪里会上赶着搭腔?

只是,臧儿先前的那一丝异样,还是被身旁的儿媳,给看在了眼中。

她有些担忧地开口道:“君姑,您这是怎么了?怎么神色看起来如此焦躁?”

听到儿媳这句话后,臧儿的脸上就不由得闪现出一片郁色。

然后,她直接出声喝止道:“住口!我哪有什么事情?不过是你看错而已,居然还敢开口来问?走,家去!”

她这略带着几分尖刻的声音说出来后,身旁的年轻妇人顿,时不敢再开口,而是低下了头,变得低眉顺眼起来……

一旁的金木匠在出了城门之后,也因为遇到了对方,心情有些不佳。

不过,他本就是豁达之人,在出了城以后,心中的那些郁愤,也就消散了很多。

无论这几人做了多少不堪之事,他们好歹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聪明又懂事的女儿,只这一点儿,自己说不得就要感谢他们……

等金木匠牵着牛,回到青山村的时候,恰逢很多人也从田中归来,他们自然看到了,他牵着都小牛儿。

青山村本身也没有几头牛,大家对谁家的牛,长什么样子,心里也都非常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