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神骨之地(三)(1 / 2)

加入书签

篝火逐渐弱下去,用好干粮,除了守夜的,其余人皆躺在自己的毯子上闭目养神。

一夜过去。四周再次清朗,雪山巍峨屹立,嶙峋万仞如步晚年,白满头,一睁眼,就瞧见那张断褶的脸。

沈青昭是最早醒来的,远处有条流溪,她就着洗了把脸,冷冰冰的,有人在背后乘马上货,人也不多,就十几来个。长水悠悠倒影出一侧山头,那神骨之地深藏云卷,在半昏半醒的天色间,它成了一头顶天立地的巨人。

这副情形还真毛骨悚然,和那天在沙村瞧见“龙身”的感觉像极了。

收拾好后,由卫坤仪带路,她们这支队伍急速前奔,在一片从未被记载探寻过的狭长通道中走得愈发深远。

沈青昭手持风邪盘,这方圆五百里内并无妖邪,只要低调行事,不肆意踏用轻功引发雪崩,就不会出多少差池。她骑在队伍中列,身为“天眼”通常被安排在最后头,以此用来观察大局,但她也不去停下,只一人大大方方继续朝前,好似要走到最前列。

这番举动无疑招来一路注视。

卫坤仪乃此次行动的指挥人,她在,即平衡了三方势力,不在,那么“升龙沉骨”毫无疑问将变成“三方争骨”。所以在本就表里不合的队伍中,人们不逾越规矩、懂得方寸就尤其重要了。

她,李昆仑,两个掌门。

他们在前方领路。

北狐厂就跟在其后,负责破阵与侦查,至于望月台,他们皆走在队伍中间,以符术来封印邪祟,殷家人则在最后,借远鹰来辅佐,顺便再保护好两个“天眼”。

因此在一开始,望月台在中途就阻挠下了少女。

“四小姐,神骨之地不可大意,还请你立即调头往后。”

沈青昭心头早就装满了沙村的那条龙,她断然一口回绝,道:“灵视又不是千里眼,不近一点怎么看?”

那人马上换了一副劝说的态度,什么“鞍马劳顿、风寒大雪”,说得好生着想,她以德报德,只温柔笑着,用国公府的大家闺秀姿态去打马虎。

于是眼前人又以朝廷借口去下绊子,去说一些各司其职,莫乱了规矩之类的话,沈青昭却道:“不碍事,他们还差什么,哪个位置我都能补。”

补?

他听得不大乐意,沈青昭有一双天眼做好本职就是,否则何必叫这么多人来保护她和殷驰野?

紧接着,沈青昭清了清嗓子,她硬生生甩出自己被天下万民广为传颂的桩桩美事,一通噼里啪啦地倒下来,迅速堵住了此人嘴巴,语速之快,堪称不给一丝干涉机会。她说起来时,脸不红,心不跳,饶是一股脑铺叙之中还宛若夹杂细雨般的娓娓道来。

望月台听得坐立不住,术士再是神坛上的,

地下见不得光的,谁也没见过像她这么会抬高自己的!

他赶紧灰溜溜回去,直接向江风媚拱手相禀。

沈青昭也不生气,她竹子一般挺背,好似要自证精气神。

最前头的几匹白马旁侧,手下作揖,江风媚听完,看了一眼身边人。

卫坤仪似乎不甚在意,众人眼中,她只看前方,无论何事,都不可勾出她情绪半点涟漪。

只可惜,沈青昭这番已算挑衅之举,北狐厂不是归束仙人,做好事是应当的;他们以千重万难的除魔为荣誉,弑强敌才是应当的。

以她的脾性,让,还是不让,一切皆以实力说话。

“所以您怎安排四小姐?”江风媚问道,沈青昭和李昆仑都是令人头疼的棋子,这招明显在用激将法,以此想打乱布局。果不其然,卫坤仪并不否拒。

江风媚一听,就知道此事再无商量余地,笑道:“一切交由大人决定。”

望月台只好退一步,为沈青昭留出一条通道,卫坤仪道:“你跟紧我。”

这一声便是叫她莫行事出格,最好就是少说多做。

哪知沈青昭却肃然道:“不了,卫大人,你一身剑术,堪称我们之中最快,我是跟不上你的,还是让我好好打后手吧。”

众人:“……”

她这一副非要混入其中,却还不肯在有事时冲在最前头的样子,不就是跑过来使绊的?

卫坤仪停马。

这一下子,后头所有队伍都也立即歇蹄,一片接连一片的,无人敢上前。百目注视,一人止立。她骑马身侧,裙袂正任风摆弄,之后,无声转头。

看来沈青昭并没听懂言下之意。

半晌,卫坤仪道:“交给你了。”

她提绳,宛若方才无事,一路带领众人朝前下去。

竟真不与沈青昭计较!

这件事统统被记在心间,江风媚和殷掌门,两方势力的中心人物,他们神色一如往常,仿佛不作回事,可实际上,眼底都蒙上一层远方山灰。

一连数日过去后,四周已经只能看见雪山了。

风愈发大,之后的路再无人去过。虽道是神骨之地,可气氛比在阒州更为压闷,因为在那地方,你至少知道,能面对的是有所预料的妖邪,是书上皆留下的记载,门派习书时要死记硬背的名字。

而到了这里,一无所知。

它空洞洞的,像藏着东西,又永无回声。

什么剑法,符术与灵视……这些可谓是变得毫无用武之地!众人开始无聊起来。

用膳时分。

这一天,沈青昭闷闷不乐地翻寻行囊,有块布包裹着小东西,打开来,只剩下三块玉糕。

更可怜的是,小人偶正放在旁边。

它比这些玉糕都要有“肉”。

在这么冷的地方,再是不喜甜食之人,也忍不住想拿来一填虚无了。她叹了口气,捻起它

们,一边坐在石头上,一边眺望远景。

背后传来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