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两把横刀(1 / 2)

加入书签

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两把横刀……

    天幕上,

    贾胡堡,

    军营内一片寂静。

    李渊靠着一旁的凭几,以手扶额。

    一众文臣武将垂首不语。

    “唉……”

    “消息你们知道了,肇仁去了突厥至今未归。”

    “突厥许诺的士兵和战马也未见到踪影。”

    闭着双眼,李渊的语气尽显无奈。

    “秋雨连绵,粮草未至。

    “都说说吧,是走是留。”

    话音一落,众臣纷纷进言道:

    “大将军,粮草将尽,而宋老生和屈突通遥相呼应、据险而守,一时半会儿绝对攻不下来。

    不如从长计议。”

    “大将军,李密为人谲诳,虽说与我们联合,但终究奸谋难测。”

    “大将军,突厥人贪而无信、唯利是图,刘武周历来与其狼狈为奸,他们企图进犯太原的消息不可不信。”

    “大将军,义兵家眷聚在太原,不如还救以后,更图后举。”

    听着一片这退后之意,李渊脸色晦明。

    ……

    大汉,

    吕雉看着天幕,突然扭头道:

    “你说他会不会退?”

    正在玩着吕雉腰上垂下的宽绅,刘邦抬头茫然。

    “啊?你问我啊?”

    压了压突然翻涌上来的怒火,吕雉缓缓开口道:

    “万一出师未捷而老巢被占的话,那么后勤补给就会中断,将士们就会丧失斗志,队伍就会陷入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

    “难道伱认为此时呆在那里就好吗?”

    刘邦看着被抽回的绅带一脸可惜,往后一躺。

    脑袋枕着靠背,下巴抵着胸口。

    百无聊赖道:

    “你说的这种危险的确存在。”李渊心里何尝没有相同的担心和顾虑?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自李渊举义军大张旗鼓的南下以来,至今未打一仗、未下一城。”

    “倘若稍遇挫折就当缩头乌龟,那还奢谈什么平定海内、问鼎天下?”

    “到时候被天下豪杰耻笑事小,凝聚起来的人心士气溃散瓦解才是事大!”

    “人心已一失,日后还想称霸天下?”

    吕雉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那后方的老家就不管了?”

    刘邦毫无察觉的说道:

    “那以后如果再度出征,来自后方的突厥人和什么周的威胁不是照样存在吗?”

    “除非他永远龟缩在太原一隅,况且,他后方不是有人在守吗。”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带兵造反可容不得半点犹豫回头。”

    ……

    汉末,

    曹操额头一挑。

    “你们说他会不会退?”

    曹丕和曹叡看了看天幕。

    “会。”

    “不会。”

    曹操和曹叡看了一眼说会的曹丕。

    曹丕面不改色道:

    “太原,义兵家属在焉。不能有失。”

    曹操闻言嗤笑一声,盯着曹丕半天。

    “退?”

    “退了就有用吗?”

    “你认为大本营重要,但始终龟缩在老巢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恰恰相反,那更危险!”

    曹操的一声怒喝,吓得俩人一阵面白。

    “因为你这么做就等于是在向突厥示弱!”

    “向四方群雄示弱!”

    “到时候这些人四面来攻,大本营就能保得住吗?”

    “你都跟孤学了些什么!”

    “不见诸葛亮旧事吗?”

    “他五出祁山是因为好玩吗!”

    曹操十分生气,气自己这个儿子还是看不清事情真相。

    争霸天下的这条路当是好走的吗?

    那些臣子输了有保命之时。

    君主输了还能保命吗?

    ……

    季汉,

    刘备看着诸葛亮,欲言又止。

    诸葛亮心有所感,略带尴尬。

    “没有粮草。”

    “亮会回守。”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主公说话了吗?

    军师幻听了吧?

    关张二人则是一阵恍惚。

    久违的嫉妒之心啊~

    ……

    天幕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