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第153章 宋武帝刘裕(1 / 2)

加入书签

第153章  宋武帝·刘裕

    【公元417年十一月三日,在建康安定后方的刘穆之去世。】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汉高帝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后代。】

    ……

    大秦,

    “嘣!”

    “哗啦啦!”

    骗自己骗不下去的嬴政腾地站起身,一脚踹翻身前的案桌。

    一摞十几斤重的竹简,满地乱滚。

    “下诏!”

    “凡赢姓宗室男子!”

    “尽娶沛县刘氏女!”

    “年龄不限!”

    ……

    大汉,

    刘邦挠挠头,一脸不可思议。

    乃公的血脉居然这般强大?

    这福泽都延绵多久了?

    你不是后面的历代朝堂都有乃公的后代试手补天吧?

    刘邦的嘴角越翘越高。

    哎呀,你这弄的!

    乃公这种人都不好意思了!

    真是的,乃公的血脉这么强大,你让别的皇帝怎么活呀!

    “哈哈哈哈哈哈!”

    突如其来的一阵狂笑声,惊醒未央宫上的一群飞燕。

    ……

    【刘穆之自幼喜爱读书,博闻强识,从桓玄之乱开始就一直深受刘裕倚重。】

    【刘裕执掌朝政四方打仗时,就是刘穆之在后方矫正朝廷法律,改变朝堂风气,且源源不断提供北伐粮草,是刘裕的“萧何”。】

    【等刘裕听闻刘穆之去世后,惊恸哀惋数日。】

    【原本想留在长安经略西北的刘裕,在后方根本失去了可以托付之人和诸将佐长期征战,都想回家不愿留下的两种情绪思考下,决意东还。】

    【十二月三日,刘裕留其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以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

    ……

    大汉·献帝时期

    曹操一脸狐疑的看着天幕。

    说实话,这个撤军的理由他是半个字也不信。

    因为太有逻辑了。

    但就是因为太有逻辑了,所以他才半个字也不信。

    后方怕出乱子?

    伱都执政十几年了,还怕后方出乱子?

    十几年的工夫,所有的反叛和异己势力,都应该已经肃清干净,并且也在各处安插上自己的绝对亲信了。

    兵将出来一年就想家了?

    长安是帝王之都,沃野千里!

    难道攻破后秦都城后他们难道没钱拿吗?

    此时正是继续创建新的功业大发横财的时候!

    摸着胡须,曹操想到了那个贫苦出身的大耳贼。

    十几年来南征北战、东讨西伐。

    他不会是觉得自己赚够本了,想赶紧回去做正统的皇帝吧?

    ……

    东晋·安帝时期

    长安,

    “咣当!”

    酒爵掉落在地。

    “道民死了?!”

    刘裕难以置信的看着天幕。

    关中五胡杂居之地,本想定居洛阳学光武旧事。

    道民一死,这计划不得不变了!

    天幕!快放!我要看后续!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长安

    一处庭院内。

    一位头戴长冠的武人对高坐上首的刘裕道:

    “太尉欲回建康,还请带回王镇恶。”

    刘裕闻言,眉角一挑。

    “何意?”

    武人继续道:

    “王镇恶家在关中,深得人心,且是王猛之孙,不可信赖。”

    听得此言,刘裕也没生气,只是直了直身子。

    “如今留你们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如果他真有二心要,正足以自取灭亡而已。不必多言。”

    沉默一瞬后继续道:

    “钟会不得遂其乱者,以有卫瓘故也。俗语有云:‘猛兽不如群狐’,你们有十几个人,何惧王镇恶!”

    ……

    【刘裕前脚一走,胡夏的赫连勃勃就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大军进攻长安。】

    【但此时,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不思防守长安,而是开始内讧。】

    【公元418年正月十五日,沈田子让人在长安散布谣言:“镇恶欲尽杀南人,以数十人送义真南还,因据关中反。”接着,他便借故将王镇恶召集到傅弘之帐中议事,乘机将其杀死。】

    【王修责备沈田子娇诏斩将,征得刘义真的同意杀了沈田子。】

    【十一月,刘义真听信左右的话,杀了王脩,并调回渭北的所有驻军,集中守防长安。】

    【刘裕得到消息,急令朱龄石镇守长安,命刘义真速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