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心服口服!朝堂之上,鲁王崛起!(2 / 2)

加入书签

    朱元璋也懒得继续装模作样了。

    总之心照不宣的事情,改革就改革吧!

    如此一来,不但朝廷上下可用之人变得多了,不至于满朝都是酸腐的文人。

    更关键的是还可以有效阻止这些官员结党营私!

    毕竟大家所处的门类都不一样。

    你学杂学,他学儒家,还有学律法学算科的!

    互相之间说不定都还在鄙视,就更谈不上结党营私了。

    毕竟对于老朱这个皇帝来说,大臣可不只是皇帝的帮手,更有可能还是皇帝的对手。

    一旦把握不好其中的平衡,大臣就可能反过来制约皇帝!

    所以臣子之间的心思越乱越好,斗得越凶越好!

    皇帝高高在上,执掌一切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眼看解决了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事情。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咱在这里公布一件事!稍后六部跟进落实一下!”

    话音落下。

    所有人都仔细听了起来。

    看起来这件事不小,否则怎么会需要整个六部来跟进落实呢?

    朱元璋淡淡道:“鲁王朱檀,才智出众,治国之道独具新思。

    朕虽尚未深信,然愿给予一试之机!

    故决定将山东青州、兖州二郡合并,封于鲁王之地。

    其封地内,可随意委派官员、施行律法,兴建工程,税收自理!

    此外,赋予其对兖州、青州各处军事卫所之全权。”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惊住了!

    除了太子朱标当时在场,早就知道这件事。

    其他人几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之前朱元璋分封各地的藩王都只是徒有其名的话。

    眼下这个就完完全全是一个国中之国了!

    跟汉代西晋的分封没有任何区别!

    鲁王可以掌管自己封国内的一切事务!

    土地、财税、律法、军事!

    所有权力全部下放!

    这简直是将青州和兖州封给了鲁王,让他独立建国没有任何区别!

    秦王、晋王、燕王、周王等人相互看看彼此,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秦王朱樉忍不住道:“这这岂不是成了国中之国,自古以来都是治乱之源啊!”

    周王朱橚忍不住附和道:“二哥说得是啊!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教训还不够惨痛吗?为什么父皇还要这么做?”

    朱棣更是瞠目结舌,话都说不出来!

    父皇对朱檀这小子.

    也太好了吧!

    眼前这个好大哥太子朱标都还只是个虚名太子,没有一点权力!

    父皇竟然直接在大明的土地上直接划了二州之地给十弟!

    他到底在想什么啊!

    此时。

    朝堂之中也是乱哄哄的,无论勋贵还是文官集团,全都傻眼了!

    早有一众文官纷纷跪倒在地!

    “臣等启奏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是坏朝廷章法,更是毁大明根基的事啊!”

    此时。

    更有人看向朱檀,怒骂道:“陛下!鲁王朱檀狼子野心,竟然怂恿陛下下了如此祸乱大明的旨意!

    臣要弹劾朱檀!”

    话音落下。

    瞬间响起一片附和声!

    “臣张丙,要弹劾鲁王朱檀!”

    “臣杜翀,弹劾鲁王朱檀!”

    “臣赵轻羽,弹劾鲁王朱檀!”

    一时间。

    众臣纷纷暴起发难!

    毕竟。

    这个决定太颠覆,太让人无法容忍了!

    朱元璋皱眉看着众人表演。

    此时。

    勋贵集团倒是情绪稳定得很。

    终于。

    也有人站不住了。

    徐达赫然走出队伍。

    朗声道:“臣徐达以为兹事体大,陛下还是要慎重!”

    话音落下。

    既然有徐达带头了,很快,勋贵们也跟着反对起来!

    甚至汤和跟蓝玉,也在反对的队伍里!

    蓝玉自然不必说。

    皇帝如此宠爱朱檀,虽然太子朱标没有当回事。

    但身为朱标的妻舅,蓝玉是有危机感的!

    若是有朝一日,皇帝突然要废长立幼怎么办?

    毕竟,眼下这个朱檀屡屡为朝廷立下奇功,朝野瞩目!

    太子除了宽厚仁慈的好名声,洪武皇帝的宠爱和一个嫡长子的身份,什么都没有!

    若是陛下存心要废长立幼,只怕谁也拦不住!

    毕竟,眼前这位可不是后世窝囊的万历皇帝。

    老朱若是想干什么事。

    谁敢拦着,就要带着他的九族一起消失!

    至于汤和,听到朱元璋的宣布,则更是感觉如芒刺在背!

    这个朱檀,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吗!

    你老老实实做个太平王爷就不行吗?

    非要搞什么国中之国!

    权力那么大,日后新君登位,不得将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到时候,不成了取死之道吗?

    关键的是汤和深知道眼前这位洪武皇帝生性凉薄!

    自己做了朱檀的老丈人,又是位高权重的国公,经常执掌重兵,在军中威望卓著。

    或许陛下会完全信任朱檀,但他可未必信任自己!

    会不会到时候陛下为了搞制衡,干脆将自己杀了,以防止自己跟朱檀勾结?

    汤和越想越是心凉,鲁王封地特立独行这件事可千万不能做成啊。

    自己不反对才有鬼了!

    汤和已经感觉脖子凉飕飕的了.

    朱元璋看着满朝文武吵作一团,也有些头疼。

    忍不住捏了捏眉心,皱眉道:“鲁王!现在满朝文武都不赞成这件事,也不信任你!当着大家的面,伱说说吧!”

    朱檀叹口气。

    其实如果老朱痛痛快快答应加快发展商业,自己本没有这个必要,非要向老朱证明什么的。

    但现在他就不得不如此做了。

    与之相伴的风险,就是自己可能会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

    同时,这样巨大的权力也是巨大的隐患!

    从此,鲁王藩将成为天底下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有人都会死死盯着自己,到底有没有什么不臣之举!

    事实上,独立成这样,已经算是不臣了.

    可是。

    朱檀也知道。

    不走这一步根本不行!

    自己必须掌握了所有这些权力,才能大刀阔斧地对青州和兖州进行改革!

    这两块地方加起来已经不小了。

    几乎占据了山东一半的地方。

    大概相当于一个荷兰的地盘。

    又因为临海,同时农业发达。

    稍微发展发展,就可能迸发出极大的能量!

    听到朱元璋的话。

    大殿之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不管是来自各地的藩王,还是文武百官,全都齐齐看向了朱檀。

    既然陛下想让他解释什么,那大家不妨听听。

    朱檀点点头,笑道:“儿臣遵旨!”

    说着朱檀朗声道:“陛下的旨意并非永久有效!只是三年时间!若是这三年里青州和兖州得不到大治,不能实现富国强兵,那朝廷还是会将这些藩地收回的!

    其次,青州和兖州每年将向朝廷交纳税赋,折银三百万两!”

    话音落下,所有人不再说话。

    首先。

    朝廷赋予鲁王藩地的权利并不是永久的,这也就不存在国中之国尾大不掉的祸患。

    其次。

    朱檀答应给朝廷提供的税赋实在是太高了!

    高到不止老朱,满朝文武都无法拒绝的地步!

    大明税赋如果扣除因为长芦盐场增收带来的盐税,一年收入不过一千万两银子左右,还都是实物。

    现在朱檀一下子就要提供三百万两税赋!

    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如今,天下财税重地主要是南直隶、山东和浙江。

    其中。

    南直隶负担最重,占了两成,也就是每年要向朝廷提供200万两银子的税赋。

    山东大概是一成七,大概是一百七十万两!

    而浙江,只有大概一成。

    而如今。

    朱檀竟然打算以兖州、青州两州之地,为朝廷提供超过南直隶一个省的税赋!

    这件事,任谁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此之前,兖州、青州的税赋不过是四五十万两而已。

    但现在,朱檀的意思,竟然是要将这两州之地的税赋能力提高五倍!

    简直不可思议!

    户部尚书茹太素听到朱檀的话,愣了许久。

    终于憋出一句。

    “若如此,倒也无妨!”

    许多人也看向朱檀,满脸震惊!

    蓝玉更是忍不住道:“这鲁王殿下是财神爷吗?

    他是从哪里变出这么多银子的!”

    秦王朱樉脸上一阵又一阵地抽搐。

    忍不住小声抱怨道:“父皇这也太惯着老十了!这.”

    然而。

    这了半天。

    朱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毕竟。

    人家都答应出三百万两银子了。

    自己还能说什么?

    朱元璋也是冷笑一声。

    “好了!鲁王已经给诸位解释清楚了!若是谁还有异议,不妨也试试!朕也愿意给他两州之地,让他给朝廷缴纳这么多税负!”

    徐达默默站起了身,忍不住感慨一声。

    “鲁王殿下,真神人也!”

    兖州。

    官道之上。

    此时。

    朱檀和鲁王妃汤氏正在车上卿卿我我。

    当然。

    汤氏是绝对没有这个想法的。

    完全是朱檀在单方面“进攻”。

    马车外。

    王府长史尹绍有些哀怨地骑着马。

    不时回头看着后面的马车。

    原本。

    那马车里还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骑马实在是太磨腿,也太咯屁股了!

    很快。

    随着车马进入了兖州。

    朱檀忽然吩咐道:“先不急返回王府!带本王去看看附近卫所!”

    兖州是他的藩地。

    主要有五个卫所。

    分别是兖州右卫,兖州左卫,兖州左护卫,兖州右护卫,兖州中护卫。

    朱檀已经跟老朱承诺过了,既然要富国强兵,那么,强兵就应当提上日程了!

    当然,让朱檀对兖州卫所如此上心的主要原因还是卫所和屯田制度实在是太拉垮了!

    朱檀对这些卫所的战斗力根本不放心!

    虽然在明初还算不错。

    但眼下已经是洪武十八年了。

    十几年的时间,足以让内陆的卫所兵开始腐化、崩溃,战斗力飞速下滑了!

    首先,大明虽然治理贪腐十分严厉,但那只是对文官。

    武将贪腐问题虽然严重,但老朱一直都不是十分上心。

    而武将贪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军士战斗力的直线下滑!

    其次,明朝实行军户制度。

    军人身份是可以世袭的,这也让那些军士对于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并不上心。

    反正最终自己也得当兵。

    此时,卫所兵早已换代,新一代的军士到底还保留多少战斗力,多少还是存疑的。

    当初在日照县城剿灭倭寇,是占了以逸待劳和以多胜少,以有心算无心的便宜。

    但实际上。

    不少军士还是挂彩甚至死在了战场上。

    那个时候,朱檀不怎么满意这些卫所兵的战斗力!

    要知道。

    倭寇是什么东西?

    倭是矮,寇是贼!

    一群矮小的贼竟能够杀伤大明军士,本身就让人不爽!

    很快。

    朱檀的车队走进了一片农田。

    此时。

    四周都是劳作的农民。

    车驾外早有人道:“殿下!咱们到兖州左卫了!”

    朱檀走下马车。

    看着四周耕地的农民。

    此时。

    他们穿着破烂,身形瘦弱,每一次挥动农具,都显得十分勉强。

    朱檀微微发怔,问道:“这是兖州左卫?这不是农田吗?”

    尹绍笑道:“殿下!这里就是兖州左卫!这些地,都是军屯!也就算兖州左卫的地!”

    朱檀愣了愣,看向尹绍,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些耕地的瘦弱农民,便是兖州卫的兵?”

    “嗯呐!”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