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震撼!五大建议!老朱惊呼天下奇才(2 / 2)

加入书签

    他终于知道了!

    朱檀笑道:“既然,土地兼并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我们针对土地兼并做文章就是了!

    所谓堵不如疏,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不管设置怎样的严刑峻法去限制他们兼并土地,但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土地兼并还是会无可避免地发生!

    既然地方豪强喜欢兼并土地,那朝廷恰好可以跟他们反着来!

    他们兼并土地,那么朝廷就以公允的价格从他们手中购买土地,再反手分给百姓!

    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

    事实上。

    这条建议。

    朱檀参考的是民国时期平均地权的方案。

    不过,估计老朱不会采纳就是

    果然。

    朱元璋听到这话,眼睛一瞪。

    “什么?从豪强手中买地?那些家伙从百姓手里可是直接夺地的!

    或者就是利用高利贷和权势,逼迫人家将土地转让给他们!

    这些混账干的就是无本生意,咱怎么可能还要付钱从他们手中再将这些不义之地买回去!

    他们比百姓强,所以他们能从百姓手中夺地。

    咱也比这些豪强强!

    所以咱从他们手中直接抢地没毛病!

    谁敢不给,杀了便是,怎么可能还给他们银子?

    这一条不用再说,咱绝不会采纳!”

    倒是朱标看向朱檀,眼里露出满意的笑容。

    十弟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这种做法柔和了许多。

    想必反对的声音也会少很多,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小,倒是适合传给子孙后代!

    嗯.

    自己继位以后,在皇明祖训当中要加上这么一条,方便子孙后代长久施行!

    朱元璋看到朱标满脸微笑,心中皱眉。

    太子向来宽仁,这种做法倒是颇有他的风格!

    不过,这样一来,咱大明岂不是成冤大头了!

    不行,得在皇明祖训里加上这么一条,后世子孙都不得通过买地抑制土地兼并!

    朱檀不知道这爷俩的心思,听到老朱的反对声后点点头,笑道:“儿臣还有第二条措施!

    那便是施行累进税制!

    普通百姓的税赋如今是二十税一,那么,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则需缴纳更高的税费。

    譬如,拥地百亩者,十税一,千亩者,五税一,万亩者,二税一!

    如此一来,占地越多越不划算,甚至私占的这些土地还可能成为他们的负担,如此一来,就会大大减少土地兼并的速度!”

    朱元璋点点头,笑道:“这个办法好!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他们手中抢不!征税!

    同时,这还利国利民!这个法子咱今后得用!”

    朱檀听到老朱的话,忍不住瞥了他一眼。

    自己这个爹.

    不愧是反贼出身!

    都当皇帝了,一嘴瓢,还是会暴露本性!

    听到能抢的建议就喜欢。

    事实上。

    此时朱元璋除了对这条建议是真的喜欢。

    更高兴的是,他确认了!

    朱檀就是有大才,而且还无意皇位!

    他果然是自己选中的,最适合做大明朝辅政亲王的人选!

    朱元璋此时看向朱檀,眼神柔和了许多。

    他笑问道:“老十,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抑制豪强兼并土地?”

    朱檀点点头。

    “自然是有的。那就是取消优待士绅和读书人的徭役优待!

    全面推行官绅一体徭役!”

    很多人都以为读书人和豪门贵族免交税赋和免服徭役是老朱定的规矩。

    但实际上。

    这条规矩的真正执行,都已经到了明朝中期。

    并且,朝廷从未在任何字面上提到过官绅可以不纳粮!

    对于官绅和读书人,唯一的优待,只有不服徭役。

    只不过,随着朝廷在中后期的腐败,大量官绅、富户开始动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勾结地方官府和胥吏逃避交税,这才形成了既定事实上的免税。

    朱元璋皱眉道:“如此不好吧?”

    明朝的徭役一共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里甲役,让一些本该服徭役的百姓拥有协助官府管理地方的能力,保证官府对地方的控制。

    第二种是均徭。主要是协助地方官府做许多杂役的事情,譬如喂马、守门等等。

    第三种为杂泛。譬如运送粮草、修建水利等等,就需要抽调百姓来做事情,而这,也是最为繁重的一项徭役。

    朱元璋皱眉道:“读书人和士绅毕竟不同于寻常百姓,总不能真的让他们去运粮、扛沙吧?”

    朱檀笑道:“可以让他们交钱粮,雇佣别人去服徭役!但不能减免!

    否则,这些人一旦有了特权思想,不但不会想着感恩朝廷,反而会变本加厉!

    今日免除他们的徭役,明日可能就变成免田税了!

    就算最后做不到,他们也会想尽办法逃避的。

    无论读书人还是士绅,乃至于豪门大族,都与我大明命运休戚与共!

    他们本就是大明朝生活最好的一批人,极大地受益于朝廷带给他们的好处,不多交税就算了,怎么还能减免呢?”

    朱元璋听到这里,点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这一条,咱也采纳了!”

    说着。

    朱元璋又问道:“还有吗?”

    朱檀笑道:“自然是有的!

    儿臣将这条建议总结成四个字,那就是摊丁入亩!”

    朱元璋闻言微微发怔。

    “摊丁入亩?你的意思是,将人丁税纳入田地中征收?”

    朱檀听到老朱的话也是一愣。

    老头子这领悟能力

    可怕啊!

    朱檀忍不住敬佩道:“父皇英明!竟然只从四个字中,就能想到儿臣所想!”

    朱元璋得意一笑。

    总之,这天底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自家儿子拍的马屁,让他感觉尤其的好。

    朱檀笑道:“事实上,丁税并不合理。

    父皇也知道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早晚会出现!

    到时候富户坐拥千亩万亩的土地,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丁税,而贫苦百姓手中便是没有地也要交税,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所以,将原本基于人头征收的税收转变为基于土地面积征收,这样不仅能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也能让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承担更多的责任。”

    朱元璋点点头,道:“这条咱准了!摊丁入亩!好!”

    朱元璋一遍重复着这四个字。

    一边细细咀嚼其中的含义。

    越想,心中越是震撼!

    “摊丁入亩”,这四个字,简简单单,却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事实上。

    摊丁入亩,绝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税制改革,而更有可能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它重新定义土地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这将影响整个国家!

    朱元璋看向朱檀,脸上的震撼溢于言表!

    从一开始的收储分地,到后来的累进税法,再到现在的摊丁入亩!

    朱檀的建议,一个比一个高明,一个比一个震撼!

    朱元璋心中忍不住感慨。

    这不就是天生的丞相吗?

    另一边。

    朱标都快怀疑人生了!

    这十弟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他哪儿来得这么高明的见识!

    朱标便是没有见到这些措施的效果。

    可光是听听,就已经心中激动莫名了!

    一切都显得那么合理,而这一切,又招招直指抑制豪强兼并土地的命脉!

    朱元璋忍不住看向朱檀,问道:“还有吗?”

    朱檀笑笑。

    “有!这一条措施若是真的成功施行,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话音落下。

    朱元璋和朱标都死死看向朱檀!

      感谢各位大佬投票!祝大家新年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