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老朱:咱为什么不学大宋?(2 / 2)

加入书签

    朱元璋继续道:“咱不想学大宋!还因为咱大明,实在是开国不易!

    别的朝代,前朝灭亡,便是灭了!

    绝不会再有什么纠葛!

    但这元朝却不同!

    所谓名亡而实存!

    历史上有哪个朝代,虽然丢了都城,号称灭亡了!

    手下却有上百万军队,从几个方向包围我大明?

    更加可恨的是小小倭寇,自洪武初年到如今没有一年消停过!

    甚至,咱还受了奇耻大辱!”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话,心中忍不住想起洪武初年。

    大明受到的耻辱。

    洪武元年,朝廷遣使者布告四方,诸如高丽、安南、暹罗、日本等地,中国已改朝换代。

    各方皆遣使回访,朝拜父皇。

    但唯独日本无人前来,直到问起日方,才被告知,大明使者刚一进入日本境内,便被日本人袭杀,诏书荡然无存。

    洪武二年。

    大明再遣使者杨载、吴文华等前往日本,并命令日本看到诏书,便来朝拜大明,称臣纳贡。

    若是不称臣,则准备好被大明讨伐!

    当时,日本已经分为南北两方。

    接到杨载、吴文华一行人的,是南方的怀良亲王。

    看到诏书,当即命令将明朝使团悉数斩杀,并将杨载、吴文华二人羞辱一番,关押了数月后才驱逐出境!

    如此奇耻大辱,当时让朱元璋暴怒。

    但最终,考虑到大明刚刚建国,还要应对各方战事,再加上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最鼎盛的时候,派出过两次讨伐日本的大军,都失败了。

    这才忍气吞声,放弃了教训日本。

    朱元璋沉默片刻,道:“区区东瀛,咱早晚让他们血债血偿!”

    随后,朱元璋继续道:“这重商,便少不得与海外贸易!

    到时候,倭寇猖獗,海匪横行!只怕海疆更难收拾!

    沿海诸省皆是财税重地所在,更不能出事!

    所以,这商,咱不重也罢!

    若是将来海晏河清,发展发展倒也无妨!

    但现在的大明,重商实在是要不得!”

    朱标听到这里。

    看着朱元璋高大挺拔的背影。

    心中忽然有些感慨。

    原本觉得自己这些年观政已经颇有且长进,但论及这些帝王之术,要学的,似乎还有很多很多.

    魏国公府。

    徐达此时身体还是很虚弱。

    但在太医的建议下,还是坐在了院子中晒太阳。

    他对面。

    坐着的,便是救命恩人朱檀。

    徐达看着朱檀,笑问道:“不知殿下今日怎么有空,愿意来我府上?”

    朱檀笑道:“没什么!主要是想跟魏国公借几个人!”

    徐达大气地摆摆手,道:“你我之间还谈什么借!尽管带走,不用还!今后便是殿下的人了!”

    朱檀干笑一声,道:“那可不敢当,我是想跟魏国公借二位公子一用!”

    徐达愣了愣,苦笑道:“是我说大话了!他们虽然能借,但还是要还的!不知殿下要他们干什么?”

    朱檀道:“读书,考科举!最好考状元!”

    徐达愣了愣。

    仿佛没听清一般,看向朱檀道:“殿下.你让他们读书考科举?这.是不是找错人了?我长子辉祖、三子膺绪、四子增寿.可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材料!

    不独我一家如此,各家子弟,皆是如此!自己是武职,后世子嗣也是武职!

    从小便舞枪弄棒,至于读书都是只为识字,可没有深学什么!

    你让他们考科举,那怕不是要10年8年的准备?”

    徐达这话虽然没有明确拒绝朱檀。

    但朱檀也能听得出来。

    借孩子给你用一下倒是没关系。

    但要是想借个10年8年那是想都别想!

    到时候几个孩子前途都被耽误了,算谁的.

    朱檀笑道:“卫国公误会了,首先,本王只跟您借三子、四子!长子毕竟日后要承袭家业,考上这进士也无用!

    对于他们两个,事情就不一样了!

    虽然做武官也是条出路!

    但为什么不多给自己一个选择?

    若是考中进士,在朝堂当中做个文官又何尝不可?”

    说着。

    朱檀道:“这件事我也是请示了父皇之后才来的!魏国公尽管放心!

    本王只需借用他们半年!

    若是半年之后,他们还考不中进士的话,自然就回来该做什么做什么了!”

    徐达听到这话,顿时点点头。

    只借用半年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好拒绝的了!

    更何况,鲁王殿下已经抬出了陛下。

    即便不说陛下认可的事情,光是他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自己也无法拒绝,那便让两个孩子跟着去学习吧。

    徐达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去吧,多读读书也是好事,纵使不能学出什么东西来,修身养性也不错嘛.呵呵!”

    直到现在,徐达依然无法相信,朱檀能让他们脱胎换骨!

    尤其是时间只有短短半年。

    那些文官的事情,徐达虽然不太清楚,但科举考试的难度他也是知道的,在读书人当中万里挑一都不止!

    自己那些孩子自幼就不喜欢读书,更何况也没怎么读过书,这些人若是只用半年时间就能考中进士,那才真是不可思议了。

    朱檀见徐达已经答应了自己。

    立刻笑着离开。

    “魏国公,到时候,可记得将人派来!”

    徐达笑笑。

    “殿下放心!便是绑也将他们绑去!”

    魏国公府。

    一处练武房。

    徐增寿赤膊上身,手提一把砍刀,舞动的虎虎生风!

    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块。

    不远处。

    站着几个家丁,正给徐增寿喝彩叫好!

    嗡——!

    徐增寿一刀劈出,竟爆出刀身轻鸣声!

    “好!”

    “少爷厉害!”

    “少爷未来定是绝世猛将!”

    徐增寿满脸得意。

    “本少爷也这么觉得!”

    忽然。

    屋门被大哥徐辉祖阴沉着脸踢开。

    “别练了!”

    徐增寿听到声音,被吓了一跳。

    停下了舞刀,看向徐辉祖,忍不住道:“大哥,有何事?”

    徐辉祖道:“你可能暂时不用练武了!”

    徐增寿愣了愣,道:“大哥.我不就说了点什么去青楼、喝花酒、玩花魁之类的话吗?

    鲁王殿下都走好几天了,你怎么还一直记着啊!

    我现在老老实实练刀招谁惹谁了?

    这总没有错吧?

    你怎么现在还不让我练武了?那我以后还能去干什么?”

    徐辉祖轻咳一声,道:“老四,你别误会,我不是阻止你练武,只是父亲有话告诉你!

    接下来半年时间,你可能要跟着鲁王殿下了。”

    徐增寿皱眉道:“跟着鲁王殿下?跟他做什么?难道他要上战场吗?”

    徐辉祖摇摇头,道:“鲁王殿下不上战场,不过是需要你跟你三哥去帮个忙!”

    徐增寿惊道:“帮忙?莫非他嫌自己喝花酒人太少了,想让我和三哥一起陪他?”

    徐辉祖咬牙切齿道:“闭嘴!是跟他去读书!时间半年!”

    徐增寿一声惨叫!

    “读书?半年?那还不如让我去陪着喝花酒!”

    徐辉祖叹口气。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被带坏了,还是真的性情如此恶劣,自从鲁王走了以后,嘴上就没离开过喝花酒三个字。

    徐辉祖对一个家丁道:“你去取鞭子来!”

    徐增寿听到这话,浑身一哆嗦。

    “大哥!你想干嘛?”

    徐辉祖叹道:“四弟!长兄如父,谁让你如此不成器!我不知道,一天到晚脑子里只装着喝花酒,为兄只好让你清醒清醒了!”

    徐增寿听到这话,二话不说,拔腿就跑!

    徐辉祖怒喝道:“关门!别让这小子逃了!”

      稍后还有一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