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檀儿真孝顺啊(2 / 2)

加入书签

    何况他胸中自有丘壑,根本不在意这些凡俗享乐。

    朱元璋一边吃着饭,一边叹口气。

    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这四菜一汤,还是咱跟你们母后一起定的规矩!这么多年了,咱也一直遵守着!

    咱当皇帝,不图那些享受!

    能吃饱、能穿暖,已是知足!

    你们母后,也是天底下最贤明的皇后!

    咱命人在皇宫后院种菜,供咱吃喝。

    她就在宫里放上织机,闲暇了就织布!

    咱皇家明明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一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唉.说到底,咱跟你们母后如此节俭,是要做天下的表率,是为了朝廷,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朱檀听到这话,也有些感慨。

    说起来,到了洪武十八年,朝廷已经不穷了。

    甚至很多地方的国库,已经称得上充盈了。

    地方上一旦发生灾害,地方官都能在第一时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后来的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基础,其实都是洪武朝打下来的。

    而这个治隆唐宋的洪武皇帝自己,却如此节俭。

    朱檀忍不住道:“父皇每日如此劳累,饮食又这么清淡,身体可怎么受得了?儿臣这次送来这么多银子,父皇留下些,改善一下饮食吧?”

    朱元璋听到这话,整个人竟是僵住了。

    老十这是心疼自己呢?

    还要把他的银子给自己花?

    从当年的乞丐,到如今的九五至尊,朱元璋经历了太多太多。

    无论是亲人,兄弟还是朋友,无论多少情谊,在权势面前都变得如纸一般薄弱,朱元璋也变得残暴且多疑。

    但他真的就心冷如铁,毫无感情吗?

    当然不可能!

    而且,通常来说,越是缺少什么就越在意什么。

    马皇后逝去,朱元璋哀声痛哭,终其一朝没有再立皇后。

    外甥李文忠逝去,朱元璋心痛无比。

    后来徐达逝去,朱元璋依然痛哭。

    说李文忠被朱元璋训斥的抑郁而死,事实上也并非如此。

    毕竟李文忠在病重之后,朱元璋可是亲自派人日夜守候照料。

    所谓的赐烧鹅害死徐达,更是纯属后世文人的污蔑罢了。

    哪怕对李善长,若是他知道收敛,不要处处都以老相国自居,更不要在致仕之后还勾结朋党,隐隐成为淮西勋贵的领袖。

    老朱也有可能再多观察他几年,自己实在不行了再将他带走。

    可惜李善长太不知自省,最终老朱没有忍住,才将这个最大的威胁提前除了,但对李善长的亲人,都没有做出什么严厉惩罚。

    毕竟李善长对标的就是当年的司马懿。

    说起来朱元璋是重情重义的,但他毕竟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皇帝,所以对最是无情帝王家,也感悟和体会的最深。

    但现在,当朱元璋真的听到自己十五岁的儿子真心实意的关心起自己来。

    身体却忽地一下子,涌现出一股暖流来。

    这就是父子情深啊!

    除了在朱标身上,他对哪个儿子的感情都是十分克制的。

    怕这些儿子误会自己生出争储的心思。

    怕大明没了礼法,乱了规矩。

    怕孩子们被自己骄纵过甚,没有出息。

    朱元璋只能用尽可能的放纵和宠溺来弥补这些孩子。

    所谓大爱无言,不过如此。

    这也是这些藩王对朱元璋并没有多深感情的原因。

    毕竟老朱对他们的关心都埋在最深处了。

    他们对朱元璋的感情,更多是敬畏,和恐惧。

    譬如后来的潭王,犯了错之后一听到朱元璋要招自己回应天,竟然被吓得自焚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