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稻谷脱壳(1 / 2)

加入书签

第73章稻谷脱壳

早上,吃过早餐,张耀威和水旺出去找船了。

“米缸没米了。”老妈跟老爸说道,让他挑一担稻谷去脱壳。

他们村,小卖部就有脱壳机,一次收费五块钱。如果不要谷壳,就不收费。但农村人,基本上都要把谷壳收回来,得喂鸡喂鸭等。

“我去吧!”张耀华开口道。

老张心里高兴,两个儿子在家就是好,好多活都不用他干。

于是,张耀华拿着蛇皮袋到谷仓去装稻谷,谷子是前段时间才收的新谷。现在他们家种的水稻不多,不够吃,每年还得买三百多斤。

老妈找来两个箩筐,看到儿子用蛇皮袋,就问道:“不用箩?”

“算了,用袋装吧!”

上次用箩筐,不小心弄到一根竹刺到手指,张耀华记忆犹新。

在他们这里,竹篾编织的箩筐是装东西的主流工具,就连嫁女儿,有些嫁妆都得用竹箩挑过去。

“嗯!是这样。”张耀华点头。

那是计划经济时代才有的事吧?

“不会吧?”

老一辈,哪个不是手艺人呀?

张耀华则是被老妈喊到菜园子后面锄地。

种粮食这事,张耀华倒是听说过,毕竟我们国家有耕地红线的说法,要保证粮食的产量。那是国家层面的考虑,不好讨论太多。

“大哥,我来挑。”说着,就把扁担抢过去。

家里用的工具,几乎都是自己纯手工打造,能自己做的,绝对不花钱去买。

真怕一锄头下去,砍掉一两个鸡头。

“我听人说,那是抛过光的大米,总感觉不太可能,成本得多高呀?”阿九听别人这么说的时候,心里是不相信的。

这一点,跟张耀华想到了一块去。

后来有人告诉他,五常大米的年产量就几十万吨,而市面上的五常大米销量竟然超过千万吨。

毕竟很多大米的零售价都是三块钱左右,要把每一粒大米抛光,他不敢想象那是怎么样的工程量。

得!张耀华也不跟他争。

锄地的时候,一群鸡鸭在旁边围着,他每锄一下,将土翻过来,鸡鸭们就涌过来,将藏在泥土的虫子、蚯蚓等吃掉。

从张耀华有记忆开始,就已经是这台脱壳机。

两人来到小卖部,跟老板喊一声。脱壳机就在小卖部旁边隔开的一个小房子,眼前的这台机器用得真够久的。

那是他吃过最好吃的大米,像什么泰国香米也吃过,但闻起来香,口感却比不过东北大米。

他们在门口聊了一会,里面就脱好壳了。

大米似乎也有保质期的。

跟国企扳手腕,你几乎没有赢的可能性。

得!都答应过老妈的,要帮她扩建菜园子。

“不奇怪,有专业的抛光机,过一遍就行,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张耀华说道。

“这台脱壳机的年龄比我都大吧?”阿九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