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君子不器(1 / 2)

加入书签

第123章  君子不器  

第123章  君子不器

朱允熥思考片刻,开口说道,

“爷爷,允熥与几位叔叔接触下来,并未觉得几位叔叔有什么问题。”

老朱闻言,眼中的失望一闪而逝,同样,随之消逝的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朱允熥低下头,表示自己方才说的话并不似作假,

但其实,

朱允熥精于洞察,老二和老三他们又是那么的个性鲜明,如果真要让朱允熥去说,他怎么可能说不出老叔们的几个缺点?

有时候情况就是如此,不说不代表不知道,知道了不一定要说出,

不说最起码不会犯错,

而朱允熥若是说了,朱元璋不知道心里又会去怎么想了,

你一个当小辈儿的,就敢这么肆意批评你叔叔们?

哪怕是朱元璋亲口要朱允熥去评价的。

朱允熥把自己的定位摆的很清楚,他知道自己不是哥哥,能以小辈的身份去评价长辈,

还不会惹朱元璋生气的,只有朱雄英一个,

所以,朱允熥哪怕是私下和哥哥说再多,他也绝不会在爷爷面前露出破绽,

朱元璋看了朱允熥一眼,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一次博弈,

谁输谁赢不好说,但有一点,朱允熥是安全了。

朱元璋自言自语道,

“老二、老三、老四这哥仨,能合作,但不能共事。”

朱雄英兄弟二人闻言,均是有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

就像前面说的,这朱樉哥仨个性那么鲜明,任谁都能看出来,但像是说的这么一针见血,只有老朱一人,

到底是知子莫若父,从最开始分封时,老朱就是这么安排的,

三兄弟能合作打援,但是要保持距离。

而消灭北元后,老朱最大的让步,也只不过是让老三和老四,一起共事,

事后迫不得已,才强行加入了老二。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二叔这人没有心,前面支起来个靶子,让他打,那他能消停一会儿,

可真等到这个靶子被打倒那一天,他这劲可就往身边人撒了,

老三这孩子傲气得很,他心里也不服二哥,

老四有野心,但守规矩。

所以,这哥仨,老三能和老四放在一起,但老二和老三绝对不能放在一起。”

朱雄英就算依靠系统的力量,对二叔和三叔他们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说,这种了解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深刻,

但,到底,这些了解都是冷冰冰的数字和词条,

与爷爷对自己儿子们那种知根知底的了解,还差得远呢,

不夸张的说,这些小朱们只要一撅腚,那老朱就知道他们要拉什么屎,

朱雄英认真道,

“爷爷的话,孙儿记住了。”

朱元璋揉了揉朱雄英的脑袋,他也不必说的太过深刻,自己大孙儿很聪明,点到为止即可。

接着,

朱元璋又讲道,

“秦朝行郡县制,那些鼓吹分封制的老儒们,都叫破了脑袋,等到秦朝灭亡后,又把这秦朝的灭亡怪罪于行郡县而不行分封上,

那刘邦想着行郡县,可又有着行分封的压力,最后搞出来个郡县封国并存,这么不伦不类的东西....”

朱雄英和朱允熥兄弟二人闻言,下意识对视一眼,随后纷纷竖起了耳朵,认真听讲,

老朱很少去讲历史课,但是老朱只要一讲,就与学堂里的那些先生完全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