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儿子,太子我不想干了(1 / 2)

加入书签

第57章  儿子,太子我不想干了  

第57章  儿子,太子我不想干了

朱雄英左右逢源,一家人吃的其乐融融,

这副场景在食不言的老朱家,绝对是从没见过的画面,

就连老朱都是边吃边乐,满脸的幸福。

吃火锅本来就能增加幸福感,

更何况还是在大冷天,还是一家人聚在一起,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

笑道,

“大孙儿,带这几个娃费劲不?”

朱允熥抬起眼,看了眼老朱。

朱雄英一副被累瘫的样子,

拉长声音说道,

“累啊!

爷爷,能不累吗!”

朱元璋一听这话,哈哈直乐,

起身给朱雄英夹了一大筷子肉,

讨好道,

“嘿嘿,大孙儿多吃点!

你爹也是这么过来的!”

要不说老朱有创造力呢,

现在朱雄英不仅每天要批阅一个时辰的折子,还得帮着带孩子。

凡是比朱雄英小的,

从小十三朱桂,到小二十一朱模,全交给朱雄英带了。

让八岁的大孙子,带八岁以下的叔叔们,

老朱,是真牛!

不过,

老朱这么干得目的并不是无厘头,

而是要让一众小皇子们更加依赖朱雄英,

分封,

这是朱元璋最得意也是最费心力的安排。

中华历史上的四次分封,

周朝分封,是因为当时部落转化为国家,

没办法由中央,直接管理那么大的领土。

所以用的分封。

而汉高祖刘邦行分封,

是为了挤压掉异性王还有身边的外臣,

刘邦想行郡县制,

但是手下功臣论功行赏的意愿极其强烈,

而且,当时人认为,

秦朝灭亡就是因为行郡县,边疆没有助力,

为了稳定局势,刘邦大封异性王。

之后又设了同姓王瓦解掉了异性王,

但是同姓王又开始尾大不掉。

晋朝的分封就不说了,

瞎封乱封,

完全就是一堆人乱分蛋糕呢,

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强有力的中央。

而老朱的分封,

则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人说老朱行分封是开历史倒车,

那都是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胡扯八扯。

老朱的根本原则,

立长,立嫡。

其余的一众藩王塞王,

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齐王朱榑,

他们卡住了中原所有的兵家必争之地,

既是抵御外敌,也是防范内敌。

在老朱的安排下,

朱标继位,

就算朱标完全不依靠外臣和世家,光是依靠这些亲兄弟们,

就足以稳坐大明江山。

再退一步,

假设京中政变,朱标被赶下皇位,

只要朱标活着,瞬间各路塞王水陆齐发,

还是能把皇位抢回来。

而小十三,小十四,小十五,小十六,小十七,

是连续的五位塞王。

朱元璋早就安排好一切了,

前面的嫡出五龙是一个年龄段的,他们只为嫡长子朱标服务,

后面的小十三到小十七,又是一个年龄段的,

他们都比朱雄英小,

是为嫡长孙服务的。

因此,才有让朱雄英带孩子这一出,

未来,

小十三他们长大了,

都会是朱雄英的顶级助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