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洪城府(1 / 2)

加入书签

路上走走停停三四天,终于看见了洪城府。

  这洪城府地势颇奇。

  四周皆是平原矮丘,唯有这一片地带,突兀而起,仿佛湖中小岛。洪城府建于其上,俯瞰周围平陵。

  打仗尤其注重地形。若是要攻下这洪城府,无论从哪一个门进攻,都需要直冲府城门前一览无余的斜坡。步兵需要仰首进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城上守兵可利用高度和视野的优势,先用箭矢,再投掷巨石,能对敌方产生极大的压制力。

  这么好的守城,又是产粮大省的中心,全省粮食、税收皆汇聚于此,自然是兵家重镇。

  远见洪城府城城墙有五丈之高,如龙盘虎踞。又引护城河拱卫城郭。其城墙岩石均为当地特产的一种黑刚石,其石深邃如墨,坚硬如铁,用之筑作城墙有铜墙铁壁之效。整座城墙都采用这种材料,浩浩乎当真如穿了层铁甲一般。

  陈果好奇地打量着城头,走进才看见,如此庞大的府城,其战略作用不言而喻,守兵却寥寥无几,唯有几个老兵无精打采地站在城楼上站岗。城楼下则有一队兵士严守城门,监督进入城门内的人交税。

  “凡进入城门者,一人需五十文。”

  城门口张贴着这么一个告示。

  陈果没出过什么门,但也不可能不知道此朝国法、律法,从来没有规定过进城需缴纳费用。

  对于陈果这种商贾之家,五十文也不算什么,他和下人金五加起来也就一百文钱,但老百姓呢?

  来自沿江各省的难民七零八落,最后都凝聚成一个队伍。他们听说洪城府还有许多粮食,便抱着无限的希望来到这里。本就一路劳顿,身无分文,没想到这官府不救济不说,竟然还抬出高额税额,让交不起钱的穷人难民在城外自生自灭。

  城门口两边排罗着长长的难民队伍。

  这些难民全都穿着或灰或褐色的粗布衣衫,缝缝补补,衣衫褴褛,衣服上沾满着泥土汁液。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多半是拖家带口,成堆成堆地倚靠在一起,躺在城墙外。

  仔细一数,这队人竟也有数千上万了。

  陈果即使有心帮助,也自知无能为力。他手里的钱顶多救助几十个难民,但若是救了这几十个灾民,势必会引来其他难民,饥饿之下,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陈果心想,这偌大的府城,竟也不管这难民死活,莫非官员都死光了不成。

  进入府城内,就是和城外一派颓靡景象正好相反了。

  城内颇多集市街坊,百姓衣装整齐,其间或参有达官显贵的车马经过,远处有运河长桥,街上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沿途叫卖声不断。

  百姓安居乐业,仿佛此刻江南数省爆发的水灾对他们似乎毫无影响。

  之前出发之前,父亲陈云德也曾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亲家府上的位置,但也只是早年嫁女走亲戚时去过一回,他自己也记不太清楚具体位置,更何况这城内如此之大,更让陈果傻了眼。

  正当陈果想要下车一问府尉张宗祥张府在哪,便听见身后有人大叫一声,

  “是你呀!仁兄。”

  陈果转过身去打量着他,见他有点眼熟,却又想不起来他是谁。

  “你是……”

  那男子一身书生打扮,看样子比陈果年长几岁,脸上时刻挂着开朗的笑容,一副自来熟的样子。

  他见陈果发呆,也不在意,笑嘻嘻地解释道,

  “害呀,仁兄,白马县张榜日我还要请你吃酒来着,你却说家中有事便走了,在下可是惋惜的狠呀,以为错失了结交仁兄的机会,今日得缘再见,仁兄可务必要赏脸啊。”

  “哦!你是…?在下陈果,不知仁兄如何称呼。”

  那男子哈哈大笑,摆摆手说道,

  “你不必太客气了,我名谢从风,字保车,我看我比你年长些,我便叫你老弟,无妨吧?”

  陈果礼貌回答道,“自是无妨,只是从风兄今日之情我恐怕又不能答应了,我今日初到府城,还要去向我大伯一家报个平安。”

  谢从风笑道,“不碍事不碍事,我同你一块去吧。你要去哪?我家便在这条街的尽头,这里我熟得很,哪家酒楼酿的酒香,哪家花楼姑娘活好,我都熟得很!”

  陈果不经意地一打量他,见谢从风个子高高挺挺,皮肤白皙,一身蓝白绸缎,手指上还戴着一深绿翡翠戒指,价格不菲,看着就像是富贵家的公子。”

  陈果礼貌推辞道:“从风兄莫要难为我了。它日我必定挑个好馆子宴请从风兄,可好?只不过今日在下确实自顾不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