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黄帝纪元,大明四十一世纪(1 / 2)

加入书签

火车的制作,主要是在于一个活塞运动。

        在这方面,现在大明的技术早已经是达到了。

        完全可以直接制作蒸汽火车了。

        钢轨这边,也不算多大的难度。

        唯一的缺点就是,以现在大明的技术程度,还不足以过河开山,只能是在平原上进行修建。

        简单点说,无法进行直达。

        不过这些问题,就现在来说,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回到宫中。

        见识了蒸汽大锤的朱元璋半躺着。

        “等到这从京师至草原的铁路修建完成,北元那边,应该是要纳入咱大明来了。”

        “如今对北元的扶持,终究只是个权宜之策,他们一直都是咱的心腹之患。”

        朱元璋的语气懒散,但透露出来的意思,血雨腥风。

        朱英点头道:“爷爷说的没错,也该是有个了结了。”

        “到时候我们把铁路直接修建到草原之上,建立城池,以后整个草原,都将是大明的牧马之地。”

        朱元璋回道:“抓紧一些,咱可想早点看到这一幕。”

        说到这里,朱元璋直起了身子:“草原之患,痛煞中原数千年计,终于是要到了咱的手里终结了。”

        说着说着,朱元璋有些激动了起来。

        这可是天大的功勋。

        足以让后世史书大写特写。

        可谓是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不仅是如此,蒸汽火车能够抵达的地方,都将是大明的国土。

        比起海上,朱元璋显然更加在乎陆地。

        真正意义上将曾经蒙古帝国的所有领土都归入到大明中来,以前看来或许有些痴心妄想,然现在,是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

        这如何不让老朱激动。

        这段时间的朱英算是比较忙碌了。

        因着工业的需求,在矿藏这块,是目前大明需要极力推动改革的。

        像是从前那样,不仅是效率低下,而且制度也不完善,很容易就让人钻空子,搞贪污腐败。

        国营这方面,从来就是官员中的油水部门。

        为了能够开采更多的煤矿,朝廷现在也开放了煤矿勘探,挖掘的权力。

        山西是煤矿大省。

        曾经为了打击晋商,朱英对于山西进行了一番清扫,大量的官员落马,不知道多少走私商贩遭受到清剿,劳役,灭门。

        随着跟北元的关系缓和,走私这块的买卖也不好做了。

        因此晋商行情低迷,那些豪掷千金的大商也不见了踪影。

        在娱乐业上,变得萧条。

        不过最近两年,随着煤矿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矿老板出现,他们吃到了煤矿的红利。

        “山西那边,通知三司多安排一些监察组过去,现在朝廷对于煤矿的需求量很大,也因此开放开煤权,其中不乏是有一些老鼠屎,偷税漏税,官商勾结。”

        “尤其是在私矿开采这方面,一定要予以严厉的打击,矿洞下方何其危险,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枉顾他人性命,欺上瞒下,胡作非为。”

        “传令过去,如若有检举私矿者,赏宝钞千贯。”

        坤宁宫正殿,朱英正在对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三司训话。

        朱英非常清楚后世煤矿里的那些勾当,虽说没亲眼见过,但影视剧里可不少。

        尤其是开私矿,那些行为简直是令人发指。

        后世那般,在当今这个时代,怕是要更加狠厉。

        在大明高速发展的同时,朱英也不忘记保护底层的百姓。

        朝代的更替,什么气候因素之类的,说到底最大影响还是来源于最底层的百姓。

        能够吃饱穿暖,谁还会去干造反的活计。

        “谨遵太孙令旨。”

        三司恭声回道。

        等三司走后,朱英就准备规划招兵的事宜了。

        无可否认,一旦蒸汽火车制成,铁轨完成对边关的搭建,那么大明的战争时代,就要开始了。

        士兵肯定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再去招募,现在招募就要开始训练。

        “帖木儿那家伙,还想着来犯我大明,原本还说你再过个几年就会病死,现在看来你是等不及了。”

        历史上的帖木儿,是在五年后东征的路途上暴毙而亡。

        现在朱英这只蝴蝶扇动了翅膀,也不知道帖木儿还会不会东征,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是永乐时期。

        武将皆在不说,国力更是前所未有的强盛。

        要是帖木儿不亲自东征了,那还会暴毙吗?

        朱英也不是很在乎。

        不死又能如何,东征那是找死,现在就等着大明打到撒马尔罕去吧。

        “殿下,法师道衍请求觐见。”

        门外的小宦官传话道。

        朱英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姚广孝这个时候过来,难道是中土神话体系搭建好了?

        朱英不由有些期待。

        姚广孝进来后,行礼道:“小僧拜见太孙殿下。”

        咦!

        小僧这个称呼出自于姚广孝的口中,倒真是有些令人惊奇。

        即便是面对朱棣,朱元璋,姚广孝一直都是自称贫僧。

        自称小僧,这代表着在此人面前,心里有着很是崇高的敬意。

        “免礼,是神话体系的典籍,已然完成了?”朱英问道。

        姚广孝嘴角带着笑意,回道:“回禀殿下,已然是完成了。”

        说完,从袖中掏出一册书籍来。

        “请殿下过目。”

        旁边的郭忠上前接过,递给朱英。

        朱英接手后,开始翻看起来。

        书册的封面写着是上古纪要四字。

        翻开书册,首先是纲目: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轮,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

        后边就是一些关于洪荒的记载,各个神仙的故事。

        基本上就是按照朱英讲述的那些。

        朱英也没细看,毕竟这是定册,阅读性不算高。

        翻到最后边,写着洪武三十二年七月,黄帝纪元四千零九十六年。

        看到黄帝纪元,朱英愣了愣。

        他突然想起,在后世的中原,自己穿越前,因为一些特殊的关系,采用的是西元纪年,也就是俗称的阳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