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莫要白白送了性命(1 / 2)

加入书签

第384章  莫要白白送了性命

        入军事学院为师,我们也可以吗?

        当朱英的提议一出,顿时大堂内就变得有些喧闹起来。

        傻子都能知道,太孙殿下打造的军事学院,摆明着是对标国子监去的。

        国子监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地位之尊荣,即便是朝堂诸多大臣,也是要礼遇有加,能够成为国子监的老师,别的不说,哪怕是京师,地位堪比正四品了。

        虽然对于在大堂内的来说,三四品的官职不算啥,毕竟大家不是国公,就是侯爵,一般的也是一二品。

        但成为老师,那就是完全的不同。

        “太孙殿下说笑了,咱们这些大老粗,字都不识几个,哪里能去为人师表,只怕是会误人子弟。”

        大家都很感兴趣,可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傅友德便就率先开口了。

        他对于读书,从来就没有任何兴趣可言,是一个坐不下,坐久了,人就感觉哪哪不是劲,必须动弹一下。

        “颖国公此言差矣。”

        朱英笑着说道:“诸位将军,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即便不识字,但本身的经验可不少,这些对于一些从未经历过战事的将士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

        “我相信诸位将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不然也难以有这般成就,立下如此多的功劳。”

        “这些能够决定生死胜负的,才是要一直传承下去的东西。”

        “只是希望到时候,诸位莫要敝帚自珍,咱们这武人学堂,比不得文人,除了一些极为稀少的兵书外,就没什么东西了,所以大家要把压箱底的本事,都给展露出来。”

        “让能够传承的东西丰富起来,这样才能一代一代越发优秀。”

        听着太孙的言辞,所有将军们都变得热切起来。

        尤其是冯胜。

        眼中光彩夺目。

        他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以他的学识,他的功劳,他的战绩,只要能够加入军事学院,那将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学生。

        在思索间,冯胜一顿,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若是按照太孙殿下这样的方式,那就很大程度的避开了皇权和兵权之间的冲突。

        他们这些老将,也能得到很好的养老生活。

        和其他将军不同,冯胜一直都是非常忌惮陛下,从没有觉得自己功劳能够养老,行事都是小心谨慎。

        真能入军事学院,日后肯定要稳定许多。

        “军事学院,太孙怎能如此对待武人,先前的退伍保障也就算了,我还以为军学堂也就目前这个样子,没成想关键竟然在这。”

        “如此长久下去,武盛文衰,非我大明之福啊!!!”

        京师刘三吾宅院了,白信蹈痛心疾首的说道。

        刘三吾面色沉静,没有什么异样,但另一边的张信可就忍不住了。

        “三吾先生,此事吾等必须上奏陛下,咱们大明,好不容易休养生息二十余载,这般推崇武人,岂不是穷兵黩武。”

        “武人若得势,自然都是想要立功,不利于大明安稳,更兼之边疆动荡,危我大明江山。”

        张信义正严词的说道。

        昨日陛下参加的军演的消息,已经在整个京师都传播开来,那些将军,当然没什么保密的心思,回来后逢人就说。

        朱英和朱元璋,也没想要去隐瞒消息的意思。

        今日下了早朝后,张信和白信蹈就迫不及待的来找刘三吾。

        这一次,刘三吾接待了他们,并没有卧病在床什么的。

        毕竟,这个是文人和武人之争。

        “依老夫所见,其实这次的情况,并没有这么紧急,虽说武人的地位在提升,但是有一点你们没有发现。”

        “于朝廷之上,武官还是如同从前一般,而且对于政务,被更加的远离了。”

        “如此看来,现在武官的情况,便就是曾经太孙殿下所言的军政分离。”

        刘三吾听完两人的讲述后,认真的思索一番,而后沉声说道。

        张信和白信蹈闻言,顿时开始深思起来。

        其实自从太孙入宫后,武人的地位,就一直在不断的提升,这种提升非常的微妙,可以说是社会地位的提升。

        但随着治安司的出现,曾经在奉天殿上经常跟文官们开怼的武官,现在反而逐渐成了观众。

        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不断的远离权利中心。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如此。

        “三吾先生的意思是,关于这件事,我等无须太过在意?”

        张信想了一下,有些迟疑的问道。

        刘三吾苦笑道:“即便是我等在意又如何,若老夫没猜错的话,这军事学院的院长,定然是如国子监般,由陛下亲自担任。”

        “这军事学院的老师,都是些什么人?那是咱们大明,几乎所有的将军,都包含在内的,在意如何,不在意又如何,咱们这些文臣,有什么能力,可以和大明天下的武人对抗。”

        “别说是咱们了,哪怕是这身后的宗族,若是惹恼上去,都是大祸事,这些人下手有多黑,心里头当是要清楚的。”

        刘三吾的两个兄长,刘耕孙、刘焘孙,就是被贼寇所杀。

        说是贼寇,实为兵匪。

        武人可以用权力打压,但千万不要惹到他们的头上,这些人发了狠,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做出来的。

        更别提现在的集体利益。

        刘三吾作为过来人,非常清楚。

        打江山靠武人,治理江山靠文人。

        现在的大明,战事不少,武人的地位,很难有所撼动。

        以陛下的性子,武人和文人之间,若是矛盾过大,只会选择平文人,安抚武人。

        “下面有些人,心里头可能不甘心,用不用提醒一番?”白信蹈开口说道。

        刘三吾点头道:“莫要白白送了性命,尤其是五军都督府那些人,真要惹急了,宗族怕是都不得安宁。”

        话比较委婉,实则要是哪个卫所,找个由头,偷摸将宗族都给屠了,即便事后被陛下责罚,又有什么意义。

        张信,白信蹈心有余悸的对视一眼,没过多久,便就离去。

        “这个军事学院,炆儿你一定要想办法进去。”

        春和宫后殿,吕氏沉声说道。

        “娘,为什么。”朱允炆有些不解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