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满载而归(1 / 2)

加入书签

第22章  满载而归

        家里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小到针线锅碗油灯,大到桌椅板凳床,还有衣服棉被米面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买。

        秦瑶把整个开阳县逛了一圈,把缺的东西都买齐了。

        四百斤细米、一百斤精面,还有五十斤黄豆、五十斤小米,共六百斤的粮食,足够她和四个孩子吃四个月,可以很好的窝完这个冬天。

        这些细米、精面、小米,比糙米粗面贵一倍还多,花了四两八钱银子。

        当然,主要是秦瑶饭量大,一个顶五个,换做其他家,六百斤粮食熬粥能吃半年还多。

        别问她为什么不节约点买糙米粗面。

        因为那东西她根本咽不下。

        所谓的糙米,应该叫做米糠更合适,里面的米只有四成,余下六成全是米糠皮。

        粗面也是一样,有几乎一半都是麦皮,加水蒸出来的面食都噎嗓子。

        末世里虽然极度缺乏物资,但饮食结构和古代并不相同,人们穷到吃不起饭,就是真的吃不起。

        一旦有吃的,要么是可以长期储存的方便面、饼干等,要么就是从农业基地里弄出来的粮食。

        米糠这种东西,早已经消失在人类食谱里。

        所以,别说糙米粗面了,就算是主打减肥的杂粮,现代人吃几口都觉得味同嚼蜡。

        既然有那个能力,秦瑶就不打算亏待自己的胃,不能好好吃饭,简直比被变异丧尸追杀还难受。

        买完粮食,秦瑶又去布庄买了三床十斤重的棉被、三张薄被,以及三张棕树皮做的棕垫。

        另外又称了五斤棉花,买了一匹最便宜的白色棉布,一匹青色棉布,一匹红色粗布。

        红色留着过年做新衣,家里几个小孩模样都随爹,五官长得很好,好好收拾起来,肯定特别养眼。

        一匹布有十五米长,宽幅为一米二左,这些够她们一家五口里外两身,还有富余。

        秦瑶根本不会做衣服,买好了针线,打算回家找人帮忙做。

        店里有成衣卖,是二手的,估计是从典当行里拿出来的抵押物。

        秦瑶见价格划算,再看看自己这身脏得已经不能看的麻衣,果断挑了一身自己能穿的,又另外也给四个小孩各买了一身。

        鞋子也一人来一双,秦瑶自己是皮靴,四个小孩的是粗布鞋,都是半旧的。

        她的倒是合脚,但百姓简朴惯了,尺码做得都比较偏大,四双小孩的鞋都不是正码的。

        但小孩子嘛,长得快,穿了袜子再垫厚鞋垫,凑合凑合就合脚了。

        袜子鞋垫头巾,还有发带,秦瑶也买了些。

        这些全部弄下来,花费了十两银子。

        结账的时候,秦瑶倒吸凉气,心说这些布也太贵了,难怪大家都自己买材料回家做。

        从布庄离开,秦瑶又去杂货铺买齐了日常需要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

        不过没找到卖成品家具的店铺,只有接定制的木工,家具只能暂时放放,回村后再找附近木匠帮忙打几件。

        东西买齐,秦瑶在北城门下花三十文钱租了一辆牛车,带车夫驾着车去把买好的粮食装上,载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启程回刘家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