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动物城运营13-接收救助站的流浪动物(1 / 2)

加入书签

年还没过完,  陆柠接到李成益电话,说是这两天会有几家救助站,把他们收留的流浪猫狗送过来。

        “好,  我安排,  ”陆柠表示没问题,  动物城本来就是干这个的,来多少收多少。只是她想问问原因,  怎么就突然送过来。

        “蓉市的救助站多为私人出资,  在动物城没有出现前,  他们收容的压力大,常常一分钱需要当做两半来花,  喂猫粮、狗粮根本不可能,  多数是大米粥加鸡鸭内脏……”

        之前政府有说过扶持救助站,但因为他们无法承担全市流浪动物,后续就不了了之。

        这次是几个救助站的负责人,  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资金严重短缺,还欠了一大笔钱,为了自己收容的流浪动物,  思考再三,  终于向政府申请了帮助。

        然后上面批复,  通知到李成益,那批流浪动物由动物城无条件接收。

        “救助站的负责人,  多数是五十岁左右的阿姨,  有位还是七十多岁的奶奶。她们在确定了动物城没问题后,  才去找的政府。”估计也是担心她们自己送过来,  会被动物城拒绝,  毕竟每个救助站流浪动物的数量,也有一两千。

        李成益关系网广,所以知道些隐藏的小秘密。对于救助站负责人的考虑,他并不介意。

        对方能坚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把大半生的时间都花在救助上,即使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也坚持着,李成益对这些无私善良的人,只有敬佩。

        “具体是哪几家,你把联系方式给我,我去沟通一下送过来的时间,然后把医务室空出来。”

        即使是从救助站送过来的流浪猫狗,为了城内动物的安全,也需要做检查。

        还好现在是年初七,员工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人力方面没问题,只要做好分流,完全能处理好。

        下午两点,三辆破旧的面包车,以及陆柠安排过去配合的五辆收容车,缓缓开进医务室。

        救助站的负责人,一位大概七十岁左右的奶奶先下车,跟等在一边陆柠握手打招呼。

        “麻烦了,麻烦了,”奶奶的语气充满歉意。

        “您别这样,动物城本身就是有收容流浪动物的义务,之前也想把全市救助站的动物接过来,不过我们还没来得及跟您联系,就接到上面的通知了。”

        陆柠赶紧上前搀扶,对值得敬重的长辈,她一向态度很好。

        “唉,我确实是没办法了,”老奶奶姓吴,老伴走得早,孩子又不支持她的救助,家人已经很久没联系了。

        她大半辈子的积蓄,以及靠着时不时收到的公益捐赠,才勉强维持手里的救助站。

        但现在她年纪大了,来救助站的多数是志愿者,没有接替者,加上资金已经用完,她只能想尽办法来安顿救助站里的猫狗。

        “动物城既然收,就一定会安顿好,您放心吧,”陆柠理解对方的担忧。

        即使外边对动物城多有赞誉,但要把手里的上千只流浪猫狗送过来,估计心里还是会不放心。

        “它们很乖的,也很有灵性,”吴奶奶刚开始是在路边捡到两只猫崽,心生不忍就带回家里养,之后越捡越多,有些人知道她收留流浪猫狗,就把不要的宠物丢在她家门口。

        时间一长,流浪猫狗的数据一直上涨,她再想放手,看着一双双可怜巴巴的眼睛,已经狠不下心了。

        车上的猫狗被搬下来,医生有序进行检查处理。

        陆柠看吴奶奶一直探头,就递给她一个口罩,两人凑近看,实地了解清楚,这样她以后也能安心。

        猫狗都分笼,先送过来的是有伤病的,即使隔着远,也能闻到它们身上的味道,且毛发脏兮兮、打结,估计很久都没清理过。

        多数猫狗的肚子凹陷,秃毛的还能看到明显的肋骨,其实这才是救助站流浪动物真实的状态。

        一只只猫狗发现出现在陌生地方,眼神惶恐,不断发出凄厉的嚎叫,好像这样能增加点勇气。

        好在没一会儿,医务室的猫助手、狗助手靠近,发出一阵叫声,现场才安静下来。

        吴奶奶惊奇的看着这一幕,然后发现正在检查的医生并无反应,就好像是普通的事情一样。

        “那两只……”

        “是医务室的特殊助手,我们觉得同类能很好的安抚同类,所以培养了一批。而且有它们在,刚来的猫猫狗狗就不会太害怕,”陆柠温声解释。

        然后又把接下来的大致安排,给吴奶奶说了一遍。

        “挺好,挺好,”对比自己的破小救助站,动物城各方面好太多,吴奶奶为这些小东西开心,它们终于能生活得好点了。

        随后又问了几个问题,陆柠都一一回答,老人终于放下大部分担忧。

        陆柠之后又带老人参观了配药室、手术室、诊疗室等,各类器材一应俱全,白板上还有医生做手术的详细资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认真做的手术方案。

        屋内贴墙还有三三排列的铁笼子,里面都是刚手术完的猫狗。因为麻醉效果还未消失,眼神有些呆滞,看到有人,也没反应。

        离开前,吴奶奶回头看着已经被安排妥当的猫狗,抹了抹眼角的泪。

        曾经她也有后悔的念头,为什么要做救助,为什么搞得这么累,为什么要被人指责花钱做不实用的事。同样的年龄,别人已经享受天伦之乐,她还在外面奔波,给救助站里的猫狗找食物。

        但每次看到它们的眼神,再难再苦都值得。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不做,那它们就真的没活路了。

        “您放心,它们后续送进城内,我会告诉您在哪个区域,如果以后您想知道它们近况,就可以从直播里看了。”

        陆柠不知道怎么安慰老人,所以只能换个她感兴趣的话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