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突袭(1 / 2)

加入书签

合肥城西面水门的城楼上,及井德太郎看了看城中河道边上停靠的舰艇,然后又扭头看了看身旁的海军军官,似乎有点不满意:“就这些?”

“这些便足够了,又不是要我们拿着这些去和支那的海军决战,担心什么?”前来支援的海军田中及中佐语气有些不屑地说道,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向来是不对付的。

“刚刚你在军议上说得那么有把握,我还以为是偷偷藏了什么巨舰呢,没想到就是这些小渔船。及井德太郎冷笑了几声,然后又一脸自得道:

“这些就这些吧,最重要的,还是即将偷渡过河的那支军队,这些舰艇虽然小,但用来搭浮桥,炮轰支那人,应该也绰绰有余了。”

且说,刘长风猜的一点没错,及井德太郎这样的老鬼子,确实在城中早有筹备,渡河搭建浮桥所需的材料,合肥城内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松川信正也借着大军行动的掩护,偷偷派出了一支大队,此时已经潜藏到了长江北岸的山岭之中。

说到底,这个时候,中日双方其实都在选择大战的地点,并为了将对手赶到自己预设的战场而竭尽全力。而好巧不巧,双方还同时选中了同一个地方。

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南京城稀碎的平原此前还不能被用来当做这两支庞大军队战场的,国军想要反攻成功,还必须先夺下合肥城,以确保鬼子的援兵无法抵达,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及井德太郎,松川信正,以及田中及等合肥日军高级军官们都一致认为:此时大战是歼灭林一凡部国军主力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快结束华东战事的方式。

毕竟,南京城对于此时的日军来说,政治意义同样重大,他们也不希望在南京城外决战。

只要打败了林一凡,那以后中国战场上的仗就好打了,这是日本军部当前几乎统一的认识。

.

两支庞大的军队沿着长江对峙了近半个月,相互间交锋试探了二十余次之后,林一凡于等到了日军的行动,及井德太郎和松川信正明显是预谋已久,近一干日军士兵借着夜色的掩护,在长江中游完成了偷渡。

飞虎特战队在长江中上游的山岭中潜伏已久,松川信正调集的军队早就在他们的监视之下,林一凡一直没有行动,让事情顺其自然发展,便是担心会打草惊蛇,引起及井德太郎等人的怀疑。

日军顺利过河之后,随即对十里之外,国军部署的外围防御阵地展开了攻势,那里有几个国军新建的简易工事。而长江北岸,合肥城内外的日军大军,此时也终于开始了行动,到处都是兵力调动,大炮轰鸣的喧哗声。

在长江中游偷渡过河的这支日军并不是突破的主力,近一干士兵,若是没有主力配合,很快就会被国军歼灭,他们的作用便是迅速在长江中游和国军大营之间占据一个或几个炮楼工事作为立足点,接应此时已经准备就绪的北岸渡河日军。

换言之,只要日军能在南岸站稳脚跟,并证明自己有源源不断输送兵力南渡的实力,林一凡就不得不撤退。

长江南岸的地形更为细碎,国军几个大营依旧是分散的。日军立足之地和国军大营虽然是隔着一条大河和两重山岭,但林一凡的防御战线却不得不因此拓宽,兵力也会进一步分散,最终能用来应对江北日军的兵力自然更少。

与此同时,为了把“假”做得更“真”,长江南岸一直保持十二分警戒的国军自然也立即做出了反应。

林一凡接到急报后,马上传令新海军,派出海军士兵溯江而上,做出要截断渡河日军的态势,不过却被及井德太郎提前部署的火炮阵地阻拦,然后又遭到了鱼雷艇的突袭,并没能成功突破。

不仅如此,因为长江中游偷渡的日军攻势迅猛,国军触不及防,反应不及,在丢掉了上游的防御工事之后,还没来得及反击,就又有一支外围的驻防部队被击败。

然后,因为步兵调动缓慢,新海军被阻,或许还有突然遇袭,反应不及等等原因,迟迟没做出反应。

总而言之,等到国军反应过来,派出了骑兵沿江而上,想要阻挡日军攻势的时候,局势已经不可收拾了。至少国军当前的表现,以及及井德太郎和田中及收到前线战报的时候,是这样的。

而日军的突袭前锋尽管因此受阻,但也没被彻底击败,双方在东面的裕溪口西岸展开了混战,谁也不能迅速取胜。

林一凡和刘长风策马来到了一座低矮的丘陵山顶,他抽出腰间的望远镜,看向了裕溪对岸正在交锋的两支军队,其中还有国军的数十骑兵。

日军遇到阻挡之后,虽然已经增兵,但因为是“以攻代守”,总兵力还是不到干人,而国军因为领军军官的刻意调度,尽管占着兵力优势,在这样的混战中也没能占据优势。

刘长风此时也站在林一凡身旁举着望远镜,一面看一面说道:“鬼子的行动很快,整个北岸都已经动了起来,他们等了快一个月,这次应该是全军出动了。”

“这支偷渡的鬼子战力很强,绝对都是经年久战的老兵了,及井德太郎派出这样的精锐,确实是下血本了。”

林一凡笑了笑,然后有些可惜道:“这些鬼子精锐若是在这里被咱们一口吞掉了,老鬼子心头应该都得滴血,就算是此战打赢了,将来也必然会要切腹谢罪的。”

刘长风听罢,随即也笑着应和了一句,然后又继续道:

“飞虎特战队刚刚传回了情报,鬼子海军用火炮和鱼雷艇击退了咱们的海军之后,很快就用小型舰艇为底,架设好了过河的浮桥,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将士兵输送过河了。”

“鬼子现在占了上游河岸的炮楼作为立足之地,一天一夜,足够输送数干兵力和军械过河,老鬼子若是下了决心,恐怕明日就会开始谋求强渡围城。”

“他们会有这个决心的,咱们如今反应得如此糟糕,不就是在给他们信心,帮他们下决心吗?”林一凡说着,抬起来望远镜。

“让张卫国调一个营来,多带几门火炮,做出死守裕溪口的样子,咱们也不能败得太快,否则必然会被老鬼子怀疑。”

“那咱们今日是要胜,还是要平?”刘长风脸上有些焦急地问道:“咱们占着兵力优势,又有支援,败的话,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就这样打下去,不要低估了鬼子的厉害,这些都是鬼子军中的精锐,咱们兵力优势不大,不是那么好打的。打到天快黑了的时候再撤,这些鬼子不敢追,追的话就用迫击炮和冲锋枪对付他们。”

林一凡放下望远镜,想了想又扭头看向刘长风道:

“让新海军在大军撤退之前,再组织一次进攻,想办法冲破鬼子的炮阵,阻断及井德太郎往南岸输送士兵,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样才分不清!”

及井德太郎和田中及设在北岸的火炮阵地虽然有效,鱼雷艇也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击沉了国军的两艘小型舰艇。

但新海军这次派出的本来就是一些快要报废的破船,依旧还有组织起攻势的实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