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回 邵尧夫吟诗慰新友 欧阳修伤…(2 / 2)

加入书签

道义宾朋三五人。

量力杯盘随草具,

开怀语笑任天真。

劝君似此清闲事,

虽老何须更厌频。”

“尧夫贤弟心性灵秀,纤尘不染,虽非道门中人,却悟道家真谛。不似哥哥我尚朝朝暮暮思量着有朝一日重回京城,一展雄才伟略。”

一阵秋风吹过,欧阳修望着片片枫叶飘零,不由感慨万干道。

“贤弟何须如此伤感,那黄袍老者皆言你乃文曲星转世,又何愁他日不平步青云?”

欧世英弯腰拾起一片叶子,一面把玩,一面宽慰道。

洛怀川闻言,打趣道:

“庆历党争范老哥被贬,若非哥哥那篇《与高司谏书》,怕你还不会被贬做夷陵县令,如今可是反悔了么?”

“反悔?悔从何来?高若讷身为谏官,见希夷兄失势,居然在聚会上恶意毁其贤名以为当被罢黜。自己不为其争辩倒也罢了,反而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之心。

似此等有力襄助却不敢为者,无异于君子之贼也。”

“是呀,我犹记得哥哥将高若讷一通鞭挞之后,在未尾写道:

‘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范仲淹)之当逐,亦谏臣之一效也。’可见洒脱与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犹记得当时家父读到‘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之语时,曾拍案怒赞曰:

‘责骂的痛快,欧阳修真乃耿直真君子也!”

提到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的“朋党之争”,邵雍难免愤意难平。除对左司谏高若讷非议冷嘲、中伤范仲淹之举深恶痛绝外,对欧阳修之针锋相对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谈起范仲淹,欧阳修不免又想到与其初次相识之事及过往之坎坷波折,顿觉一股消杀悲凉之感涌上心头。

遂背剪双手,瘦弱的身躯伫立于一块巨石之上,迎着飒沓秋风,缓缓吟道:”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洛怀川闻天如此熟悉的文字,猛然想到其所吟的乃《秋声赋》里的一段。乃欧阳修写于嘉祐四年(1059),‘庆历新政’失败之后。

彼时范仲淹等人面对腐败昏聩之朝政提出革新主张,未想再次遭到以吕夷简为首之保守派官僚联合抵制。

因欧阳修支持范仲淹而屡遭贬谪,一股怀才不遇之愤懑壅塞于心,始令欧阳修写出了这篇充满苍凉无助之感的干古名赋。

不过若按其此时心境来看,怕唯有悲秋之意罢了,遂有心宽慰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